<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9日,是我们本次新疆行的最后一天。今天的主要行程是游览吐鲁番。</p><p class="ql-block"> 认识新疆是从吐鲁番开始的。上小学时,我们在地理常识课上就知道了吐鲁番的坎儿井,那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同万里长城、大运河齐名的三个伟大人类工程之一。那时候就想着有一天能去吐鲁番实地看看。</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首由关牧村演唱的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唱响中华大地,那首欢快动人的旋律至今还回响在那一代人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我们便乘车前往吐鲁番。望着窗外飘过的风景,看着身边已经完全熟悉的团友,大家热谈着,即将到来的分别给我们带来一丝丝恋恋不舍之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交河驿·坎儿井源</b></p> <p class="ql-block"> 上午11点多,我们来到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的交河驿·坎儿井源景区。这里已是游人如织。</p> <p class="ql-block"> 高大的城门上悬挂着“坎儿井源”牌匾,格外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门,是一处高大的城门楼子,显然都是后来建的。这应该就是古代交河城邑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城墙角下一匹栩栩如生的琉璃骏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交河驿展陈艺术馆</b></p><p class="ql-block"> 交河在唐朝与突厥的战争后,被大唐收复,经营多年,休养生息,西域集市日趋安定但突厥之患仍笼罩在唐帝国的西部边界,为有效抑制突厥,保证边疆官民安危。唐太宗任命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大总管,契苾何力、郭孝恪副大总管,征发铁勒、突厥等部十余万骑兵。解围被突厥围困的西域边关,进讨龟兹,军队集结于交河城外,与此同时,大军向西进发的指令正从长安城以八百里加急送至交河。</p><p class="ql-block"> 展陈艺术馆以多重形式呈现这段历史,将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通过长安城、京兆驿,凉州驿、玉门关、交河驿这五部分的场景再现,丝路驿站的辉煌尽凝集于此。</p> <p class="ql-block"> 走进展馆,栩栩如生的壁画吸引着游人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交河驿是唐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键节点,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唐代驿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驿站的马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维动画还原了当年驿站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武威,古称凉州,位于甘肃省的中西部,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和军事重镇。凉州驿是从长安出来的第三个大驿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驿使塑像</p> <p class="ql-block"> 玉门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也是中原和西域的重要关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骆驼—沙漠之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穿越戈壁荒漠,路途艰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荒凉的沙漠,人迹罕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跟着穿越一次时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走岀展馆,外面的热气迎面扑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驿站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驿站建筑,上面住人,下层马厩。</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展馆之后,便沿着长廊向坎儿井走去。门口守候着两位身着民族服装的维族姑娘,门额上写着四个红色的大字:坎儿井源</p> <p class="ql-block"> 原来以为俩少女是维族迎宾的习俗,原来是和好多景点一样的旅游陷阱,在你不经意间,给你留下一张美照,出来时交钱领照片。二十年前,在荷兰就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坎尔井源入口</b></p><p class="ql-block"> 交河驿景区内的坎儿井名称为“可契克·阿吉”坎儿井,距今已有57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坎儿井源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坎儿井源观光区直径20米,乘观光电梯直达深50米坎儿井的源头,亲身体验古人用一锹、一镐、一篓缔造完成的被称为中国“地下运河”,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项伟大人类工程。</p> <p class="ql-block">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蓄水池四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 坎儿井,又名地下水渠,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水利工程。简单地说,就是在地下沿山坡修建暗渠,引天山雪水流入农田或者“涝坝”(小型蓄水池)。使用暗渠能够大大减少水分蒸发。不过,暗渠的修建需要精确的测量和高超的施工技术,以保证水流的顺畅和稳定。坎儿井可以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现场播放3 D动画片,爷爷给孙子讲解当年开凿坎儿井的故事。非常生动易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井匠在挖掘坎儿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形象生动的人物塑像,再现了当年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生命之水,中华井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地下50米处,实地探访坎儿井。</p> <p class="ql-block"> 导游告诉我们,这些古老的井巷是后来为了人们参观而加高加宽了,原来可没这么好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深不见底的井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紧跟导游,鱼贯前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洌的地下水依渠而下,令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撩水试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参观暗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深不见底的竖井</p> <p class="ql-block">油灯展示。油灯是当年井下照明的唯一工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井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地下运河—坎儿井 . 5272</b></p><p class="ql-block"> 坎儿井在我固新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并称力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维吾尔语kariz坎儿孜,意思是地下水利工程,全新疆有坎儿井1784条,总长5272公里,主要分布在吐魯番、哈密等地,而吐备番就有1237条坎儿井。</p><p class="ql-block"> 导游还告诉我们,关于坎儿井的来源,大概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新疆坎儿井起源于波斯,即今伊朗。第二种,新疆坎儿井起源于中国内地。第三种,新疆坎儿井由维吾尔先民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自己发明。</p><p class="ql-block"> 这三种观点以第一种比较可靠。这种观点认为:一是Karez是波斯语,意为地下水道,来自古波斯语kohrez。二是世界最早的坎儿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西亚之亚述帝国,后属波斯,今在伊朗境内,波斯现虽不能确定为坎儿井最早发源地,但最早由波斯帝国发展起来,在帝国范围内广泛流行,伊朗仍为世界坎儿井使用年代最长、数量最多、发展程度最高之地,一般都认为它是世界坎儿井最早传播的中心。三是坎儿井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国家和地区,如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西北部、土库曼斯坦、叙利亚、伊拉克、阿曼、利比亚、约旦、也门等地,沿着丝绸之路传入到中国。</p><p class="ql-block"> 这种观点彻底颠覆了这么多年我对坎儿井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吐鲁番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地,也是连接印度、波斯、希腊和中国等文明的纽带。可以说坎儿井水利系统不仅仅是中华文明体系下一个灿烂的文化成就,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坎儿井的兴盛是建立在吐鲁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坎儿井也见证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 离开坎儿井,我们乘车前往维族人家参观。</p> <p class="ql-block"> 在葡萄架下,这名维族小伙子接待了我们。他操一口流利的汉语,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吐鲁番的葡萄种植情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葡萄架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坎儿井的水灌溉着这里的葡萄</p> <p class="ql-block"> 我们跟着维族小伙走进一个大约有二百多平米的大棚内。一排大炕上摆放着一排小长桌,桌上摆放着鲜嫩无比的葡萄。我们盘坐在炕上,品尝着香甜爽口的吐鲁番葡萄,观看维族姑娘的歌舞表演,感觉好极了。</p> <p class="ql-block"> “吐鲁番”,在维吾尔语中,是“低地”的意思。吐鲁番是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面积5万余平方公里。它四面环山、北高南低、中间凹陷,许多村庄和农田低于海平面,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4.31米,是我国最低的陆地。再由于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吐鲁番有“火洲”“中国热极”之称。</p><p class="ql-block"> 这里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左右,比中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多10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13.9℃,高于35℃的炎热日在100天以上。夏季极端高气温为49.6℃,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有过82.3℃的纪录。当地素有“沙窝里烤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之说。</p><p class="ql-block"> 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上丰沛的水源,使这里的水果含糖量非常高,这里的葡萄更是全球闻名。</p> <p class="ql-block"> 参访维族人家是近年来才兴起的项目,为的是借旅游来推销当地的特色产品。导游说,为了当地的扶贫开发,请大家尽尽力吧。</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个项目自然就是购物,品种繁多的葡萄干吸引着大家。为了维族同胞的扶贫开发,我们怎么着也得奉献一点力量,买一点货真价实的葡萄干也值了。</p><p class="ql-block"> 出来一看,周边全是这样的维族人家,都在以同样的方式接待各方游客。虽然是心甘情愿地付出,但总有一丝丝被宰的不快。</p><p class="ql-block">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桑椹,六月有杏子、无花果,到了七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一篇二年级的课文让葡萄沟红了,人人尽知。来到吐鲁番,必去葡萄沟,看看满沟的葡萄,看看新疆大叔是如何晾晒葡萄干,看看是如何酿制葡萄酒。然而,维族人家代替了葡萄沟的行程,让人不无遗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路边一片片绿色的葡萄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火焰山</b></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是吐鲁番旅游的必到景点之一,也是今天最后一程了。离开维族人家,下午两点多到达火焰山景区。</p><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p><p class="ql-block"> 火焰山山脉呈东西走向,长100多公里,宽10公里,海拔平均500多米。火焰山由泥砂岩组成,泥砂岩中的铁元素经过高温氧化,雨水淋漓,形成红色的氧化铁,所以整个山体呈赭红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挺立在广场中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沙漠越野车并排停放在景区广场</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7.8℃,火焰山山体阳面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2.3℃,沙窝里可以烤熟鸡蛋。</p><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多,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广场空无一人,游客们都是从游客中心直接通过地下通道进入火焰山景区的。</p> <p class="ql-block"> 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西游记》中记载,孙猴子大闹天宫,一脚蹬倒了太上老君炼丹的八卦炉,有几块掉落在人间,让此山烈焰冲天,烧成红山。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这里,多亏美猴王借来芭蕉扇灭了神火,才通过这里,形成今天的火焰山。真是插上一个神话故事,救活了一道荒山枯岭。</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阵阵热浪迎面扑来,让人炎热难耐。从西向东,只见游客匆匆而过,广场上有几座《西游记》故事中的人物雕塑很少有人驻足,几匹骆驼静静地躺在那里,等着游客光顾,这么热的天气,谁有心思去沙漠荡舟呢?大家直奔东边高矗的金箍棒,排队打卡呢。</p> <p class="ql-block"> 这根高达十多米高的金箍棒,实际上还是一个大型的温度计,而且是一根获得了“吉尼斯世界之最”纪录证书的温度计,可以精准的测量当天的温度。在旁边摆个姿势照个相,记录下这个让人既难受又难忘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温度计显示当前温度达到49摄氏度,地表温度可想而知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尽显青春活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往东走,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镌刻着红色的大字:火焰山—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国家地质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抓紧时间,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唐僧师徒四人翻越火焰山雕像</b></p><p class="ql-block"> 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天下奇山。</p> <p class="ql-block"> 酷热难耐,在景区内待了有不到二十分钟,其他人都随人群纷纷逃离,去地下通道吃冰激凌了,只剩我和三弟坚持到最后。</p> <p class="ql-block"> 一场酷热难耐的体验终于结束,仿佛在蒸笼里走了一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在返回乌鲁木齐途中,大巴车在高速服务区休息,突然乌云密布,大风顿起,吹得人都站不稳,炎热难耐的热气,一下子就吹得干干净净。真是奇怪的气候,翻脸比翻书还快。</p> <p class="ql-block"> 车上高速继续行驶,及至达坂城附近,开始下起了小雨。真是一场及时雨,让酷热的天气一下凉了许多。导游说我们真是有福之人,到哪儿都能为干旱少雨的新疆带来雨水。</p> <p class="ql-block"> 明天即将离开新疆,和大家告别,都有点恋恋不舍。吃过晚饭,山东来的小可爱前来和我们告别。眼泪汪汪,抱住大嫂不撒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可爱的小淘气,衷心祝愿你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 8月20日下午五点,我们和大哥、大嫂同乘飞机,返回临汾,弟弟、弟妹和小妹他们分别乘机返回福州、上海。</p> <p class="ql-block"> 再次翻越祁连山,再次高空观看祖国的大好河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万里无云,视野开阔。</p> <p class="ql-block"> 下午7点40分左右,在甘肃平凉上空,突现大片彤红的云彩,翻滚而来,变幻莫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由想起宋代诗人陈与义 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卧看满天云不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知云与我俱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万米高空游人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里即还彩云追。</p> <p class="ql-block"> 大美新疆行顺利结束,时间虽短,但十多天的历程却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游北疆,不知道新疆之美”。十多天的行程让我体会尤深。美丽的赛那湖,神秘的禾木村,一望无际的准噶尔盆地,还有那“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独库公路,风景如画的那拉提草原,美丽富饶的伊犁河谷,还有那颗镶嵌在天山上蓝宝石—赛里木湖,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瑶池—美丽的天山天池,以及伟大的人类工程之一的坎儿井,炎热难耐的火焰山,像一串串珍珠一样,深深印在我们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天各一方,聚少离多,很难凑齐在一起,放下一切念想,尽情享受手足之情给我们带来的温馨。时光短暂,转眼又要离别,不知何时再次相聚?</p><p class="ql-block"> 再次感谢三弟、弟妹三年来的费心安排和全程的精心组织,使得这次兄弟姐妹的大美新疆行顺利圆满,期待再次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