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明月在

手可摘星辰

<p class="ql-block">——疗愈</p><p class="ql-block"> 在高原小县城朝八晚六的日子里,生活平静而安定。人们常说如此规律的上下班和固定的工资,被称为是一眼望穿的日子。我总有一种盲目的乐观,不以为然,觉得既来之则安之。不能因为稳定就吐槽平凡。要命的是我还时常胸怀背负某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感,经常满腔热血,觉得要认真努力、积极向上,绝不摆烂。这种打鸡血的想法,在外人看来或许有些虚伪,但对我自己却挺收益。我时常不仅关心家里的柴米油盐,我还动不动为国际动乱义愤填膺,为那焦灼的中亚战乱、资源掠夺、霸权交易痛心。当然也会跟着许倬云的一句最大的人生遗憾是“但悲不见九州同”而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如此平凡安定而又忧国忧民的自我沉浸里,我却也时常怀念,西西弗书店这个靠窗的角落。近些日子以来,经常读到过很多公众号说,许多城市开了多年的老书店迎来了关门倒闭,如此的时刻,我比较担忧西西弗书店会不会也如此。但幸好,她陪伴我走过了很多个春夏秋冬,依旧温暖如故地存在着。</p><p class="ql-block"> 这里像一个栖息地,可以短暂的卸下我一身疲倦,洗去我那尘世落下的一层灰尘,洗尽铅华始见金,这里我灵魂和心灵的某一部分,还继续闪耀着追逐理想的光芒和热忱,熠熠生辉,心灵和思绪随窗外流光溢彩的暮色,此起彼伏,美妙悦耳。</p><p class="ql-block"> 精神和肉体的分离,在这里总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在舒一口气,我也在这里静静地和世界对话,和自己交谈。</p><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人海浮沉,任凭我那孤傲的灵魂,独自孤芳自赏、不屑一顾,我喜欢这无人问津的角落,只有文字和故事,寂静的娓娓道来,她们穿越时空、穿越历史,人情冷暖、悲凉温暖,一切的美丽凄惨,都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越过夜的寂寥,于无声处,西西弗书店的角落里,我只是一位游荡的读者,总会像一个知己故友,如约而至,不论多久不见,我们熟悉依旧,亲切如常,无所不谈。</p><p class="ql-block"> 倘若,天堂有具象,会是如此安详又自在的模样,如此智慧又温暖的环境,如同西西弗书店的夜幕。</p><p class="ql-block"> 那夜的咖啡很醉人,音乐很动听,故事足够真诚,而我和时光,早已心照不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阅读救赎之翼</p><p class="ql-block"> 大概我有几件死性不改的事,一个是阅读,一个是咖啡,还有一个是自娱自乐的写作吧。这样算不算是真诚的坦白呢?时常反省自身时,我会有一些“谢谢你的建议,但我死性不改”的倔强,阅读这件事如果算第一,写作其实可算其中之一。我没有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伟大目的,我不想惊动世人,但我也免不了有种走到南墙也不回头的执念。</p><p class="ql-block"> 活在这世上,我总觉得是个呼吸的活物,她都有属于生存的不易,只是不易的程度、类别不同罢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每个人都是行人,奔向各自不同的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解药,因人而异,品茶、运动、舞蹈、音乐、娱乐、酒精、打牌,那么多的品种任由你选择,感受高山旷野之息也好,沉浸寂静独处也罢,都是一种自我救赎。</p><p class="ql-block"> 请你于千万次,救自己于水火之中。如果没有滔天骇浪,我觉得温水煮蛙式的消沉也算是一种水火,这不是一句心灵鸡汤,是一个行动坐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为何非要求同呢?</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阅读是一场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我仿佛也有些不赞同这句话,就仿佛痛苦的生活才需要阅读,但其实平静、幸福的生活,更应该充满阅读。阅读本身就是一场旅行,一场自我修行的漫长之旅,我从懵懂的春天来到了如日中天的夏季,又怎么会因世人的偏好而随意改变我继续前往秋季的决心,那里鲜美的果实在等待我前去,那里冬天的冰雪,等待我涉猎。</p><p class="ql-block"> 感受是一件不值一提的事吗?活着不就是一场感受和经历?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失落、焦灼、欣慰、成就,不都是一场感受。</p><p class="ql-block"> 总是要自我救赎,以阅读的姿态,一种温和而不聒噪,光而不耀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女性,这个沉重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翻开这本《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女性主义的话题总太过沉重,我总选择性想跳过。这是一种逻辑陷阱,如果这个社会女性和男性一样,也就不必强调主义。</p><p class="ql-block"> 不过,当所有女性意识到,要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的重要性,也是觉醒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感受到痛苦,有挣扎,总比麻木陶醉的好。</p><p class="ql-block"> 我对于女性主义的解读和认识,就是尽量别把自己当女性看,能不不局限于性别,就不要用女性刻意定义自己。女性可以柴木油盐,可以崇拜英雄主义,也可以家国理想,也可只纯粹于人间理想二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逻辑主义总禁不起推敲,还是辩证主义总能找到合适的借口来说服自己。</p> <p class="ql-block">——说晚安</p><p class="ql-block"> 我大概照过很多次,这句写在图书馆咖啡店窗台上的文字,温柔的语句、善意的提醒,你今天过得好吗?我问此刻的自己一声,仿佛还不赖,顺利地完成了工作发言,学到了之前的盲区知识,买到了惦记的那家甜品,趁着将暮未暮时分,如约来到了这个窗口,如愿坐到了这张心仪的书桌,找到了几本想看的书。</p><p class="ql-block"> 这些都是我过得很好的具象,陌生人,祝你也安好。</p> <p class="ql-block">——戒不掉的咖啡</p><p class="ql-block"> 戒咖啡这件事,速溶咖啡的弊端,实在看了太多,植脂末、糖精、浓缩饮料……那又如何呢?它带给我的某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常让我放不下。活着的这一生总太过牵绊,让我确实羡慕歌声里那句“潇洒走一回”。</p><p class="ql-block"> 和咖啡的故事,剪不断理还乱,那就继续吧。</p> <p class="ql-block">——生活的纯粹</p><p class="ql-block"> 在如此纯粹的读者身份时,我读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我总想起海子的日记,我拥有着和他一样纯粹的心绪。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我独自沉醉在书店的角落,任凭那些文字故事,漂浮、流动、蔓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p><p class="ql-block">我把石头还给石头</p><p class="ql-block">让胜利的胜利</p><p class="ql-block">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p><p class="ql-block">一切都在生长</p><p class="ql-block">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而今夜我不关心世界,不关心哲学问题与生死得失,我只是一个夜幕里安静看书的女子,我没有爱情故事要和你诉说,存在且向上,就很动人心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喜欢的句子叫“存在且向上”和“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这个月让我落泪的事是:许倬云先生说面对死亡唯一的遗憾是“但悲不见九州同”。</p><p class="ql-block"> 而手可摘星辰的读者朋友们,今天你过得还好吗?该说晚安了,祝一切安好,夜梦吉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