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中的觉醒——24.11.26周二

静中的安娜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读书会活动中,一位研习多年心理学的老师分享她与孩子的成长故事,尤其是运用非暴力沟通和双赢思维互动的部分,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我与女儿相处的过往,让我不禁陷入深深的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大多数时候都是以积极、正确的方式在与女儿沟通并引导其成长。比如前段时间,女儿出现没礼貌的行为,我试图纠正,可她并不听从。于是,我把她带到家里的一个角落,我和爸爸也全程陪着,期望她能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反思自身行为的不妥。当时,我还沾沾自喜地认为这是以身作则,是正面管教的典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然而如今,我才恍然大悟,自己的做法看似温和,实则是一种更为隐蔽的控制。我按照自己预设的标准和模式,用所谓的正面管教,想把女儿塑造成理想中的模样,却忽略了她作为独立个体的感受与需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回想女儿上幼儿园之前,我用类似方式给她立规矩,入园时她在行为习惯各方面表现出色。那时的我,看到女儿因乖巧听话、行为规范受到老师表扬,内心满是得意,还被老师邀请在家长会分享“经验”,我沉浸在这表面的成功里,却没意识到女儿可能只是为了迎合我,压抑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当用心聆听老师的分享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种感觉既羞愧又难受。我内心涌起一股倾诉的冲动,想把此刻的感悟告诉老师,可最终还是克制住了。因为我明白,自己虽学习多年,但直至此刻才刚刚觉察到这些问题,根本没资格给别人提供建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如今,我深刻认识到,首先要做的是深度发现并觉察自己,看清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各自学习和成长的节奏,我有我的成长路径,女儿也有她的发展方式。不仅在亲子关系中,对于身边一起学习的人乃至生活中的其他人,我们都不应因急切期望而拔苗助长,而要尊重每个人的节奏,顺其自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 以后,在他人未主动求助时,我要尽量克制自己,不轻易发表观点和想法,只是默默聆听。当我闭上嘴巴,让内心平静下来,我发现能看到、听到一些以前未曾留意的东西,这奇妙的感受,或许正是我在反思中走向更成熟的亲子与人际关系处理之道的开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