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伊始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利通区文件精神,11月26日,利通区第七小学教育集团围绕“落实课程育人的实践与探索”主题开展“数字资源赋能教师课堂教学实践”音乐展课研修活动。充分发挥集团校互研、互学、引领、示范、辐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及数据赋能的研修活动展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促进县域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p> “音”教而研 <p class="ql-block"> 利通区第十二小学杨瑾老师执教的课例是湘艺版音乐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理发师》。她在“手势舞”这一大单元主题下,立足新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把“爱劳动”的教育自然融入音乐作品中,劳动体验馆是本单元大情景,通过体验不同的“咔嚓”的声音,让学生在唱游的过程中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达音乐作品。本课教学设计脉络清晰、层层递进,以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为目标,丰富课程内容,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情境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在体验“理发师”和“小顾客”的角色中,加入创意的情景表演、肢体律动,与伙伴合作感受二声部的魅力,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的好品质。</p> <p class="ql-block"> 利通区第七小学刘梅老师执教的课例是湘艺版四年级下册第六课唱歌课《田野的呼唤》。新课标提出要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整节课热情洋溢,气氛活跃,仿佛把同学们和听课老师都带入到了美丽的田野中,在田野里打滚、玩耍、奔跑、尽情放歌。刘梅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旅行情境导入,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数字技术和三维动画、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并且这些资源之间的整合恰到好处。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数字资源充分发挥其连贯性和系统性的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p> 教学相长 <p class="ql-block"> 利通区第十二小学的强海英老师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策略、说教学过程以及说育人价值这7个方面展开说课。《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这四个核心素养;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以唱游为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学会感知音乐要素和体验音乐情绪,通过演唱、律动、创编表演以及参与音乐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第七小学王黎红老师分别从8个方面,对《田野的呼唤》这节课进行说课,王老师说在《田野的呼唤》这趟音乐之旅中,我们一同领略了歌曲的魅力,感受了田野的美好与生机。通过对旋律、节奏、歌词的深入剖析,学生们不仅提升了音乐素养,更在心中种下了对大自然热爱的种子,让音乐成为他们心灵永远的栖息之所,让每一次的音乐课都成为一场难忘的艺术盛宴。</p> 各抒己见 <p class="ql-block"> 第十四小学白冰洋老师说,杨瑾老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地设计了教学环节,采用了较为丰富、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审美体验中去。这节课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轻松的音乐活动情境中合作,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第十二小学丁小圆老师说,这节课不仅注重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更注重育人价值的体现。通过学习《理发师》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理发师的职业特点,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尊重劳动的态度。情景小剧场的再现,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展示成果——同学之间的互评,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p> <p class="ql-block"> 第七小学何艳波老师说,刘梅老师执教的《田野的呼唤》,歌曲教学环节,层次分明,从初听到教唱再到综合表演,每个环节设计合理,层层递进,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了歌曲。同时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适时的运用数字赋能,更直观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旋律,提高了教学效率。</p> <p class="ql-block"> 第七小学北校区强浩杰老师就刘梅老师执教的《田野的呼唤》进行评课,强老师说在学唱环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这一要求与歌曲风格紧密契合。学生通过多次练习,积极参与,努力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展现了良好的艺术表现力,特别是对于弱起小节的准确掌握,提升了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自信心。</p> 因“研”而乐 <p class="ql-block"> 利通区教研室音乐教研员马卓老师强调在核心素养时代,大单元教学观需要跳出单个知识点和教学细节,要建立教学内容之间的结构关联。要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提升课堂实践力,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教学设计方面要在小情境中,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音乐,这样才有更好的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实验课堂转型,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精神要求,提高课堂实践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在“双减”大环境下,正是美育、德育“双增”的大好时机,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好的教研活动犹如一个充满美丽的磁场,将老师们吸引到一起,一同经历、感悟、成长……,共同寻找教学的真谛,让学生真正地享受音乐、享受快乐课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强海英 丁子玉</p><p class="ql-block">编辑:康丽菲</p><p class="ql-block">审核:田敏</p><p class="ql-block">审发:郭丽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