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之行

仰天长啸

<p class="ql-block">撰文 仰天长啸</p><p class="ql-block">图片 仰天长啸</p>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没有去过厦门,但一想到厦门这座海滨城市,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厦门岛上那美丽的鼓浪屿,耳边不由自主地响起了《鼓浪屿之歌》“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登上日光岩(yan)眺望,只见云海苍苍。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海峡两岸亲人同胞隔海眺望的迫切心情,伴随着深沉婉转、余音绕梁的优美旋律,不由得让人热泪盈眶、唏嘘不已。当我们登上鼓浪屿的日光岩上,俯瞰岛上绿树掩映下的红顶别墅和屋舍的美丽景色,遥望海天一色的地平线时,台湾岛仍是云遮雾盖,不见踪影,让人扼腕叹息,惊诧莫名!不知何时台湾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p><p class="ql-block"> 鼓浪屿在宋代就有人居住,它的名称起源于明朝。据记载郑成功在1650年在日光岩曾操练过水军,1661年率军收复了台湾。厦门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便为其在鼓浪屿海边的石岩上耸立了一座雕像。像高15.7米,是用625块的白色花岗岩雕刻而成,重达1.400吨.。这座雕像气势恢宏,郑成功就象一位巨人巍然屹立在鼓浪屿的海岸边上,与厦门岛、金门和台湾岛遥遥相望。</p><p class="ql-block"> 鸦片战争后,厦门成为对外的通商码头,鼓浪屿这座仅为1.88平方公里的小岛,成为了西方的公共租界,吸引了许多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教堂、学校和医院等。中西合璧的建筑,使得鼓浪屿成为“万国建筑”。</p><p class="ql-block"> 鼓浪屿虽然不大,但是由于西方的公共租界的设立,一系列的公共建筑设计规划,上下周边的道路建设,一座座星罗棋布的私人别墅和路旁园林的绿化,都彰显出与当时那个苦难动乱年代不一样的,所谓“高贵典雅”的生活文化气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吸引许多富商华侨登岛入住,鼓浪屿逐渐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社区。</p><p class="ql-block"> 岛上还建有“厦门市音乐学校”,如今鼓浪屿岛上的钢琴,这种“舶来品”的乐器,几乎家家都有。钢琴拥有的密度居全国之首,被誉为“钢琴之岛”,“音乐之岛”。我国许多的演奏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都出自鼓浪屿。岛上设有“钢琴博物馆”,世界上最早的四角钢琴、立式钢琴、手摇钢琴和脚踏自动演奏钢琴等,都陈列于此,仿佛在诉说着岛上一桩桩音乐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鼓浪屿虽小,但它所经历的历史演变、岁月沧桑却丰富多彩。我国著名的妇产科学家林巧稚就出生于厦门的鼓浪屿。她五岁就进入英国传教士所办的幼儿园读书,每逢周日随父亲去教堂做礼拜。1915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购买了欧美教会学校开办的“协和医学堂”,并改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1921年9月协和医学院落成。林巧稚有幸在协和残酷的逐级淘汰制中,每年平均只有十六位学生可以从毕业中杀出重围,获得毕业。</p><p class="ql-block"> 在这到处散发着旖旎风光的的岛上,有一处安静的“毓园”,就是为纪念这位一生亲手接生了五万多名婴儿,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妇产科事业,却一生都未婚育的伟大女性林巧稚的墓园。</p><p class="ql-block"> 鼓浪屿这座岛上还有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纪念园,地处日光岩的山脚下,几块褐色的巨石陡然耸立,圆润而厚重,中间有窄窄的通道,游人拾(she)级而上,其中一块巨石上题有“鼓浪洞天”,那正是1936年弘一法师在日光岩寺闭关修炼,研修佛学的地方。园里有其端坐的石像。供游人瞻仰膜拜。他的“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祸”。与老子的“祸兮福所倚(yi),福兮祸所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令人醍醐灌顶! </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鼓浪屿,游人如织、商肆兴旺。是海岛、海浪、海风,是别墅、琴岛,还是人文历史文化遗迹吸引人们纷至沓来、流连忘返。这一切已不重要了。而旅游感受,放飞心情,对美景事物的欣赏,使之心满意得、悠然回味,才是幸福快乐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鼓浪屿值得你去一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6日晚</p> <p class="ql-block">钢琴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