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文4153 看聊斋《斫蛇》我分析蒲松龄的内心世界

坐在窗边

<p class="ql-block">斫蛇,就是用斧头砍蛇,因为大蛇吞了哥哥,弟弟奋不顾身用斧头砍蛇,蛇不得不吐出哥哥,哥哥从而获救。</p> <p class="ql-block">1.故事很短,画面感很强,作者蒲松龄老先生的点评“蟒不为害,乃德义所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应该是作者蒲松龄在自己的茶摊上听别人讲的故事,很有可能触动了作者的神经,究竟是哪个点被触痛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自己也说不出来,于是就说“蟒不为害,乃德义所感”。我觉得作者蒲松龄也是给自己打个马虎眼。</p> <p class="ql-block">这个评价其实是有点扯,畜牲就是畜牲,毒虫就是毒虫,哪有什么“被德感化”?要有也只能被斫蛇人的勇气吓退,作者也只不过想通过这个故事来宣传这种“德义所感”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我想把作者蒲松龄收录这篇故事的内心世界做个分析,按照作者的特点,为了他自己的“蟒不为害,乃德义所感”的观点。又要有一定的目的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就说:毒蛇禽兽都知道收手,也知道害怕,果断收手,而贪官污吏比豺狼虎豹,毒蛇禽兽都很。这很有可能就是收录这篇故事的初衷。</p> <p class="ql-block">2.正常的思维应该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大蛇为了自己不饿肚子,吞人和吞其他动物,没有区别。其实那有那么纠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管是谁,都是它是食物,有啥吃啥,不像人能用筷子在盘子里来回翻,还能挑肥拣瘦。</p> <p class="ql-block">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亲人有难,要知道亲人之间血浓于水,不能袖手旁观。充分印证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故事的内核应该是这个。估计当时“没有团结就是力量”的说法,作者又没有太好精髓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4.我的水平有限,只能从故事表面看到背后的三点,别人的解读也很有建树,只是不要过度解读就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杨</p><p class="ql-block">2024.11.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