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红联第一镇”——梓桐

龙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走进“中国红联第一镇”——梓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26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第八次走进梓桐镇了,每次都会兴奋并感触良多。望着“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这幅石刻对联,我就想,90多年前的何永瑞老师是何等的有气派、有力量,有大智慧、大眼光。而这位何老师却是地地道道的梓桐人,偏安四川川东一个小小的角落的一位乡村教师。</p><p class="ql-block"> 这副对联被誉为“中国红色第一联”,位于达州市通川区梓桐镇镇政府旁边红三十军政治部旧址的石朝门上。1933年10月12日,余天云和李先念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军到达梓桐乡。为庆祝红军到来,何永瑞父子写下此对联,将其贴在政治部大门上,后由红军錾刻于石朝门上。随后又在石朝门内侧刻下了“平分土地”“阶级斗争” 等标语。</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我见过这幅石刻对联的原件。在巴中、城口、旺苍等地看见过它的复制件,甚至在山东滨州市博物馆也见过。10多年前,我参与达州博物馆布展大纲策划与撰写,倡导在四楼红色文化大厅入口两边复制了它;在讨论川陕革命根据地战史陈列馆布展大纲会议上,我建议在其广场雕塑设计中复制了这副对联。2011年6月23日晚,我观看过央视国际频道•国宝档案为它做的一期节目;在很多很多的书籍文献、纪念场馆中,我见得更多更多!</p><p class="ql-block"> 今天,走进梓桐镇,开展“文化惠民在身边•巴渠大讲坛”,我有一个强烈的心愿,就是想让梓桐镇的干部群众更加深入了解这副对联,增强文化自信,以此联为支点,撬动整个梓桐镇的红色文化旅游。</p><p class="ql-block"> 走进梓桐地界,便看见一个横标“中国红色第一联故乡”。在公路两旁砌了两道石墙,墙上复制了这副对联。公路旁边的石壁上,赫然刻着“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我暗自惊讶,他们把这幅对联与红四方面军“训词”刻在一块,这不就是我昨天晚上做课件时把他们放在一起的吗?不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吗?我就是要大讲而特讲这“十四字”+“十六字”=“三十字”所蕴含的真理,这“三十字”才是整个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灵魂与军魂,是90年前极具原创性、创新性、超越时空性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个字都凝聚着智慧、浸染着鲜血,每句话都是坚定的信仰、生命的书写。何其珍贵!何等的政治智慧!我川陕苏区何其壮哉!!</p><p class="ql-block"> 走进镇政府大院,我看见一堵墙山,赫然写着“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乡村振兴”,我异常欣慰,不禁自言自语,这个镇党委政府是重视红色基因传承的!</p><p class="ql-block"> 讲座持续两个小时,全场鸦雀无声。我看见很多眼睛聚精会神,很多人做着笔记。我讲这幅对联的大气磅礴、铿锵豪迈,讲它的深刻内涵、精妙寓意,讲它的平仄韵律、对仗工整,讲它的历史价值、广泛传播,我讲得畅快、愉悦、豪迈。更讲了写这幅对联的何家四赤子。</p><p class="ql-block"> 何永瑞膝下三子,老大何利泽、老二何正泽、老三何芳泽,都进过学堂,不但有文化,还接受进步思想,常常帮助乡邻识文断字,析事明理。当闻听地主势力逃遁、红军往梓桐进发时,他们揭竿而起,成立乡苏维埃。父子四人共同完成这幅惊世核俗的对联后,他们找到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强烈要求加入红军,得到李先念的批准,便妥善作了安排:何永瑞任红三十军政治部秘书,何正泽任红三十军宣传科科长,何利泽任北山乡苏维埃主席,何芳泽任梓桐乡苏维埃主席,他后来又在北山区和赤江县任苏维埃主席。1935年4月初,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告别川陕苏区,踏上了长征路。 长征路上,何永瑞因年老有病跟不上部队,组织让他回家乡坚持斗争。国民党悬赏抓他,由于他开展活动隐蔽,敌人未能得逞,不久因病去世。大儿子何利泽作战英勇,机智灵活,长征到窦口时被任命为红三十军预备团团长,在一次在突围作战中光荣牺牲。二儿子何正泽带着妻子和孩子参加长征,部队行进到松潘时,因受敌阻击全家被打散,未跟上队伍,一儿一女被杀害。他与妻子一路要饭回到梓桐,刚进家门,就被国民党抓进监狱严刑拷打,打断了他几根肋骨,关了三年,他坚贞不屈,身体遭到严重摧残,后得地下党营救出狱。新中国成立后,何正泽曾应邀参加北京国庆观礼。三儿子何芳泽随部队长征北上,艰难地翻过了大雪山,过草地时体质虚弱,加上误吃有毒的野菜,永远倒在了诺尔盖大草原。</p><p class="ql-block"> 梓桐一家四父子,川陕满门好儿男。如此平凡又为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不平凡,堪称真英雄,但他们的故事鲜为人知。</p><p class="ql-block"> 我建议,梓桐镇把“中国红色第一联故乡”改为“中国红联第一镇”。创建“中国红色第一联陈列馆”,做好规划,力争把梓桐镇发展为红色文旅经典景区,助推乡村振兴。红色梓桐有这个资源,有这个基础,更有这个底气!</p><p class="ql-block"> 临离梓桐时,有人问:“中国红色第一联”“中国红联第一镇”允不允许这样说。我说,如果全中国还能找出90多年前,比“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更好更红的对联,那我们梓桐镇取消这些说法就是!</p> <p class="ql-block">视频摄制/登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