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行知”的路上

激流扬帆

<p class="ql-block">走在“行知”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 2024年11月26日分享第1912天)</p><p class="ql-block"> 滑县大寨乡小田小学 杜冠鹏</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6日上午,小学劳动教育培训班的全体学员,认真聆听了曹淑玲校长带来的专题讲座《行知行——新时代劳动实践指导方案的优化设计》,下午聆听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申素平教授的讲座《依法执教,护航成长》。虽然说他们讲的内容不同,但是对于我们学员来说都是要做到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实践方案的设计是我们急需的,劳动教育我们没有方法,非常迷茫,不知道如何实施,曹老师给了我们具体的设计方案和结构,让我们有章可循了,知行必须合一啊!下午申教授的依法执教,也正是我们所欠缺的,每一个具体实例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又怎么不立马行动,让我们学校和老师免受损失。</p><p class="ql-block"> 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激励我象陶先生一样遇事先行动,在行动中体会其中的道理、方法和真理,这也是我长期实践中的真实体会和感受。现在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行知”之路:</p><p class="ql-block">一、校长的平常心。一开始,也许是年轻,也许是刚做校长不久,有了想法和规划就想让老师马上落实和执行,开好几次会老师就是不行动,于是我心里就开始抱怨:老师执行力不够,不懂得配合工作,有时甚至怀疑自己在老师中没有威信,老师看不起我。其实都不是,通过和老师谈心从和在工作的体悟才发现:老师不是不执行,而是不知道如何执行,甚至是没有能力执行,我的要求超出了老师的能力范围。于是决定今后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工作和老师。学校要想发展,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要想提高,培养教师成长是关键。我的做法是分四步完成的:</p><p class="ql-block">第一步是引领老师。不管是高效课堂,还是特色创建,我都是带头先做,探索出方向和方法,做出效果,老师看到了自然就会模仿和跟随我去做了,这也就和我一起上路了。</p><p class="ql-block">第二步是陪伴老师。把老师领上路了,还要陪伴老师同行一段时间,让老师感觉不孤单和迷茫,有信心的坚持走下去。</p><p class="ql-block">第三步是激励老师。让老师有信心、有动力坚持走下去,并逐步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p><p class="ql-block">第四步是欣赏老师。给老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和老师一起分享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在成就感的喜悦中树立信心,形成内驱力,使其具有终身发展的能力和动力。</p><p class="ql-block">经过这四个阶段老师们的执行力就不是问题了,老师时常还会推着我走。所以校长要有平常心,要像将军一样把每个士兵都培养的具有单兵作战的能力,那时侯就离“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远了。</p><p class="ql-block">二、“行知”的探索。</p><p class="ql-block"> 下边我就以农耕园的建设、综合课程的开发为例和大家交流:</p><p class="ql-block"> 1.由校外自然教育到校内自然教育。一开始每周各班分别都有一节自然教育课,带孩子们去田野中去上自然课,这样每天都有学生外出。尽管事先和家长有多次沟通,慢慢的家长还是有意见了,担心影响成绩;领导担心安全,担心家长闹事。于是就调整,开始想法在校内创造条件。把花池改成农耕园,把老师的菜地改成农耕园,把后操场的“自然草坪”做成自然教育基地。家长看不见意见也就没有了,孩子快乐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2.由自然教育拓展成劳动教育。刚开始到田野中完全就是自然教育,改到校内就需要平整场地,需要种植花草,需要翻土、施肥、浇水,需要日常的管理,劳动教育自然就融合进来了,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p><p class="ql-block"> 3.劳动教育的内容不断地丰富。为贯彻落实国家劳动教育的政策,不断的丰富劳动内容。开始做农耕园就是进行自然教育中的单纯的劳动,逐渐把劳动教育思想融入到课程。例如手工课、泥塑课,也是劳动,还是创造性的劳动,通过动手操作和思维活动,既劳力又劳心。创造出作品,展现出来美,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真正的感受到劳动创造美的含义。空竹课、校园文化建设都让学生参与,渗入劳动意识,埋下热爱劳动的种子。不仅在校园内劳动,还鼓励学生在家劳动,帮助家长做家务,备注家长到田间劳动,让他们体会到家长的辛苦,同时也学会各种劳动技能,体会到劳动后的幸福感,播下热爱乡村的种子,培养感恩之心,将来才能回报乡村、建设乡村。</p><p class="ql-block"> 言传身教,我们老师也不例外,和学生一起劳动,种果树、种菜、做表演服装等,让孩子感觉到老师时刻和他们在一起,一起体会劳动带来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4.杂草地变成规范的农耕园。因后操场的杂草多次受领导的批评,我说我的想法他们也不能理解,还说我再找借口。第一年开学让学生拔草,孩子放学后就拔草,手划破也不在乎,后来家长也参与其中。老师 、家长、学生一起拔草,促进了家校合育。第二年、第三年吸取教训,开学前用割草机拔草铲平,显得比较规矩了,以防领导再批评。可是不久草又会长高,还是显得较乱,总之孩子的乐园保住了。2021年春天开发成了农耕园,修建了水泥路、排水沟、荷花池、养殖园,规范了就显得好看了,领导就比较满意了。</p><p class="ql-block"> 5.农耕园中诞生出田园数学课程、融合课程。在劳动的过程中用到了很多数学知识,就萌发了开发田园数学课程的想法,通过老师们的交流和实践,校本课程《田园数学课程》有了雏形。一年级的数数、加减,二年级的乘法、平均分,四年级的栽树问题等等,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习知识。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学有用的知识恐怕每个人都会喜欢的。《易经》上的蒙卦说:“童蒙求我,非我求童蒙。”在生活和劳动中遇到需要某些知识的时候,孩子们就会主动的去学习、去查阅,用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孩子的内驱力自然就形成了,这样的孩子还有担心厌学吗?学习还会让老师、家长逼迫吗?</p><p class="ql-block"> 从上学期开始,有部分老师开始尝试把语文、数学、科学、劳动、体育、德育等都融合在一起,真正的落实“五育并举”,同时也弥补了乡村学校师资不足的困境。</p><p class="ql-block">三、效果与思考:</p><p class="ql-block"> 取得效果:1.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由全乡倒数第一第二上升到了中上等,个别科目还提高到了第一、第二名。</p><p class="ql-block"> 老师成长很快。最近三年中有2个省级优秀班主任,2个省骨干教师,1个省级师德先进个人,3个县级名班主任(全乡共5个),2个市学科技术带头人,2个县级青年教师辅导员,县级优质课一等奖8人次,2个乡级工作坊坊主(2个都在我们学校),我也获得了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奖和第五届南师奖。</p><p class="ql-block"> 学校发展较快,一个即将倒闭的教学点发展成了滑县小有名气的特色学校。2020年在教育局的倡导和支持下,成立了滑县小规模学校联盟,带领十多所小规模学校抱团取暖,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 践行与思考:1.通过课程融合,把工作由加法变成减法,不仅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要减轻老师的负担,真正落实“双减”政策。</p><p class="ql-block">2.培养真的全科教师,全科教师不是会教全部学科的老师,而是能把全部学科融合在一起教的老师。</p><p class="ql-block">3.举办家长开放日。通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近学校、走进课堂,了解老师,知道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家长认可学校,支持学校,放心的把孩子交给学校,形成家校合育的氛围,共同发展学校。</p><p class="ql-block">4.用活动评价学习效果。我有幸去廊坊参观国际DI创新大赛活动的机会,回来后也模仿着做了一些活动。现在和课程融合相结合,做一些DI闯关游艺活动,把各个学科知识融入活动中。以活动促进学习,以活动评价学习效果。同时也给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树立了自信心,形成了内驱力,培养了具有“敢于亮剑”精神的未来人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