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文化

艺情剑484l6860@美篇之家北京群

<p class="ql-block">  酒是一种文化,酒的起源,是偶然的,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传说是杜康发明了酒,其实,查阅了资料显示酒的记载《易经》中己经有酒了,古代“醴”是一种酒,“兕觥”,是一种酒器,旨酒就是酒。</p> <p class="ql-block">  酒的起源咱没必要细考究。关键是对酒的态度认识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认为食必有酒,无酒不成宴,曹操以下,酒仙如林,竹林七仙,唐宋诗人诗词中的酒更是泛滥了。刘伶的《酒德颂》被文学史甄选为名篇,然而今人却因酒后驾车,酿成大祸者,时有发生。于是世人曰是可忍,孰不可忍。酒后驾车处于重罚,轻则牢狱之灾甚者判为死刑。而三令五申之下又有媒体广告中酒之仙酒之鬼之类,兴盛不衰。一时闹腾的不可开交。</p> <p class="ql-block">  以上乱像表明,正确看待酒这种东西,成了重要的一件事儿。</p><p class="ql-block">首先酒是一种文化,饮酒死人就像驾车伤人一样,不能把酒一次性的定位有害无益,正像驾车伤人不能把车都定位于杀人凶器。一人饮酒醉,对影成三人,二人饮酒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知己朋友者饮酒越喝越厚,千军万马共饮,歃血为盟更是壮怀激烈的表现。貂裘换酒,毕卓为盗,都是佳话,醉卧长安西出阳关都是古诗词中典型的寓意场景。可见饮酒宴筵是古人士大夫的一种交情或是一种情怀的寄托。陶渊明归去来后,村醪足珍,或饮或醉,俯拾文章。如果饮酒是一种过错,那么屈原的当愿长醉不愿醒,现在看来是典型的工作期间饮酒,应该是受罚的。</p> <p class="ql-block">  不过屈原的供词是两人千多年前的事了,倒查无鞭,鞭长莫及了。然而,今天饮酒却大不如前,有人借酒消愁。本无可厚非,但伤及风化,横行枉法,草菅人命就绝不能容忍了。于是这种文化变质了,早两天一老人。心情倏变,驾车在公园接连撞死伤四五十人,酿成血淋淋的悲剧。令人震惊。是否酒后驾车,不得而知,此中行为,引起人们对饮酒驾车的深入思考,酒醉驾车,再有天大原因,迁怒于人,伤及无辜,罪不可恕。文化不文,何其悲者!如此饮酒,国之殇也。</p> <p class="ql-block">  于是众说纷纭,酒是何物?各有态度,医者认为,事关健康,戒烟限酒。素食厌饮者视酒惹祸水,强烈谴责,敬而远之,甚至有酒后无德之谩骂。嗜酒如命者叫苦,一块烂肉坏了满锅汤,我酒后无过。于我何干,但天下律令,一视同仁,只好认“命”</p> <p class="ql-block">  鬻酒鬻烟如粮者,我道依然,只是酒售滞阻,袖手旁观。以笔者看文化还是那个文化,只是世易时移,不是天灾是人祸让文化变了味道走了模样。借酒消愁,无可厚非,饮酒作乐,小聚对饮,亦属人情,千不该万不该,失去理智,殃及无辜。浑沌人也应清醒,对酒饮之事,不应夸大其词,有狗咬砖头之嫌,一味曲解。礼仪之品,美馔鼎食,盛世富足之象,酒鲁酒圣,竟相宣嚣,豪饮盛宴不绝如缕。若揪住个别肇事者而禁天下宴筵酒席,因噎废食,一味返朴,岂不谬哉!供职之余,友庆小聚,适量茶酒,当属家常,只是严禁酒后无德,有伤风化,车归车道归道,礼尚往来,不亦安乎!不亦乐乎!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渐为共识,当为天下人同鉴。</p> <p class="ql-block">文化繁荣,应该是国人所愿,古有祭酒,饮不生事,朋友之间茶酒小啜,偶有醉酒。引不起轩然大波,当今之时,与时俱进。酒驾之害日盛,害已害人,令人唏嘘。诚告诸瘾君子,兴来举杯,不忘初心,饮啜君子,也应饮以为戒耳</p><p class="ql-block"> 愿天下人,安康生息,对待事物,有个正确认识。茶有文化,酒亦文化,汽车货车是现代产物,在是非面前,或有碰撞,绝不因之而乱了认知,日常生活中,闲来烟酒茶,松风竹韵,四大名酒享誉中外,浓香扑鼻,醬香沁心,清香怡神,饮中文化,千古传承,酒中滋味,源远流长,若能品出斗酒豪气而不乱,喝出风情,无伤大雅。这才叫喝酒的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