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边第一城——腾冲

归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是历史悠久的边关重镇,被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称为“极边第一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腾冲有中国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热温泉。90多座火山雄峙苍穹,80余处温泉喷珠溅玉,温泉泉眼更是数以万计,热海大滚锅热气腾腾,颇为壮观!</span></p> 火山湖 热海大滚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镇和顺,是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佳古镇。由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染,和顺的建筑多为中西合璧。因腾冲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顺就在“官马大道”之旁,所以和顺以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著名的侨乡。由于明代朱元璋的屯边制度,从中原迁来部分移民,其中安徽、南京均有,于是有了徽派建筑的民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和顺自古以来就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明清两朝,这里出了400多名举人、秀才,是缅甸四朝国师尹蓉,翡翠大王张廷宝,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和顺有着一般小镇的特色和古朴的风格,传统的小镇建筑,淳朴的乡民。但这里却沉淀着六百多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历经多少沧桑巨变的传统民居,多达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100多幢,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其建筑风格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漫步在和顺古镇,不仅可以近距离领略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还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很多古建筑在全国古镇内独具特色。尤其是老宅的门窗雕刻,各种造型栩栩如生。宅院中尤具地域特色的是以火山石堆砌的石阶,遇到雨水天气,能起到防滑的作用。这里还有一座建于1928年,至今仍然是全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和顺,沿着小河和荷塘走,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古朴典雅的小亭子,在河边矗立,村妇在小亭子里洗衣,这是全国独有的洗衣亭,共有6座,可以洗衣,纳凉,也可以遥望远方,寄托相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著名哲学家艾思奇故居。他青年时期所写的《大众哲学》和《哲学与生活》两部著作,曾引导了无数青年走上革命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和顺,走进一座座清幽古老的院落和一道道石板小巷,让人在一种特别的文化氛围中感到震撼。小桥流水,如诗如画。民国元老李根元先生曾在诗中这样贊赏和顺“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 因而,和顺古镇成为了“人一生中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腾冲还是滇西抗战的主战场。1942年5月,日军侵入缅甸,切断滇缅公路,占领了怒江以西包括腾冲在内的大片国土,此后,腾冲成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强渡怒江至1944年9月14日,远征军经过127天的血战收复腾冲,腾冲也因此成为全国沦陷区第一个被光复的县城。此役共歼敌6000多名,但远征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官兵阵亡9168人,盟军官兵阵亡19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腾冲战役首创全歼侵略者的战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战史,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也让人们记住了与腾冲相关联的中印公路与远征军,驼峰航线与飞虎队等一串串历史闪光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腾冲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闻名的地热火山温泉,其银杏村的银杏树也是远近闻名。村内有2000多亩连片裁种的银杏树,每年九至十二月,有大量的游客前来银杏村观赏拍照。此时的小山村被一棵棵银杏树包裹得一片金黄,满地的杏叶宛如金色的地毯铺满村里的大小院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