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纪念福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五十五周年战友联谊会于11月25日上午在秀屿区忠门大酒店举行。</p><p class="ql-block">来自泉州,福州,莆田的部分战友共八十多人欢聚忠门大洒店共叙昔日的欢乐往事。</p> <p class="ql-block">联谊会由杨柏树先生主持,陈金城先生回顾兵团的那些日子及兵团成长历史。</p> <p class="ql-block">福建生产建设兵团是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福州军区组建的以贯彻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战略方针,加强小“三线建设”,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生产、实行政治、军事、经济三位一体管理的“准军事实体”。</p> <p class="ql-block">1969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指示,福州军区确定组建福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p><p class="ql-block">1969年11月福州军区任命彭飞任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熊兆仁任福建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党委第二书记。</p> <p class="ql-block">1969年12月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往成立福州军区福建生产建设兵团,授予四个师,二十一个团番号。</p><p class="ql-block">兵团组成以福建省九十一个国营企业、事业单位为基础,以解放军派出的干部为各级领导骨干,连以上军政主官为现役军人,以划归单位的干部,职工和兵团征集无军籍“兵团战士”编组而成。</p> <p class="ql-block">兵团司令:彭飞;政治委员:熊兆仁;</p><p class="ql-block">副司令:田贤成、田世兴、李干、宋家烈、杨尚堃;</p><p class="ql-block">副政治委员:李云诚、何庆宇、颜红:</p><p class="ql-block">参谋长:杨滨;</p><p class="ql-block">政治部主任:程力正</p> <p class="ql-block">兵团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驻福州办事组。三个部下设18个业务处,编制定额150名干部。</p><p class="ql-block">兵团机关驻沙县洋坊,1970年9月迁南平市。</p> <p class="ql-block">兵团下辖第一(工矿)师;第二(农业)师;第三(林业)师;第四(基建)师,共二十一个团。</p><p class="ql-block">1970年4月,又将三个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改编为团。龙岩红炭山煤矿改编为第一师第三团;沙县森林工业局改编为兵团直属第二十四团。</p> <p class="ql-block">全兵团1970年底,总人数89521人,其中现役军人2239人,地方干部,职工65785人,兵团战士21497人。配备各种枪3655支(挺),机动车辆1282辆,编有武装分队23个建制连,173个建制排,596个班芒5751人。</p> <p class="ql-block">另有劳改农场的服刑劳改犯,劳动教养人员和刑满释放就业人员共9136人,被监管审查和拘留,逮捕待审人员共301人。</p> <p class="ql-block">1971年11月增设相当于师的福建八一特钢厂(福建七0七一厂,龙岩特钢厂)</p><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增设相当于师的兵团永安矿区(煤矿筹建)。</p> <p class="ql-block">福建生产建设兵团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为稳定局势,促进生产而组建的以生产为主,劳武结合的组织。</p><p class="ql-block">建设兵团的建立,增强了工人队伍的团结,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安定,保证了经济发展。</p> <p class="ql-block">兵团生产建设有矿山、冶炼、制造、农业、林业、建筑业、工业设备安装等行业。</p><p class="ql-block">在相当艰难的条件下,兵团的广大干部、职工、战士克服重重困难,五年中较好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生产计划。</p> <p class="ql-block">至一九七四年底,工业总产值达到6,69亿元。新建永定、永安两个煤炭矿区,扩建龙岩红炭山等煤矿,生产能力比1965年扩大了两倍。</p><p class="ql-block">森林工业也有较大发展。</p><p class="ql-block">建筑工程和工业设备安装速猛发展,其中较大工程项目有邵武火力发电厂、永安火力发电厂、永安水泥厂、永安维尼伦厂、三明化肥厂、三明钢铁厂薄板车间、南平纺织厂等。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赢利指标。</p> <p class="ql-block">为了完善管理,福州军区和福建省革命委员会从1971年10月起,开始调整兵团组织体制与领导关系。</p><p class="ql-block">至1972年底先后将潘洛铁矿、矿山机械厂和劳改单位移交地方有关部门管理。</p><p class="ql-block">将第四师所属六个团分别划归省革命委员会基本建设局和交通局建制领导。</p><p class="ql-block">1973年1月将新建投产的龙岩持钢厂、邵武钢冶炼厂、浦城铜矿等企业划归省革命委员会冶金工业局建制。</p> <p class="ql-block">1973年7月1日撤销各师师部建制,各团直属兵团领导,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精简整编为办公室、政治部、生产部。</p> <p class="ql-block">1974年11月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中共福建省委、福州军区党委10月8日关于撤销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的报告。</p><p class="ql-block">1974年11月24日,中共福州军区党委、福建省委发出《关于撤销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的通知》。</p><p class="ql-block">兵团所属单位自1975年1月1日起正式划归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有关局建制领导。所看管的劳改犯移交福建省军区地方部队负责看管。</p> <p class="ql-block">此后,部队干部陆续离开生产建设兵团。至1975年5月底,福建生产建设兵团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全部完成归口移交接管工作。</p><p class="ql-block">至此,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p> <p class="ql-block">兵团记事:</p><p class="ql-block">1969年12月,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工矿)在龙岩东肖镇成立。所辖团:</p><p class="ql-block">第一团(潘洛铁矿);</p><p class="ql-block">第二团(永定煤矿);</p><p class="ql-block">第三团(龙岩红炭山煤矿);</p><p class="ql-block">第四团(漳平煤矿、龙岩苏邦煤矿);</p><p class="ql-block">第五团(龙岩特钢厂);</p><p class="ql-block">第六团(邵武煤矿);</p><p class="ql-block">第七团(龙岩青草盂农场、黄斜劳改农场、南靖马山劳改农场);</p><p class="ql-block">煤矿建井大队(煤矿建井公司)。</p><p class="ql-block">其中:厦门工程机械制造厂划归兵团建制,命名为一师矿山机械厂(团级单位),1972年7月交还厦门市革命委员会;</p><p class="ql-block">厦门鼓浪屿医院于1970年8月迁往龙岩,命名为一师医院,兵团撤销后移交给龙岩地区,并命名为龙岩地区第二医院;</p><p class="ql-block">1972年1日一师七团撤销,所属连队分别划归二团、三团、特钢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9年12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在明溪成立。所辖:</p><p class="ql-block">第八团(清流新垦劳改农场)团部驻清流县;</p><p class="ql-block">第九团(明溪楼前劳改农场)团部驻明溪县;</p><p class="ql-block">第十团(宁化凉伞劳改农场、华侨农场)团部驻宁化县;</p><p class="ql-block">第十一团(将乐、泰宁、建宁森工、泰宁梅桥、朱口、戈口劳改农场)团部原驻闽候白沙,后驻泰宁水南。</p><p class="ql-block">其间:1971年2月,师机关分成两部份,一部留驻原地领导原有各团,一部迁驻永安县水东,负责筹建兵团永安矿区(后改组为永安矿区指挥部)。</p><p class="ql-block">1971年10月,第九团团部机关划归第三师,所辖各营并入第十团。</p><p class="ql-block">1973年1月撤销第八团、第十团编制。第十一团划归兵团直属建制。师直属营和第十一团五营(劳改农场)移交省劳改工作管理局管辖。</p><p class="ql-block">1973年7月,师部撤销,第十一团移交省革命委员会林业局。军以干部全部撤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