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解三国(177)孟光的眼光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方德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孟光,字孝裕,出自汉太尉孟郁的家族。在汉灵帝末期,孟光担任讲部吏。当汉献帝迁都长安后,他逃往蜀地,受到刘焉父子以客礼相待。孟光博学多识,对古籍无所不读,尤其对《三史》有深入研究,特别擅长汉代的旧典章制度。</p><p class="ql-block">刘备占领益州后,孟光被认命为议郎,与许慈等人共同负责制度制定。刘禅即位后,孟光担任符节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等职,后升任大司农。</p><p class="ql-block">在延熙九年秋的大赦中,孟光公开批评大将军费祎,认为赦免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不应频繁施行。他指出,在国家安定、官员尽职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将额外的恩惠给予犯罪者,这不符合天时人理。对此,费祎表示谦卑地接受。</p><p class="ql-block">孟光指责时弊,多类似于这样,但他这种直言不讳的作风并不受到执政高层喜爱,因此他的爵位晋升受限。太常镡承、光䘵勋裴俊等,资历虽在孟光之后,却得以位列高位,这与孟光的直抒己见和不迎合权贵有关。</p><p class="ql-block">后辈文士秘书郎郤正经常向孟光请教,孟光询问太子的学习情况和性格喜好,郤正回答说太子孝顺恭谨,仁恕待人。但孟光希望了解太子的策略智慧,郤正解释说太子应该继承先志,适时展现智慧和策略,这些并非一蹴而就。孟光赞同此观点,认为在乱世中,储君应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而非单纯追求博学以待人询问。</p><p class="ql-block">孟光的最大特点是直言不讳,因而在朝常常显得“格格不入”,但说到底还是他的眼光特别犀利和独到,他那种不习于常、不囿于上、不浮于表、不弃于本的识见,让他独处一巅而不胜寒,难被周围同事喜欢和执政高层待见。后来,孟光因事被免官,这应在预料之中,所幸享年九十多岁。</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形篇》曰:“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预测战争的进程及结局不超出一般人的见识,就算不上高明中最高明的。孟光能见众人之所不知,能言众人之所不言,能为众人之所不为,虽然不被众人所喜欢,但却更凸显了他那种“善之善者也”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法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