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井冈山

革命圣地井冈山 <p class="ql-block">  途中和各景点的点滴记录</p> 胜利的号角 星火相传 11月21日至24日,我们歙县老年大学20多人,在教务主任程庭寿老师带领下,参加了歙县离退休教师协会组织的“弘扬井冈山精神”红色之旅主题教育活动,前往江西南昌和井冈山。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是到了南昌,晚上去了南昌八一广场。</p>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等在这里成功地举行了南昌起义。军旗从这里升起,人民从此有了自己的军队。 毛委员的一盏星星之火,燎原了整个中国 这是我们的小吴导游,江西井冈山人。她是前一天从江西乘车到歙县去接我们的。我们总共七个38座的大巴车,总200多人。其他车子的导游我没问,估计也一样。我们是最后一车了,编号七团。<div>  这次的安排确实不好,大家都怨死了。我们同时报名一共有十几个人,硬是把我们分散到好几个车子。我们老同学经常都在一起结伴旅游的,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的,把我们拆散了。同学们都骂我,谁叫是我牵头的呀。其他车其他人,也有这种情况,也在怨声载道。</div> 我与老同学朱金诚一天午餐时相遇,匆匆留了一个影,还有几个同学没遇上,真是遗憾。 <h1><b>《西江月·井冈山》 毛泽东</b></h1><h1><br></h1><h1> 山下旌旗在望,</h1><h1> 山头鼓角相闻。</h1><h1> 敌军围困万千重,</h1><h1> 我自岿然不动。</h1><h1> 早已森严壁垒,</h1><h1> 更加众志成城。</h1><h1> 黄洋界上炮声隆,</h1><h1> 报道敌军宵遁。</h1> <h1>  1928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在湘南行动受挫后转移到桂东。8月下旬,国民党湘军和赣军共五个团,趁红四军主力在湘南未归之际,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第二次“会剿”。8月30日晨,敌军向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黄洋界位于井冈山主峰北面,扼山险要道,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留守井冈山的红四军第三十一团一部和第三十二团,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凭险据守,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猛烈攻击。</h1><h1> 当天下午,正当敌军重新组织进攻时,红军以仅有的一门刚修复的迫击炮开始轰击。湘军误以为红四军主力回山,当夜撤退。黄洋界战斗的胜利,为红四军主力回师井冈山,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二次“会剿”创造了条件。</h1> 这是我们的车子 唐代诗人白居易 36人一个不少 程庭寿升为中国工农红军36军军长 <h1>  <b style="color:rgb(237, 35, 8);">结束了四天愉快的旅行</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大家再见,祝大家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有缘再同行</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