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行军</b></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六年秋未初冬,初中刚过一年,中国大地,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学校也开始了停课闹革命。走出去!将革命的火种传遍全国,大串联大行军活动,拉开了这火红年代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学校成立各式各样名称的红卫兵团,革命的小将们,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路,意气丰发,奔赴各地,学校很多同学成群结队已经出发在先了,时代在召唤,大地在沸腾,我和同班余健伟同学,一班的李树贞,其它班的陈分田同学,不甘落后,一番商量,结伴也要加入这滚滚洪流中去!到广州去,到北京去,到时代最向往的地方去!从未出过远门的我们,憧憬中的广州有无限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行军串联走出去,首先要有个组织名称,我们人少势薄,总不能叫什么兵团大气名称吧?一番商议,就叫″台山二中八一革命小分队"了。次日,在台城台西路雕印社,化四角钱雕了一个圆形木印,又在文具店买张腊纸和红色油墨,回家腊纸刻写″台山二中八一革命小分队成立了!"的刻体大字,下面还画了一个红卫兵公仔图,找来白图画纸,红油墨一刮,二十多张红色醒目的海报传单印好,傍晚下班人多,我们登上台西路百货商店二楼的天桥上,传单往下一撒,桥下人群蜂涌,抢单欢呼,桥上我们,心花怒放,得意之极!有个红印作证加上撒传单开局,我们明正言顺可以赶上潮流大串联大行军之路了。</p><p class="ql-block"> 过天,白纸写张我们小分队申请革命大串连的申请书,盖上刚雕好的蕃莳印。台城健康路夹环城南路的工人球场对面,有间教工之家,专门接待办理红卫兵行军串联的办事处,里面挤满人群,排队多时,一位军管解放军接过我们递上申请书和学生证,经审核,办事人员出具张四人名字及小分队名称的红卫兵革命大串联证明书,并告诉我们说,有了这证明,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吃饭住宿乘车三包全免费,哇!真历害,一证走天下!</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里告诉父母我们准备长征行路去广州,母亲一听,不怎同意与担心,毕竟那年我们才十三岁,年纪细小未见世面,经我百般央求及讲述有的同学已出发多天,我们已是落伍了,最后母亲还是同意了。接着大家就整理出发行装,单层薄被一张,内藏一件内外裤衫手巾牙刷,长布条井字型扎好一个解放军式的背包,还从同楼李才叔那里借了一个抗美援朝时用过的绿色铁水壶,取父亲穿过的解放鞋,准备妥当,提早晚上八点上床,心情激动,哪能入睡。凌晨三点,起床出发,母亲找来一个女装银包,内有五元人民币交给我日常费用,我小心地用别针将银包别在我的裤袋里,告诫自已千万别丢。下楼时,母亲还特给了一合万金油,讲如有什么头疼发热之类的,一搓就好,母亲的切切关怀,殷殷嘱托,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 深秋初冬,几分寒意,几位同学集合在南塘路街口,健伟同学二哥前来送行,嘱咐我们,小心安全,团结互助之类的话语,借天上满斗星星与月光相伴,肩托着背包,豪迈地踏出途步远征去广州的第一天。</p><p class="ql-block"> 漆黑的路面,两边吹来阵阵秋未的稻香,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声,我们几人一个接一个快步行走在夜路上,每走一步,各人鞋底就产生一点奇特闪光,后来才知,这是橡胶鞋底与沥青路面摩擦产生的物理静电光。行到大江路段,天空出现了鱼肚白,没有钟表不知走了多远与时间,见路旁有个二十公里的路标石,按一般步行一小时六公里计算,我们已走了三个多小时了。天亮了,中午时分行到公益码头,随着车流人流我们登上了汽车轮渡向水口方向驶去,水口码头接待站人员热情带我们去路旁的一间小餐馆,递上证明书,服务员送上几份水口特色外围黑色瓦装腐乳盅,内装菜肉饭和一砖腐乳,极具风味地吃了行军途中首次免费餐。</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进,经过开平路段,进入鹤山路段一段两边高中间低的上坡路,拟象当年打败日军的平型关大捷地形,两边泥墙刻满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什么什么兵团战士在此一行"等等字句,我们有样学样,用树技也刻上″八一小分队到此一行",突然后面传来一阵嘹亮的歌声″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当年最流行的歌曲,哦!原来是恩平某学校的一队身穿绿军装,头戴解放帽,膀串红卫兵䄂章队伍走过来,真是威风凛凛,意气风发!相比我们,就象几位散兵游勇,望尘莫及,羡慕的眼光目送着他们走在前面。这时后面来了一辆台山供电的工程汽车,车后面站着几位工人老大哥,面向我们台山话喊″喂,你们是台山串联的吗?坐车吗?上来载你们去九江″,腿软疲倦的我们,三步并作二步跳爬上了这部货车上,直奔九江。这几十公里的车程,为我们节约了一天的行军时间。</p><p class="ql-block"> 九江,江水涛涛,河面宽阔,轮渡好大阵仗,能载几十部汽车。站在渡船前,仰望远方,船气笛长响声,江水拍打着船边声,象激励着我们前进的号角声,向着革命圣地广州前进!</p><p class="ql-block"> 当晚,我们食住进了九江一所中学,劳累了一天,倒头想睡,突见课室上方贴有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巜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几个人窃窃私语,小声谈论,"知识分子不是臭老九吗?工人阶级才有力量嘛",这标语学校怎不拆除呢?"的确,在那破四旧立四新读书无用论的年代,凡是有知识的人就要被批判,难道知识就有力量?幼稚的不解在脑中徘徊……′。这晚,走了一天路,疲惫催睡意,饱睡到天亮。</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亮,经九江一夜的休眠,恢复了腿力,迎着八九点钟的太阳,朝着龙江的方向又迈步前进。行军如同马拉松,这天,我们放慢了脚步,目的就是保存持久体力。中午,太阳高照,虽是初冬天凉,个个汗流满面,脚瘾瘾始痛,坐在路边,真不想动,离广州还有半路程呀,这时不知哪位首先起身喊″下定决心,不怕牺性,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果然凑效,又继续步行二十多公里到达第三轮渡的龙江。过江后,见有一辆佛山公交车停在一个上落站,我们试拿着那张串联出行证明与学生证,果然系坐车不用钱呀,我们又少行了十多公里。车到佛山,已是傍晚,直奔火车站,照例手拿证明,畅通无阻地人生首次坐上了火车。码头对面,高楼林立,灯光辉煌,我们终于见到广州了,喜悦的心情加快了步伐登上行军中的第四渡轮。码头设有接待站,工作人员安排我们住宿在黄华路的省党校,买了张广州大地图,坐上巴士直奔党校,已是深夜十一点,预计三天的行程我们两天就完成。</p><p class="ql-block"> 吃饭住宿省党校,一日三餐不愁吃,百多人睡在大礼堂打地埔,每晚被席供应,有吃有住不用钱,非常满足。一天早上,饭堂洗手盆旁贴了张大字报,上方大字写上《最高指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下方写上″谁将吃的馒头扔在地下!这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我们决不允许这种现象发生!底下角标上什么什么革命造反兵团写。我们往下细看,果然有几个咬了一口白雪雪的馒头和稀饭粥扔在垃圾桶旁。真有威慑作用,第二天这种现象荡然全无。</p><p class="ql-block"> 广州,是革命的摇蓝,打开地图,由近到远一二三四地标上广州具有革命的历史意义的地点,参观革命圣地是首要任务,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的农讲所,国共合作的黄埔军校,黄花岗烈士纪念公园,中山纪念堂等等,每到一处,人来人往,革命小将,络绎不绝,十来天,所有革命的景点参观完毕。</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任务,省党校接待处报名排队去北京的火车票,接待处同志讲"过两天有去韶山的火车票,你们去不去?"我们答″暂未去,还是先去北京先"。北京,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天安门,毛主席在那接见多次全国的红卫兵,是亿万人民向往的地方,我们的心愿,不论等多久,一定要去北京见毛主席!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这期间,我们每天坐上公交车从早到晚游遍广州知名的各个角落。八层楼的南方大夏,每层商品琳琅满目,虽然冇钱购买,层层看个够也大饱眼福,十四层高的爱群大夏,当年是广州最高地标高楼,大乡里的我们,抬头驻足久久望着这么高的大楼,当年可惜没相机留下这珍贵一刻。未来广州时听讲"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之说,东山越秀一带有很多有钱靓仔,西关的荔湾有很多漂亮的小姐,于是慕名而去,哪见到什么帅少爷靓小姐?毕竟那年代,人人的衣着都是青一色的土布衫,从头到脚,朴素之极,那时候,人们哪敢奢华?但觉得广州人还是比我们乡下人时尚漂亮多。</p><p class="ql-block"> 闲游散荡又过了半个月,有时坐巴士,起点坐到终点,游车河流览全城街景,有时途步观看各处新奇热点,沙面、中山路、上下九,越秀公园五羊像,海珠广场的解放纪念像,出口商品交易会、海珠铁大桥等等,处处留足跡,越行越有劲,口渴就化四分钱买条雪条或榨蔗汁解解口。十二月下旬,一天,中央文革发了一个全国通知,呼吁全国停止革命大串联,所有学生立即回校复课闹革命,不要影响各行各业抓革命促生产,明年四月春季继续可以革命大串联,这通知,如同行进曲中的休止符,我们去北京的愿望落空了,带着一丝希望,明年来过,定去北京不罢休!谁知过年四月是一场空。</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个多月的串联兼游玩,打道回府了,临走前一天,化二角钱去二手店买了两包制作收音机的碳质电阻,再化二角钱买了个鸭仔玩具给妹妹作礼物,此时五元出行的银包还剩三元,暗赞,真系节约闹革命。当晚,党校接待站发了几张广州至开平的船票,次日黄昏,登上客船,前方一艘火轮仔,长揽拖载着几百人曙光号大客船,随着一声长笛徐徐驶出。我们站在船头,心潮澎湃,回眸两岸,晚霞余晖下的广州楼已亮起灯光,再见广州!</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4.11.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