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好多人都说,以前的老师,一根粉笔、一本教材,下课时满满一黑板字。现在的老师,一个U盘搞定,课件包罗万象,融合古今,贯通中西,仿佛不制作的华美对不起如此丰富的网络资源。也许老师干巴巴的讲述是有些枯燥,也许色彩鲜艳的ppt更吸引人,能让人看到思路,能节约写字的时间,提高上课效率。可是,不论怎样的形式,我们是在教书,不是在表演。让学生有收获,才是目的!</p><p class="ql-block"> 浩瀚的网络让越来越多的人分享自己的设计,展示自己的成果。那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我们该如何利用呢?是“拿来”就用,省去设计、制作之苦还是“弃之”如敝,不被干扰。深处交流交往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学习他人优点,无可厚非,但是我觉得“拿来”需谨慎!</p> <p class="ql-block"> 首先,“拿来”课件之前,自己要先备课。结合教参整理教材,结合课标制定教学目标,结合考点和学情确定重难点。然后形成自己对这一课的认识,明确要讲清楚的问题。比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汉朝经营西域》这一课,先明确重点是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意义,难点是认识汉朝经营西域的意义。再具体将本课的三个框题拆解。</p><p class="ql-block"> 张骞通西域,我要讲清背景、路线和意义。背景在导入中通过介绍张骞的身份,出示地图引入西域的概念,并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介绍西域的自然环境,设问:张骞为什么要去西域?然后继续围绕地图,先讲匈奴对汉朝的威胁,联络大月氏的背景(补充材料)。再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化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两次)。最后用学生绘制的路线图、学史崇德和材料研读,探究张骞通西域的精神品质和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丝绸之路,先介绍名称。再让学生在地图上画出路线,陆上、海上都画出来。通过物品的列举,概括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用,通过课后活动,概括它的深远影响。最后强调丝绸之路不是一条路,而是像血管一样,双向、多方的交流交往。</p><p class="ql-block"> 汉朝经营西域,还是在地图上,先标化西域都护府的位置。再说西域都护设立的时间,西域都护的职责,东汉班超出使西域的过程。通过相关事实和材料补充,了解班超个人的智勇双全和果敢坚韧。再通过秦汉形势图的比较,概括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其次,“拿来”课件时需要仔细甄别,重复性的东西太多,不妨结合着自己的课,找到自己没想到的点、可以利用的内容。例如我在搜索时就发现了一些以葡萄、石榴为题材,创设情境,串联内容的精美课件,还有一些就是简单的知识拼盘,把课本上的东西全搬上去。我的课缺少一点情境,我就选择了前一种。</p> <p class="ql-block"> 第三,“拿来”课件后要修改,为我所用,而不是直接使用,毕竟那不是我的思路。所以我只留下了导入和结尾部分,删去了不必要的素材,加上了我要用的探究题和地图。最后我又按照自己的思路对课件做了调整和删减,用我的方式处理本课内容,力图让这节课顺畅、简洁、清晰!我还对板书做了设计,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绘制张骞通西域路线图,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路线。</p><p class="ql-block"> 返璞归真,我喜欢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又重难点明了的课堂,我甚至觉得能够一根粉笔,一本书,写一黑板板书的老师很酷!新科技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时间,让课堂丰富,但我们不能被新科技左右,更不能成为新科技的附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