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萝卜快跑”说开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江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运营,导致出租车司机失业,将科技发展与就业问题的矛盾推向了公众讨论的前沿。众多专家和行业领袖纷纷发表意见,但讨论焦点大多集中在人工智能与司机就业之间的博弈。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应优先考虑就业人数较少的行业,以避免产生尖锐的就业矛盾。然而,这种观点显然不妥。如果黄包车夫也这么想,那他们就会砸了出租车,因为汽车夺走了他们的生意。事实上,科技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它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由“萝卜”引发的出租车司机失业问题,实际上直接暴露了我国失业保障制度的不足。</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一现象的本质。“萝卜快跑”所赚取的收入,首先会被资本方分走一部分,因为他们投入了必要的资金,获取相应的利润是合理的。其次,国家通过税收拿走了一部分。税收的征收依据是企业的销售收入和业主个人所得,而不是就业人数,因此,“萝卜”创造的财富溢价通过税收调节进入了财政的口袋。我们明白,税收不仅是国家获取收入的手段,也是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工具。因此,“萝卜”产生的税收,应当首先用于社会保障资金,特别是用于出租车司机的失业保障。</p><p class="ql-block">人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享受生活,而劳动只是获取财富保障其享受生活的手段,不应本末倒置。我们发展科技的最终目的,是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能因为科技进步而让一些人陷入困境,而应实现成果的共享。实现共享的关键在于通过税收调节,建立一个完善且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旦出租车司机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们就不会“犯贱”,非得那么拼命地早出晚归。在西方发达国家,失业保障金与劳动工资的比例通常超过80%,因此失业后的人们既有经济保障又有闲暇时间,可以去全球各地旅游。因此,只要失业保障问题得到解决,人们就不会害怕“萝卜”抢走饭碗。只要分配得当,劳动者就会欣然接受“萝卜”,感谢“萝卜”。</p><p class="ql-block">“萝卜快跑”只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开端,未来我们还将看到土豆医生、辣椒老师、黄瓜快递等更多应用场景。机器替代人类劳动的时代已经到来,唯一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良策,就是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障制度。不仅是在职后失业的人员需要保障,达到就业年龄的人员也应纳入保障体系,因为父母的抚养义务仅限于子女成年之前。一个没有收入来源的成年人如何维持生活?答案显而易见。国家应专门研究并制定针对人工智能应用的税收政策,科学合理地集中社会财富,确保科技成果能够全民共享。不应将由此增加的税收收入等同于传统收入,而应优先考虑用于失业保障。忽视失业者的生存权利,社会将面临不稳定的风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