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部长城钢厂——三线重点特殊钢企业

也许(cd)

江油302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世纪60年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依照准备打仗,靠山隐蔽的战略部署,长城钢厂作为与军工企业配套的三线建设重点特殊钢企业在选址上还是费了些周折。工厂原本确定建在甘肃酒泉(嘉峪关市,现在的酒泉钢铁公司所在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嘉峪关,厂名冠以“长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后,厂址确定在江油县境内。利用原江油钢铁厂中坝、厚坝两个老基地,加上武都七里坡朝观雾山方向沿山边地带修建。邮政信箱为302,即江油302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不过,在建设初期,发现七里坡地址条件不太适合重工业项目,于是就把原设计为高温合金等航空航天材料生产的特殊冶炼设备和配套的三个加工车间搬到了通口与北川交界的地方。这里原本是制造人民币的造币厂的地盘,鹤占鸠巢了。后来,造币厂搬到了旺苍县,也就是旺苍东河印制公司(502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坝到通口不能通火车,只能用汽车运输。这也是长钢三分厂每年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财力,保持庞大的汽车队,以保证原燃材料进厂和产品出厂运输的原因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作为大三线的重点特殊钢企业,长城钢厂享尽了国家给予的关注和照顾。不论是特殊钢(含特殊合金,后同)冶炼设备,加工设备,还是检测检验设备都可以用"最好"两个字来形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时候,给国家工业化做出重大贡献的东北,华东,华中和重庆的特殊钢企业都纷纷让路,把进口的以及国内企业制造的最好的设备都交给了长钢。在冶金系统内部有一句俗话,长钢的设备就是"八国联军"。当然,这不是指近代史上烧杀掳掠中国的八国联军,而是指长城钢厂从众多工业发达国家引进了先进的装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值得一提的是,从联邦德国引进的3150卧式挤压机组,世界上也只有十三台(套),中国的两台(套),一套在宝鸡有色(902厂),另一套就在长钢。为了保密,进口安装先是在湖北大冶钢厂由德国人协助进行的,虚晃一枪以后再搬到江油武都的长钢四分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建厂初期,长钢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乃至班组长以上的管理干部,大多来自祖国各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抚顺钢厂,上钢五厂,大冶钢厂以及上海钢管厂,上海带钢厂,基本上是成建制的支援长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栗树彬是当时长城钢厂的最高领导,行政9级的高干。他中等个子,精神矍铄,军人气质浓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他是延安时期的短跑冠军,曾任八路军一二○师司令部副官处指导员,他还是一二○师“战斗”篮球队的主力。人们很少能见到栗树彬,他住在长钢招待所(江油钢铁厂修建的外宾招待所)二楼,深居简出。倒是经常看见他的生活秘书杨师傅忙来忙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时的三线企业,也都是一个小社会。幼儿园,托儿所,小学,初中,高中,俱乐部,医院,派出所……,一应俱全。长钢分散为中坝、厚坝、含增、武都四大片区,每个片区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设施和管理机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长钢所在地江油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山河瑰丽、人杰地灵。上世纪60年代,江油的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来自全国各地几万人的长钢给江油带来了繁荣和兴旺。虽然那句老话说长钢让江油的社会发展向前跨越了20年有些夸张,但好的风俗习惯和工人师傅们的优良品德带给了当地的社会进步还是毋庸置疑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居住条件差并没有限制到工人师傅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步伐。在中坝生活区和厚坝生活区,每天早上,齐刷刷的刷马桶的声音,和侬侬吴语总是会让人想到老上海早晨马路边的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世纪80年代末,工厂改制,更名为“长城特殊钢公司”,再后来,数字化时代让曾经名列全国前百家企业之一的辉煌变成了过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