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白沙村,隐藏着一处小众却充满历史感的景点——逆水流龟村堡。这座距今已有400年的古村寨,以其独特的建筑布局而得名“逆水流龟”。为何取名逆水流龟?因布局取形长寿灵龟,北面有龙潭水迎面而来,龙潭水顺流而下,形成小河,村堡的位置是小河最后的积聚地,龟头向龙潭水逆水行走,故名“逆水流龟”。又因“围岸有水,水上有围”,又称“水围坊”。始建于明崇祯年间。 <p class="ql-block">航拍图(方方正正的,被戏称为古代的二维码)</p> 逆水流龟村堡的创建人是虎门白沙人郑瑜,生活在明清交替之时。郑瑜,字楚玉,明崇祯三年(1630)应乡试中举,第二年开科考取进士,初授职吉安府推官,有贤能之誉。不久出任江西广信(今上饶市)知府。因郑瑜治乱有方,迁江槽储道,再转任山东按察副使。后因屡建功绩,升太仆寺少卿。崇祯十八年(1644),明朝灭亡,遂回家乡归隐。因恐兵乱祸延乡里,便建房筑堡,周以壕沟,以保家卫乡,即现今“逆水流龟村堡”。清顺治四年,郑瑜复出,任莞邑参事,晚年告老还乡,卒于康熙三十年(1691),享年82岁,著有《焚余稿》。 逆水流龟村堡建造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说“防匪患、建村堡”。据史料记载,明代时期,倭寇海盗对广东东南沿海侵扰频繁,广东沿海诸郡,出于安全自卫的需要,陆续修筑起防御性的高墙,将村落环绕起来。郑瑜回乡,见匪患严重,特意修建村堡保护族人不受掠夺;二是据传当时京城乱世,为保护财富,郑瑜把七船金银运到白沙,并建造水围村。据传明亡后,崇祯帝的太子也曾躲在村中避难。 逆水流龟村堡呈正方形,坐东北、向西南,边长为83米,占地面积6889平方米。整个村子修建得就像一个迷你版的城池,周围修有城墙,城墙外面是护城河,只有南面一条小桥与外界相连。整座建筑易守难攻,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div> 村堡周围环绕着高6米、厚0.6米的青砖寨墙,寨墙外是围绕全寨18米宽的护城河。村寨内部有一条从南至北的直巷,宽2米,横贯东西的四条巷道,各宽1.4米。共有72间大小一致的青砖大屋瓦房,象征着72块龟鳞甲;四个角落各有一座两层楼阁建筑,象征着四足;直巷南端的二层楼阁,代表龟尾,也是唯一的一个寨门,过去可以通过吊桥出入寨内。直巷北端的二层楼阁代表龟首。<br></div> 导览图 2016年到2017年,东莞市和虎门镇投资900万元,两次对古村堡进行修缮,村堡内东倒西歪的墙体扶正了,塌陷的房顶盖好了,垮塌的护城墙修好了,一些还住在村堡内的村民也迁了出去。村堡已没有了“残垣断壁”的景象,巷内干净整洁,几乎见不到垃圾。古朴的青砖墙面、黄色的泥瓦,每间房子都比较完整。 来到逆水流龟村堡,第一眼看到的是那18米宽的护城河。一潭碧绿,将村堡与外界隔开。<div> 通往村堡正门的水泥路约3米宽,是唯一的出入通道,为“龟尾”。此处原来是一座木制吊桥,一旦村堡受到外敌入侵,村民便可以拉起吊桥,并在护城河的配合下,形成易守难攻之势。改革开放后,木桥被改为石桥,全部使用石条砌筑,桥面被铺上了水泥,是村堡沟通外界的唯一道路。(在这里可以看到龟尾楼后面有一栋现代楼房,显得有些突兀,破坏了古村的完整性。)<br></div> 龟尾楼位于整个村堡的最南端,为二层建筑,为村堡唯一出入口,宽4.52米,深4.59米,镬耳山墙,辘筒灰瓦,清水砖墙,红砂石地面。门口两侧各设一炮眼,是当时村堡的重要防御关口。龟尾楼的门框用红砂岩石砌成,门额上刻“里闾保聚”四字,门框两边有一对联,上联是“前蝶岭,后龙潭,山水钟灵凝秀气”,下联是“左联峰,右虎海,云霞蒸蔚焕文章”。 寨墙的砖块规格不一,传说是郑瑜派兵士拆取邻近烽火台的砖筑成的,因此有“拆烟墩,建水围”的说法。寨墙上可见矩形的枪眼,每隔三四米就有一个。 村子并不大,我们先绕着外围转一圈。 左转顺着城墙根来到村堡的西南角,这里有一个角楼,为二层建筑,代表龟脚,称作龟脚楼。龟有四脚,所以应该有四个龟脚楼,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两个,还有一个在相对的东北角。 西南角 东北角 绕过龟脚楼,边上有一面蚝壳顶墙,蚝壳来自深圳沙井,去肉后,一块块堆砌于青砖墙顶部。由于蚝壳体形大,质地坚且边缘锋利,如果小贼爬上去,蚝壳就掉下来,可防盗,也寓意“富豪”。坊间说“千年砖、万年蚝”,也就是说,砖可以经历千年的风雨才风化,而蚝壳却需万年,可见蚝壳十分耐用。 往北走,西面墙上出现一缺口。村堡原仅有南面一个出入口,现东西墙的缺口是后世为方便通行后打通的。 西中楼 东中楼 继续向北来到西北角。此处有一段突出的墙体,被称为“金包银墙”。金包银即泥围金,砖围银。由于颜色较相近,不易被发现,可防盗。墙用糖浆、糯米、灰沙等材料混合填压而成,极其坚固。相传建此墙是为了保护银楼的金银财宝。银楼(西北角楼)现已坍塌,仅余外墙。据传,该楼是郑瑜埋藏财宝之所,故称“银楼”。明末崇祯年间,京城有变,为了保护财富,郑瑜将七船金银运到白沙,为建造逆水流龟村堡,保护太子,用去一船金银,其余六船金银均藏在银楼地下。金包银墙总长16米,高3米,上厚0.6米,下厚1.05米,现已长满青苔,不复初建时的金黄色。 继续往前来到龟首楼,位于整个村堡的最北端,为了表现其龟首的特征,其北墙凸出护围墙3.25米而建,墙上嵌红砖3块,寓意“龟眼”与“龟鼻”。龟首楼面向龙潭水,寓意龟游向龙潭,风水学中为上水龟形,也是“逆水流龟”的来由。龟首楼为二层建筑结构,青砖砌墙,红瓦铺砌屋面,进深4.75米,宽4.82米。龟首楼整体保存较好。 转过东北角,这里有一棵200多年树龄的龙眼古树。 绕村一圈,回到村堡正门,开始参观村堡里面的民居。 逆水流龟村堡内保存的大量古民居是珠三角明清民居的代表,堡内民居虽经近400年的风雨,历经修缮,大部分保存较好,结构完整。堡内鳞次栉比的房屋紧凑地组成了村堡的肌理。 龟尾楼内两侧,依墙建有一排马房,也称“马号”,是圈养马的地方。马匹除了战时之需外,主要用于运输和农田耕作。明朝重视养马,特别是在明朝中后期,颁布并实施一系列的“马政”以及免粮养马制度,每50亩地领养马一匹,可以免去国家赋税,故明朝家境殷实的家族,一般都养有马匹。 三间两廊是明清时期岭南民居一种典型的民居风格。“三间”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间房屋,其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居室。三间房屋前为天井,天井两侧的房屋即为“廊”。“两廊”一般用作厨房或门房。这种廊檐相间的布局便于空气流通、消暑散热。 村堡内共有一竖三横共四条巷道,类似于龟的背纹和腹甲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龟的背纹和腹甲纹就是一竖三横的纹路结构。南北走向的直巷,巷宽2米,直巷两旁并列三条横巷,各宽1.4米。村堡内巷道共有南北干沟排水渠一条、东西支线排水渠三条。积水由支线排水渠汇集到南北干沟内,再从干沟南端(龟尾处)排到护城河中。只要护城河的水超过1.3米,就会从涵洞排出去。排水渠宽约20厘米,深约10厘米。据在村内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人说,这么小的排水渠无论下多大的雨,雨水都能及时排走,从没被水淹过。德国、韩国的有关专家曾多次派出考察团前来考察村庄内的排水渠系统。 郑师许陈列馆,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其中展馆部分约110平方米,书吧、休闲区约190平方米。展馆部分除了前言,还用三大部分讲述了郑师许的生平事迹及他求真致用的精神、刻苦勤勉的风格及严谨负责的态度,整个展陈设计小巧精美。郑师许原名郑沛霖,东莞人,祖籍虎门白沙,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历任原国立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立勷勤大学、中山大学等校讲师、教授,抗战胜利后,任中山大学训导长、代校长等职。 村堡内的古屋有分平民屋、富人屋、官屋三等。平民屋,以青砖砌墙壁为主;富人屋,门槛用红砂石所砌,以显富贵;官屋,墙脚和门框用红砂石所砌,突显达官贵人的身份。 富人屋 官屋 这间屋相传是当年太子避难时的临时住所,故名“太子屋”。为传统三间两廊形制建筑,青砖墙体,其正立面墙体为丝缝青砖砌法,入口墙角缨络雕饰精美,檐板雕刻细腻。 古井位于村堡南北主巷道东边巷口,处于整个龟形村堡的“中甲”位置,意为活水。古水井口为圆形,直径约1米。井水明净如镜,清甜可口,且井水源源不断,全村人均以此井为饮水井。即使冬天久不下雨,亦未发生过干枯现象。村堡内除此之外,还有四口井,其中一口为逃生暗井,其它为消防井。 逃生井位于郑瑜“银楼”旁边,只是如今井口被封掉了。据说井下有暗道,直通村外山坡,以防外来干扰时被困,可由此逃走。相传在清初,崇祯太子曾在此村堡内居住多日,后清军闻讯前来围剿,郑瑜急忙派人护送太子通过逃生暗井逃至村外。 在村堡的西北角,是村堡主人郑瑜的住宅,可惜房屋已经坍塌,靠外侧残墙仍存,目前用脚手架支撑着,也许并没有修复的计划。原貌是由一栋三间两廊式民居和一栋明字屋(一种由厅、房和厨房、天井组合而成的,平面类似“明”字的双开间岭南传统房屋)组成,靠西四横巷处为三间两廊式,后部为一明字屋。 逆水流龟村堡是广东民间建筑工匠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的结晶,更是古人留下的一份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