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上海

莉莉

<p class="ql-block">上海在中国诸多城市中是很有品味的一个,有点巴黎之于法国的意思。“品味”这样一个词,可以指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审美趣味,高大上一点,也涵盖了文化艺术修养等精神层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即使是在信息最不畅通的年代,上海也早已蜚声各地。它有厚实的工业基础,当年从历史课本中学到的也是上海工人代表顾正红和五卅惨案。当然,还有租界,象征着旧时代丧权辱国的地方。鲁迅在那里向当时的国民政府和国民的劣根性投去了一只只“匕首”,还和日本人内山完造成了好朋友。好像也没被喝茶没被网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普通老百姓,那时更欽羡上海的轻工业产品。上海的手表,上海的自行车,那都是普通老百姓有钱也买不到的商品。七十年代,小哥买了一辆上海产的凤凰牌自行车:单是烤漆和镀珞,就甩了青岛的大金鹿几条街。那时我在三线,回去探亲,就被允许骑着兜风。那辆线条优美,闪闪发亮的凤凰得到的回头率,的确比现在的奔驰宝马要高出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八零年,一位南方的好友回上海买了一条连衣裙,咖啡与白相间的素色,水手服式的飘带衣领,如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边冬妮娅穿的款式。她也给我捎了同款的一件,十八元。差不多是当时工人半个月的工资。好友在医学院,我在师范大学。两件连衣裙在不同的校园里各领风骚,引领了一番托人到上海买衣服的小潮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排右二,来自上海的连衣裙。</p> <p class="ql-block">当时许多的上海人瞧不起或者说排斥外地人,一个“外地人”的称呼带足了鄙视和轻蔑。这让外地人,特别是我们这些北方人,不免以牙还牙,用嘲笑上海人的小气和精于算计以示报复。即便有机会去上海,对许多事物的印像就因带着有色眼镜而大打折扣,有点因噎废食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阔别多年后,今年十一月去张家界前在上海逗留了两天,这时不仅可以心平气和的来欣赏上海的好处,而且还对每一个新发现在心中欢欣鼓舞一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值得品味的,自然是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上海的第一个清晨,领着外孙和外孙女逛了早市,买了豆浆,豆花,大饼,油条,葱油饼,生煎包,鲜肉月饼等所有看着稀罕的东西,带回旅馆摆了一桌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豆浆与油条和预想的差不多,没有出类拔萃的惊艳。豆花却是豆香十足,爽滑顺口。我们一边喝一边评论,墨尔本豆腐脑啥味没有,却号称从来不用转基因大豆,上海早市上的豆浆难道用的是高价的Organic 大豆(绿色食品)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煎包也就是随便在一个小摊上买的,按照上海出生的女婿的指点,在边上咬开个小口一吸,汤汁满口,鲜香四溢。几个人不免再长吸一口气,让鲜美流进五脏六腑,然后咬一口包子,Q弹的肉丸似乎会在齿间跳舞,让人来不及咽下便直呼过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儿事先查了两家黄埔区的网红店,按图索骥,先去了一家来来小笼包店。去时正好是下午两点,店员要休息一个小时。看到店里还有很多没吃完的顾客,便跟服务员协商。一位管事的女士过来问了情况,说可以,但你们只能吃两笼最贵的蟹黄和海鲜的。高高兴兴的坐下,发现工作人员吃的猪肉小笼,才是他们的招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管怎样,能吃上就很满足了。女儿和我两个北方人按照吃生煎的办法,先尝了汤汁,再吃包子。螃蟹和虾肉,原本的鲜味摆在那儿。那包子皮是上海人的拿手绝活。喜欢做饭的我,深知这皮的制作难度系数,不漏汤就不错了,更不用说皮薄如纸又韧性十足了。自己可以把山东的大包子做的很专业,各种花样面包也能手到擒来,可做生煎包和小笼包却是没有一次成功。</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家是老弄堂面馆,在黄浦区一栋商业楼的底层。下午四点开门,三点半就排上了长队。上菜速度倒是很快,待我们快排到时,旁边一桌上的中年男子一家的几碗面已经吃的快见了底。女儿顺便问了一句,哪一种是这家好吃的招牌面。却被翻了个白眼。他用手一直橱窗上方的黑板说,“自己看,都在上边写着呢!” 女儿和我对视了一下,回来两天已经被噎过几次,甚至向警察问路也吃过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仅我俩,小孩子也需要适应被噎。外孙四岁,不会中文,来之前教了他两句。第一天晚上刚下出租车,他对司机说“谢谢”。司机没理会,他就追着司机连说了好几遍,最后换来了一句不谢。上早市,他见了人就说“你好”。像是《蚯蚓日记》里的小蚯蚓,学礼貌就对着成千上万只蚂蚁说了一上午早晨好。不过这儿超过一半的人没有回应,反而有些大妈大婶的,以一种同情的眼光看着女儿和我,可能心里嘀咕;你们的孩子不正常吧?太可怜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题扯远了,回到面馆来。我俩凭感觉点了一碗猪肝拌面,一碗竹笋烧肉拌面。一份炸鸡排。薄薄焦黄的炸鸡排蘸醋吃,这让吃惯了肯德基的外孙们感到稀罕,很快就消灭了一盘。猪肝炒的也算一绝,浓香没杂味。在海外待了快三十年,早已入乡随俗,不怎么吃猪的内脏了。这碗猪肝面我和女儿分着吃了个痛快。竹笋烧肉也是下了功夫的,那肉软烂香糯,入嘴即化。网红店真不是浪的虚名呢!</p> <p class="ql-block">没去饭店吃饭,是因为我上不了台面。面对六个以上的菜,就味觉瘫痪。女儿受我影响,说是去了她婆家两个宴席,看着一桌饭菜几乎没动筷子。我始终固执的认为:地方小吃有地域特色,代表着当地吃食的灵魂,也更有烟火气,从那些当地时令食材,用代代相传的古法做出来的腾腾热气之中,才能看到当地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吃之余,还在外滩和法租界瞎逛了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埔江大堤上游人依旧熙熙攘攘,外滩上的大楼一个比一个的厚重,气派。那些银行,商阜的大楼有些千年不倒的雄伟,近看,好几座大楼的门是厚厚的黄铜所制,幽幽的暗光显示着当年十里洋场的财力和威风。</p> <p class="ql-block">沿着江边走到一个有座小教堂的路口,顺着路口进去是条步行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上海人的活干的就是讲究。这个小教堂保护维修的跟新的一样,且没有粗制滥造涂抹毁了原来的样貌。后边的空地上,一帮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对着小教堂写生创作。蓝天,灰瓦,红砖,尖顶,圆窗,学生们在色彩和线条的美中熏陶,沉浸。</p> <p class="ql-block">在步行街小坐了一会儿。街上有家几家小咖啡馆。一家的名字叫“集雅“,仔细再看,下边的英文是“Gathering”。“不知道是英译中,还是中译英。只觉得一股雅致的香气传递过来。旁边还有一家名字为“在亦”,这个“亦”字让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文言里“亦”即是“也”。这店名起的有学问,淡淡的,却带着呼朋唤友的热络,只不过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那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边的闲逛,还是情不自禁的瞅着街边的店名。“观夏”,“山下有松”,似乎每一个门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或者佳话,即便是咖啡,点心贵了一点,喝杯咖啡的功夫就知道了一个故事,也非常值得。连房产中介这一类的世俗买卖,名字也起的好听,乐和居地产,慕名房产,接地气又不落俗套。</p> <p class="ql-block">上海图书馆的建筑是现代的,浅灰色的外墙素雅大方。外墙上有大幅的宣传广告:跃进书海,阅见未来。大约是为了中文的一音多义吧,创意挺唬人的,可仔细想想又不禁摇头。阅见未来,只是读书的一种功能,远不是全部。</p> <p class="ql-block">书城的阅览室</p> <p class="ql-block">走到武康路附近,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武康大楼前打卡拍照。这条路知名度很高,是名人旧居一条街。什么巴金,宋庆龄等人住过的房子都能在这儿找到。对我来说,树荫掩映下的西式洋房和青岛八大关的也差不了多少。只有街边不多的几个小店店名,还是跳跃在眼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远看见一个小店名为“梧桐知秋”,我猜应该是服装店。走进去,果然是服装和一些小摆设品。还有一个小小的眼镜店,名字为“意索”。把眼镜的功能表现的如此有后劲,又不那么直白,高手!</p> <p class="ql-block">后来在张家界看到一处花坛里摆的标语,“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箍在一起”,还有一条“不要招惹猴子”的警示语译成的英文是“Don't mess with Wild Monkey”。大笑之余,更觉上海人取店名的水平,或者说取名者的文化水平,应该是业界的天花板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埔江依旧缓缓的流淌,江面上运输驳船慢慢的驶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小时四百公里的磁浮列车早已通车,驳船倒是像特意保存下来的怀旧古迹,让人忆起当年坐船进港的场景。黄浦江并不算宽阔,也不直接通向海洋,可吴淞口却吞吐着地球八方的来船,波澜不惊。海派文化的精髓应该就是这样:传统与现代相承,外邦与本土交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上海,在全国城市的发展道路上,作为一个既有爆发力,也有后劲的领跑者,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细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磁浮火车的时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