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生肖邮票名称

蒋建阳

<p class="ql-block">  凡是集邮者都知道,邮票的名称(票铭)决定邮票的主题,并由邮票的主题,编组传统的专题邮集参展。同时还根据邮票的主题,制作极限片或原地封(当然也包括邮票的主图等元素),成为极限片邮集或原地封邮集的素材。无论哪类邮集或邮展,邮票的主题名称,都是至关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  我国从1980年 2月15日开始发行生肖邮票,正是干支纪年的岁次庚申,也就是生肖历法的“猴年”。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说是生肖邮票,邮票的名称却标注为 《庚申年》。邮票发行后,集邮圈也曾引起过议论,但终不被邮政采纳,一些人也故意将生肖与干支两种不同历法混为一谈。</p> <p class="ql-block">弥猴的主图,干支的年号:中国的第一套生肖邮票</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进入一个特殊的时期,被长期禁锢的集邮活动逐渐松绑,邮票主题也从单一的文字、文革转向纪、特邮票多元化,“生肖邮票”的发行,正好迎合广大集邮者的心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形成了生肖集邮热;也正是这枚庚申猴票,将传统的文化属性集邮活动,引入商业化。</p> <p class="ql-block">《甲子年》邮票。“鼠年”本应该是生肖历的“元年”。</p> <p class="ql-block">  据说世界上最早发行生肖邮票的国家是日本。1950年2月1日,正值中国生肖历虎年,日本邮政发行首套《虎年》生肖邮票,印证了中华文化与日本文化的渊源关系。而生肖历法的故土,生肖被列入邮票的选题,整整迟了30年,邮票名称却又被干支替代。</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中国有庞大的集邮群体,尽管文化地域等差异,世界上也还有几十上百个国家发行过生肖邮票。邮票名称的标注,各有自己的特色。 现以今年(龙年)为例,看看它们到底是什么模样。</p><p class="ql-block">一、联合国邮政</p> <p class="ql-block">票名:醒目“龙”字,备注甲辰年。</p> <p class="ql-block">二、我国香港,票名龙年,备注:岁次甲辰,完整显示中华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三、“邮票王国”列支敦士登,票名一个大大的“龙”字。</p> <p class="ql-block">四、法国的生肖票,同样标注“龙年”两字。</p> <p class="ql-block">五、荷兰同样标注一个“龙”字,还有“2024”字样。</p> <p class="ql-block">六、新西兰的《龙》票,同样标注“龙年”两字。</p> <p class="ql-block">七、独树一帜的中国“龙票”</p> <p class="ql-block">(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仅从以上列举的六例,可以看出都把生肖作为年号,以生肖文化作为邮票主题。因为生肖历法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历法之一,更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方才能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列入本国的“国家名片”。</p><p class="ql-block"> 反观我国发行生肖邮票四十多年来,不仅邮票名称一直坚持干支纪年,甚至还故意把生肖与地支、干支历法混为一谈,把生肖附属在干支历法中,明显违背任何事物,都是从简到繁,由原始向文明演变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  令人欣喜的是,贵州原地生肖集邮研究会,成立十年来,不受集邮商业化的引诱,在生肖集邮实践中,对生肖溯源方面的理论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该会会刊《原地生肖邮苑》有详情报道)。 </p><p class="ql-block"> 最近网传中国第一部“集邮学术研究成果丛书《中国生肖集邮》巨著,将于近期问世,不知对中国生肖邮票的名称作何解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