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高沐雨:女,11岁,乾丰镇福建村人,乾丰中学4年级学生,品质良好,学习成绩上等,很用功,但性格内向。父亲残疾,跟随奶奶和婶子生活,奶奶和婶子是低保户。高沐雨属于学校立卡扶持对象,也是乾丰镇社工站特关注的对象之一。今天就她的性格以及学习生活状况作为案例之一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探访她,是在2024年5月12日的傍晚。步入祖孙二人的房间,看见高沐雨正低头写作业,见人来,奶奶热情的招呼,而孩子却毫无反应地抬头瞧了瞧,又低下头去,似乎一切都和她没有关系。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这孩子性格挺内向,从她的眼神里发现,很有个性的一个女孩儿,而且骨子里透着一股倔强。于是我坐下来主动和她打招呼,“沐雨,几年级了?好长时间不见,又漂亮了!”听我这么一说,她抬头又看了我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但很快笑意就消失了。似乎对我和志愿者的到来既不欢迎也不反感,又默默地低头写作业。</p><p class="ql-block"> “客人来了也不知打招呼,这孩子越大越完蛋!”奶奶忍不住埋怨,高沐雨没有反应,依然不吭不声地眼睛盯在课本上。</p><p class="ql-block"> “别责备她,这孩子挺懂事的。听老师说,她在学校表现很好。老师对她的印象都不错,任学而且从不惹事。”听我夸赞,奶奶突然来了劲头,滔滔不绝地诉苦。</p><p class="ql-block"> “任学啥用呀!我都七八十岁的人了,能陪她几天?万一哪天一蹬腿,她可咋办呀!”</p><p class="ql-block"> 我偷偷地示意奶奶,别谈这些。奶奶很理解地止住了话题。于是我们都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p><p class="ql-block"> 采访情况:</p><p class="ql-block"> 问:沐雨,最近考试了吗?答:测试了。</p><p class="ql-block"> 问:成绩怎样?答:还好吧。</p><p class="ql-block"> 问:你感觉学习有压力吗?答:(摇头)</p><p class="ql-block"> 问:孩子,能问你几个问题吗?答:(点头)</p><p class="ql-block"> 问:你有没有梦想?也就是说,你将来想做什么?答:当医生。</p><p class="ql-block"> 问:为什么非想当医生呢?做别的不好吗?比如当老师或者当科学家。答:(低头沉思,小声回答)奶奶生病,爸爸和叔叔生病看病难。</p><p class="ql-block"> 奶奶又忍不住插言“这孩子老实,因为家里困难总觉得比人家孩子矮一头似的。做事儿也熊了噶几的,不过学习不用操心,自己写作业呀,或者上学从来不用我吆喝。”</p><p class="ql-block"> 社工和奶奶对话:</p><p class="ql-block"> 问:现在供孩子念书有困难吗?答:暂时没有困难,国家照顾点,学校也特殊照顾,就是担心以后上了初中、高中、大学咋办!我都这大年纪了,婶子是寡妇,咱不能总拖累人家。万一我死了,孩子咋整啊!</p><p class="ql-block"> 奶奶感叹着,忍不住擦泪,高沐雨正写作业,看奶奶的样子,也禁不住埋下头去,似乎小声哭泣。我不敢再纠缠沉重的问话,赶忙转移话题。</p><p class="ql-block"> “大婶子,您别担心!只要孩子争气,国家对贫困孩子是负责到底的。”</p><p class="ql-block"> “孙儿,听见了吗?想上大学就得争气!你学习好,表现好,共产党就能帮你,指望奶奶白扯了!”</p><p class="ql-block"> 高沐雨没回答,默默地点头。</p><p class="ql-block">奶奶破涕为笑,“幸亏现在政策好,要不然就凭我家,死的死,残的残,剩下孤儿寡母,可咋过呀!”</p><p class="ql-block"> 高沐雨看奶奶笑了,又自觉地书写作业。</p><p class="ql-block"> 回来的途中,我和志愿者李忠芬谈论此时,禁不住感叹,“社工无小事,事事暖人心!看来咱这趟没白来呀!”</p><p class="ql-block"> 根据以上了解情况制定帮扶计划:</p><p class="ql-block"> 1、每周至少两次,关心温暖孩子。</p><p class="ql-block"> 2、有适合大人孩子的衣物,随时送去。</p><p class="ql-block"> 3、抽出一定时间帮助老人干点家务。</p><p class="ql-block"> 4、留下电话号码,有事随时联系。</p><p class="ql-block"> 5、鼓励老人和儿媳买点鸡雏或者鸭雏饲养。</p><p class="ql-block"> 6、需要时帮助老人推销土产品。</p><p class="ql-block"> 5月24日,当我们再去看望高沐雨时,她已经不是原来的冷漠眼神儿,而且是面带微笑指着书本上的一道难题给我看。我没先和奶奶打招呼,立马帮助孩子阅读题意,经过我俩一阵研究,她终于明白了解题方法。随后主动打开冰箱拿出一根冰棍送给我,我说怕凉,示意她自己吃。奶奶看我和孩子的关系,忍不住点头偷笑。我又一连和孩子谈论了几个学科,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探究好的学习方法儿,孩子跟我显然多了默契感。在我的推荐下,她准备阅读一些课外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