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说的这句至今令人耳熟能详的话,或许有些俗不可耐,但却更加直白地说明了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我出身于一个世代为农的家庭。在我之前,除了最高读过初中一年级的我四伯父外,我本家祖辈三代和外家祖辈三代,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我的父母、姑姑、舅舅、姨姨等至亲均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即便在我们这一代里,除过我读到博士外,我的同胞兄弟姊妹、叔伯兄弟姊妹、亲姑舅俩姨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即便有读过高中和函授大学的,也属凤毛麟角。 </p><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能从一名世代为农的孩子,咸鱼翻身,变成一名博士和教授,说到底,靠的是读书。所以,我至今坚定地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p> <p class="ql-block">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除了为数不多的《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外,上高中前,我的家里只藏有一本课外读物。虽然这本课外读物的书名我当时就不知道,但内容是清楚的,大抵就是一本属于《初中语文复习资料》之类的教学参考用书。</p><p class="ql-block"> 对于该书的来历,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80年后半年,我正在志丹县杏河初级中学读初三。此前,村里已经实行了包产到组的改革。父亲凭着一身木工手艺,与组里签订了“以包金换工分”的协议,获得了外出做木工挣钱的机会。当时,父亲带一个小名叫作“五子”的本家徒弟。五子和我年龄差不多,但辈分比我小得多,读过几年书。他从我父亲口里得知我第二年考高中,便趁和我父亲一同从县城做木活回来帮我们秋收之机,从他的一个住在县城的亲戚家里带回了这本书。</p> <p class="ql-block"> 至今记得,这本原本就不厚的书,封面和前面好几页都被撕掉了,剩下的部分有好多页也被卷曲得像女人的烫发头一般,好在其余部分还是崭新的,甚至页眉页脚、字里行间连一个批注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可是,别小看这本破破烂烂的书。正是靠着熟读这本书,和平时偶尔翻阅一下原本就读不懂的《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我的语文成绩才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并很快从班级里的前十名晋升到前五六名,及至在第二年(1981年)的中考中,我一举以282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当时还是全国重点中学的陕西延安中学。</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年,延安中学高一只招收了6个班,每个班50名学生。延安市教育局给志丹县只分配了8个延中名额!虽然在被录取的8个同学中,我的成绩排在倒数第二名,但我却是其中唯一来自农村和乡镇中学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3年以后,也就是1984年,由于受到延安中学优良的教育,我以高出高考录取分数线59分的成绩顺利考入延安大学政教系,成为恢复高考以来,我的家乡志丹县杏河镇考取的第一个本科生。上大学期间,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整天泡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地读书。</p><p class="ql-block"> 4年以后,由于学业成绩优秀,我被系领导看中,主动提出要我留校任教,从而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非昔比,在当今这个图书浩如烟海的年代,多读一两本书对人也许没有什么影响,但我依然相信,归根结底,使人与人拉开差距的,使人的命运得以改变的,仍然非读书莫属!</p> <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23日初稿,发于朋友圈;2024年11月26日修改,发于美篇。)</p> <p class="ql-block"> 作者:徐长玉,陕西省志丹县人,长期在延安工作和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