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实干:壮美六万今胜昔

艾前进,传记作家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担当实干:壮美六万今胜昔</b></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div><font color="#b06fbb">——全国十佳林场、广西国有六万林场激发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观察</font><br><br><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罗霜霞 艾前进</font></h5></div> <h5> <font color="#167efb">山脉绵延,森林葱翠,清泉甘洌。世世代代生活在广西玉林六万大山里的骆越子孙,曾经历了无数的战乱苦楚和烽火硝烟。今天的六万大山依然峻峭挺拔,走进这道秀美的东南天然生态屏障,漫山遍野的绿树繁花,把此起彼伏的山河装扮得壮观大美,任云卷云舒的天地挥洒恣意无羁,这背后是广西国有六万林场 70多年接续建设的成就积累。<br> 驰而不息抓落实,培育新质生产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要求,加大山水建设保护力度,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自治区林业局要求区直国有林场生态生产一起建,数量质量一起抓,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近 3年来,六万林场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场 1500多名干部职工科学落实上级指示,对照《广西林草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广西万亿林业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对林场建设的要求,抢抓广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建设机遇,准确定位新时期的目标任务,用足用好用活各类支持政策,在思想上务实逐一破局突围,能力上硬实谋求提质增效,作风上求实绘制发展“路线图”,末端上扎实落地“任务书”,2023年经营林地超过百万亩,完成经营收入 42319多万元,实现利润 1100多万元,植树造林 9万多亩,森林抚育 32万多亩,生产销售木材 50多万立方米,林下经济产值 7018万多元,全部超额完成自治区林业局下达的指标任务,荣获第五届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构建出了“森林生态美、林业产业强、林区群众富、生态文化兴”的现代国有林场新风貌。</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蔡中平(左三)在六万林场高岭分场段龙 24林班调研桉树用材林优质高产培育工作情况</font></h5> <h5></h5><h3><font color="#b06fbb"><b>上篇 弘扬“六万精神” 承上启下集聚新质生产力</b></font></h3> <p> <font color="#167efb">不断把新时代兴林强场事业推向前进,需要每一名干部职工知责奋进、负重前行,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在各自的兴林岗位上争当先锋,在强场事业中绽放光彩。组建于 1951年 1月的广西国有六万林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直属国有大型林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总场位于中国南方药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地处玉林市福绵区、博白县、兴业县和钦州市浦北县交界处,下设 9个营林分场、5个场外造林管理部、6个全资公司,现有职工1500多人,年产值超过 10亿元。几代人坚持绿色发展,创造了荒山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森林资源总量从建场之初的 1.1万亩,扩大至现在的 103.5万亩。林场新一届党委班子全面总结 70年建设成就,开启“二次创业”;职工集思广益,优化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和“十四五”规划,科学制定森林经营方案,绘制发展“路线图”,明确奋斗“任务书”,培育出了加快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创新构建“林长制”,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探寻出一套跨场治理的新模式。</font></p><div><br><font color="#167efb"><b>总结七十年建场史,树立富民强场大目标</b></font><br> <font color="#167efb">林场历史长河不息,时代发展考卷常新。2021年 6月,自治区林业局党组任命邓永胜同志接任六万林场场长,任命彭家昆同志为六万林场党委书记,组建第 14任林场领导班子。<br> 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很重要,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才有什么样的奋斗姿态。这一年正值林场组建 70周年,历经九次更名、两次搬迁波折的六万林场,组建时仅有场长罗桂森带领一名职工和就近的 10多位农民,在 11000多亩荒山秃岭上开启创业之路。他们没有林业专业知识,却要剿匪安家建场。第一代创业者是在不断试错和刀耕火种的 7年中,完成了 3年艰苦建场和 4年荒山造林。几代人珍惜建设成果,投身改革开放发展,林地面积年年扩大,2000年走出场外承包造林,形成了“营林为本、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办场方针。新起点,新征程,新一届领导班子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富民强场为根本目标,聚焦一二三产业项目发展,以作风建设年为抓手,教育引导全场干部职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化管理提质效,推动林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br> 寻找当年史,铸牢奋进魂。新一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场史总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分别带队下基层进行场史大调研。场领导和机关干部走访老领导、老职工,探访挖掘林场建设的艰难往事,拓印荒山绿化的历史刻痕,告诉当代职工不忘先前事,传承奉献精神。同时深入到各个分场和场外造林部开展鲜活的场史教育,引导一线职工把高昂的斗志转化为林场经营的实际行动,查找生活生产中的现实问题,探寻破解良方,激发精神养分续写林场未来史。<br> 精神光芒穿越时空,奋斗基因薪火相传。在发展过程中,林场党委集中全场智慧,总结凝成了“团结、勤俭、求实、创新、廉洁、高效”的“六万精神”,明确建设“森林生态美、林业产业强、林区群众富、生态文化兴”的富民强场目标,全面开启“二次创业”的建设攻坚新征程,确保 2025年实现林场商品林经营面积 100万亩,年产木材 100万立方米,产业融合实现收入 10亿元,职工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0万元,将林场打造成为林业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标杆。</font><br><br><font color="#167efb"><b>绘制发展“路线图”,明确奋斗“任务书”</b></font><br> <font color="#167efb">六万林场历史的接力,需要一棒接着一棒向前推。接棒林场建设的新班子同样面对着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必须带领干部职工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向新目标奋进。<br> 开启今天的奋斗,才能铸就明天的辉煌。林场结合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七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全新制定《场外森林经营方案》,使林场正在进行的各项工作和筹划的目标、计划,既不降低要求,也不好高骛远,力求让干部职工依规施建,做到“跳一跳,够得着”。场领导组织编修专班,学习国家和自治区林业部门建设林业经济、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相关政策要求,把上级决策与林场实际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目标与效果相统一,对林场“十四五”发展规划和 2017年制定的林场森林经营方案,进行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行性的修订,使其更符合林场实际易于落实。<br>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林场党委认为,结合国有林场改革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已经运行 4年,但林场经营的主体大多在场外,森林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林场结合新时期的任务和工作要求,针对场外造林纯林面积多但树种单一,小径材生产竞争力不足,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相对粗放等问题,组织林场科研经营骨干,联合广西华森设计咨询公司,全新编制了一份《场外森林经营方案》,明确在“十四五”的五年间,更新造林 33万亩,林木抚育超过 100万亩,加大桉阔混交力度,五年计划采伐林木267万立方米,合理控制出材量,确保山林木材越采越优,良性循环。这个正在实施中的场外森林经营方案,将森林经营目标具体分解为森林资源培育、林产品生产、森林资源保护、经营效益四大类的 11个指标群和 18项指标,较好地体现出了林场的经营方略。时任党委书记彭家昆说:“精准是依规抓建的内在要求,党委肩负指导帮带全场经营的重要职责,需要我们依据《场内森林经营方案》和《场外森林经营方案》要求,提升科学指导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区分不同类型、不同基础的分场,有针对性地开展森林经营工作,帮助他们细化标准、明确工作重点、提出务实举措,充分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基层单位自主抓建取得实效。”</font><br><br><font color="#167efb"><b>创新构建“林长制”,探寻跨场治理新模式</b></font><br> <font color="#167efb">锚定富民强场的现代化林场建设目标,需要持续增绿扩碳,使场内场外百万亩绿水青山的“颜值”和金山银山的“价值”双提升。六万林场“一班人”“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推行“林长制”的要求,实施国有森林资源管护和森林防火网格化一体管理,创新落实“林长制”,深化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机制改革,探寻出了林场林区现代化治理的跨场治理新模式。<br> 落实“林长制”,是林场建设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林场生产经营的重要职责和关键环节,对于林场准确研判态势、凝聚力量、形成抓建合力至关重要。林场拥有一支以护林防火、防病虫害为主体的专兼职森林资源管护队伍,对全场森林资源按照“一张图”管理的要求,严格实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坚决守住森林防火和安全生产“底线”“红线”。林场对 183名护林人员进行责任细分,构建“总场—分场(造林管理部)—片区—林班—地块”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实施双重预防机制,有效管控风险,连续 3年森林火灾受灾率均牢牢控制在防控指标 0.8‰之下。林场结合生产经营完善林区防火设施建设,实时监控、定期维护现有的 225.83公里生物防火林带和 370公里规模防火林道(线);建设增发国债森林防火阻隔系统项目,提升防火功能畅通率。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营造林、林木采伐、工程施工、林区用火、公司生产经营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防控和隐患排查,创新方法讲安全、防事故,筑牢了林场的生态安全根基。<br> 确权登记保资源,破障攻坚清林地。六万林场各级领导主动带头,在责任区组织工作专班,把林地综合整治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应对挑战的制胜优势,想方设法清理回收被侵占国有林地,全力维护林场合法权益。2022年调解山地纠纷 25起,依法回收被侵占国有林地 513.21亩,2023年完成被侵占林地回收 760.85亩,林地确权登记 5.4万亩,没有发生林木纠纷,没有发生安全事故,没有发生林地新侵占,做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font></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六万大山</font></h5> <h5></h5><h3><font color="#b06fbb"><b>中篇 完善产业体系 稳步走好高质量建设发展路</b></font></h3><h5><br></h5> <font color="#167efb">科学经营森林,提升林木质量。新春刚过,置身六万大山远眺,挺拔的桉树、松树、火力楠、红椎、荷木等多层树冠生成的森林群落,如同巨大的泛波绿海一般涌动。一棵棵大树、一片片秀林背后,是林场职工按照自然可持续森林经营模式,培育出的结构稳定、功能完备、质量优良的森林体系。近 3年来,林场深化改革保生态、保民生,把广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着力构建的“一带、两链、三区、四圈、多点”产业格局,广西万亿林业产业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与林场生产经营相融合,用新质生产力加速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转型发展,固本提质做优第一产业,降本增效做稳第二产业,全力以赴做强第三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稳步走出一条高质量建设的发展路。</font><br><br><font color="#167efb"><b>固本提质做优第一产业</b></font><br> <font color="#167efb">国有林场的主业是森林经营,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近几年来,六万林场以森林可持续经营和走出场外扩大经营面积为主线,以培育高质量商品林为重点,横跨广西和贵州两个省份的 11个地级市 35个县区经营百万亩商品林。随着森林经营总量的增加,林场瞄准精细化经营管理,营林生产用好“五字诀”,伐次留好、伐密留稀、伐萌生留实生,不断优化树种结构,调整延长采伐时间,做优第一产业,使林场步入了固本提质的高质量营造林发展新阶段。<br> 营林是根本,质量是关键。在六万林场“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发展思路中,明确完成商品林“双千”基地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两大任务”,实施人才立场、科技强场、文化兴场“三大战略”,力争到 2025年实现商品林经营 100万亩,年产 100万立方木材的“双百”目标。经过几年的探索,现已形成了做优营林生产第一产业的“早、精、严、实、改”“五字诀”。“早”是立足早春良种良植,每年坚持提前备足优良苗木,采用良法抢抓春季早造林,确保 4月完成当年的植苗造林任务,让苗木得到充足的生长时间和水分养分;“精”是精准提升造林标准,围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实行营林质效奖惩制度,用好智慧林场管理平台,实现林业自动化和机械化作业,施用有机肥,精准提升林分质量,提高林木单产;“严”是严格把住造林质检关,林场统一标准,对各造林地块的栽植过程全程指导、跟踪服务、监督验收;“实”是务实保障造林一线,林场领导和机关在春季造林时节,将管理下沉到一线造林的各个生产环节,把责任落实到人头、把服务保障落到山头;“改”是精准实施低产林改造,林场把低产林改造纳入春季造林中,对单产低、保留株数不足的林地同步实施标准化精细改造。从近两年建造的 16万多亩商品林来看,一年生桉树植苗林平均树高 6.5米、萌芽林平均树高 7.1米,成活率 98.2%,营林生产的质效持续提升。<br> 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落地后,广西出台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双千”目标实施方案。林场紧紧抓住政策利好和建设机遇,采取与市县国有林场合作、收购优质集体商品林和其他优质林地等途径,加快落实国家储备林项目和高质量商品林“双千”基地建设。截至 2023年底,林场累计完成国储林建设 65.51万亩,规划到 2025年建成高效用材“万元林”5万亩。2023年 5月 9日,位于贺州市平桂区西湾镇上宋村的一片桉树林,成为市场木材销售的首块“万元林”,林场以“包青山”的形式成交 158万元,亩产值 10051元。林场信心倍增,划出 56片基础好的林子营造 12623亩的“万元林”。林场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及时总结科学经营、树种搭配、质量管理、科技创新的经验做法,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以便促进林场长期可持续发展。<br> 六万林场油茶种植历史长,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油茶的重大决策部署,圆满完成“十四五”油茶生产任务,林场结合场内场外林地实际,按照政府引导、统筹规划、林场参与、创新经营的发展思路,运用丰产栽培技术,开展低产林改造,在场内场外同时布局营造优质油茶林,新造油茶大多是自治区主推的高产优质香花油茶。广西林科院每年派出油茶专家,到高岭分场筛箕山、东山分场秧塘等油茶林地进行栽培技术指导,为品种优化、科学管护奠定良好基础。2021年新造 1349亩,2022新造2100亩,2023年新造 13000多亩,大多采用的是“油茶+八角”“油茶+桉”“油茶+黑木相思”等高质量的复合经营模式,顺利通过自治区林业局的年度核查验收,被自治区林业局评为 2023年油茶生产先进单位。</font><br><br><font color="#167efb"><b>降本增效做稳第二产业</b></font><br> <font color="#167efb">委以坚守,托以创新。六万林场干部职工始终保持着一颗坚守实体经济的初心,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结合林场实际,转变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第一产业发展方式,不断推进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地发展第二产业项目。建场以来相继创办了木材加工厂、纸厂、水泥厂等加工制造企业,在产业融合发展中推进林板一体化项目,相继建成了广西六万山林业、南宁帝旺村木业两家集装箱胶合板企业,10条生产线年产集装箱胶合板 7万立方米。<br> 改造落后的传统加工代工产业,转向产业附加值高的智造创造,一直是林场降本增效做稳第二产业的追求。林场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做稳第二产业,全面打造六万山泉水、集装箱胶合板、八角综合深加工、花岗岩矿产开发品牌,扩大林场产业效益,与广西“万亿林业产业”要求“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着力强化和提升第二产业”相一致。近三年来,林场新班子着力加强产业项目管理,重点做好科学优化重组,降本增效保障第二产业越做越稳健。鼓励两家企业紧盯国际国内市场,不断研发新产品,满足市场新需求。林场木业的两项创新成果荣获国家专利版权。多次参加广西和国家家具家居博览会、木业论坛,并在第一届世界林木业大会参展获奖。产品参展、论坛发声展示了六万林场木业制造的新成果,打通了市场品牌发展的新脉络。同时主动应对风险,成立场属企业脱困减亏专班,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方向,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和效能管理,精简企业管理人员,降低管理成本,改进技术标准,提升经营质量。加强企业债务风险防控,确保企业投资的有效性。2024年,林场的林板企业逆势上扬,销售额达 3.2亿元,实现扭亏增盈,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良性发展。<br> 巩固品牌项目,开发新兴产业。在林场的林地资源中,拥有丰富的建筑用花岗岩矿产、稀土、高岭土等资源,林场面向社会招引优商优资,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目前福绵区忠荔花岗岩矿产开发利用项目已经获批启动,良宁分场和宁康分场的花岗岩矿产项目相继列入自治区的开发规划。</font><br><br><font color="#167efb"><b>全力以赴做强第三产业</b></font><br> <font color="#167efb">全力以赴做强第三产业,激发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既是林场优化经济结构的应有之义,也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必要之举。六万林场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利用林区资源建成了国家 4A级旅游景区和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的广西六万大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将规划纳入玉林市旅游发展规划,使公园成为玉林市主要旅游版块之一。<br> 加强合作,扩大宣传,做强三产。六万林场新班子加快培育壮大第三产业,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其步入“快车道”平稳运行。近几年来,林场持续完善森林公园基础设施,提升公园经营服务水平,森林康养、职工疗休养、研学实践等“旅游+”业态持续蓬勃发展,入选全区高技能人才疗休养基地,林场发展康养产业的做法入选第一批广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每年接待游客 25万多人次。<br> 经过两年基础设施建设,林场第三产业已经步入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阶段,产业发展后劲十足。林场顺势而为,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产业、大健康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引资建设六万大山森林公园,强化森林旅游品牌宣传推广,提升了森林康养服务水平。以此为牵引的第三产业,使六万林场的经济发展更足、空间更广。</font>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基层林区</font></h5> <h5></h5><h3><font color="#b06fbb"><b>下篇 发挥资源优势 提升生态产品价值新模式</b></font></h3><h5><br></h5> <font color="#167efb">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六万林场坚持自我深化改革,充分发挥造林绿化的先锋作用、木材战略贮备的骨干作用、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主力作用,着力建设绿色林场、科技林场、文化林场和智慧林场,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方面做出了行业和区域内的生动实践和集中展示。林场深入完善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四化”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培育国储林、六万山泉、六万八角、森林康养、集装箱胶合板五大产品品牌,提升森林公园效能,给林场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创建广西四星级八角产业核心示范区,壮大了林业经济的示范新优势;建设油茶、中药材示范基地,培优林下立体经营新业态,同步提升林场发展的“含绿量”和生态建设“含金量”,六万林场是广西和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案例。</font><br><br><font color="#167efb"><b>注入森林旅游康养新动能</b></font><br> <font color="#167efb">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林场投资建设的六万山森林公园,是全国和广西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的亮点。公园地处河嵩分场,占地7806亩,距玉林市区 38公里、玉林福绵机场 21公里、高铁站30公里,被评定为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国家 4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森林小镇建设试点单位、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玉林市将这个公园纳入了政府的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中,森林康养基地的基础设施完备,游憩场馆、康养服务、旅居接待服务一流,森林生态环境秀丽,生态康养文化丰富,生成了六万品牌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自治区林业局主办的广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六万林场连续举办了三届,各级领导、专家和媒体参与,较好地推介了林场发挥山川生态优势,创新森林康养的一系列新模式、新做法,先进经验入选广西和国家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br> 筑牢林场美丽基底,打造森林特色小镇,让人们走进六万大山享受慢生活。林场入选国家森林小镇建设试点单位后,林场逐年加大力度,对森林公园和老场部进行布局优化、存量改造,建设接待设施齐全、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完善的森林康养基地,建立精准的定制森林均衡康养体系。通过短期的康养体验,固化均衡康养的行为,养成亲近自然、平和心态、按时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阴阳平衡的良好习惯,提高人生修为,达到身体和修为素质双飞跃。结合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林场以森林公园和生态小镇为龙头融合发展,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改造建设知青文化展示馆、党员教育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森林自然科普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等,统一培训宣讲员、统一配置学习资料、统一学习制度等创建标准,不断完善基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教育和体验。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曾深入到六万林场拍摄一部纪录片。广西电视台也多次深入六万林场,拍摄《山里的厨房》《我们的小康》等系列专题节目,进一步扩大知名度。<br> 林场“点绿成金”,在森林公园建设森林特色小镇,打通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架起了一座“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桥梁。2023年森林公园接待游客 20多万人,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培训 128个班次 4811人,服务疗休养团队 7个 327人,吸纳携程、美团、抖音等网络电商平台合作,经济效益明显。2023年承办了畅游广西“与你同享 玉见美好”森林康养之旅活动,基地荣获广西十大森林康养基地荣誉称号。林场党委书记、场长邓永胜说:“把森林资源建设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自然会打通林场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给林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font><br><br><font color="#167efb"><b>壮大八角产业示范新优势</b></font><br> <font color="#167efb">一棵树成就一个大产业,一粒小八角带富一方百姓。六万林场现有八角基地 6.3万亩,其中有一片栽植于1932年—1937年的 405株八角老树,树高平均近 17米,冠幅近 6米,是广西唯一的八角古树群。1951年,第一代林场创业者通过观察八角生长习性,连续 73年挖掘八角经济价值,陆续在全场范围营造出了这片极具气势的八角经济林。<br> 林场加强八角林经营管理,产量质量同步提高,同时做好综合加工利用,建成了一条年加工八角干果 3万吨的生产线,年产莽草酸 1500吨、茴油 2100吨,八角粉 24000吨的生产能力,建成了六万大山四季香海八角产业(核心)示范区,2022年被评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四星级核心示范区。六万八角在国际国内赢得盛誉,拥有“世界八角看中国,中国八角看广西,广西八角看六万”的说法。<br> 随着六万八角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钱”景也越来越好。近两年来,林场加大对八角低产林进行因地制宜、因林改造,进一步提高了八角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带动了整个玉林市的八角产业发展,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科技支撑、百姓参与”的发展之势。<br> 耕耘山林,八角生辉。2023年 9月 28日,由自治区林业局指导,玉林市林业局、福绵区政府、六万林场承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经济林节庆之玉林六万大山八角丰收节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八角林里成功举办。“八角飘香庆丰收,助力振兴促和美”的主题节会,引进淘宝、抖音宣传销售林场八角产品,表彰最美八角经营户,品鉴八角历史文化,品尝八角药膳,充分展示了六万大山八角栽种历史及产业发展情况,营造出了浓厚的欢庆氛围,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吸引来了更多领导和市场的调研与参与,广泛推介林场发挥市场机制,探索林场搭台、企业运作、合作社参与、银行融资、运营保底、产权鉴证、保险助力的投融资方式,保稳“六万大红八角”品牌,拓宽“两山”转化路径。</font><br><br><font color="#167efb"><b>培优林下立体经营新业态</b></font><br> <font color="#167efb">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做大六万大山“价值”。六万林场围绕自治区林业局壮大优势产业的要求,结合林场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好林下经济一场一品建设,让林场林地“增绿添金”。林场把培优林下立体经营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延链增效,金花茶、铁皮石斛、八角香鸡、娃娃鱼等林下种养经济提产增效,2021年林下经济产值 5347万元,2022年增加到 5613万元,2023年提升到 7018万元。<br> 创新培优林下经济,脚踏实地立体经营。林场加强林下经济管理,创新珍稀花卉种苗繁育示范,转型升级建设中药材示范基地,扩大种植金花茶、金毛狗及其他中草药面积,建设的娃娃鱼养殖基地效益年年提升,林药、林菌、林菜模式不断优化,随着林下经济产业链条的延长,产品附加值同步提高,实现了林下经济产业的规范化和市场化。2021年 11月,八角中药材基地被认定为广西第二批“定制药园”;2022年 9月,林场金毛狗林下种植培育产业基地通过自治区评审;2023年 9月,林场获批广西第一批中药材示范基地。</font><br><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林场的八角香料林</font></h5> <h5> <font color="#167efb">兴林争在朝夕,强场正当其时。六万林场为干部职工营造实现价值的创业环境,用向上的文化激励众马竞奔创新求变,凝聚起同舟共济富民强场的向心力,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高质量建设“森林生态美、林业产业强、林区群众富、生态文化兴”的现代化新“六万”,奋力谱写壮美广西的“六万”新篇章。</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本文刊载于《时代报告》杂志2024年11月上</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