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也许是走的国家多了,总觉得去古巴旅游,亮眼的风景不算多,可玩的地方也有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但在旅行的全程中,我却被一道绝无仅有的风景线吸引住了:那就是遍布古巴全境的老爷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巴有形形色色的老爷车,以美国和前苏联的品牌为最多,其中不乏油漆闪亮,貌似豪华的敞篷老爷车,但更多的是勉强还能开的破旧的老爷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果单看汽车,你会有一种穿越回到上世纪的感觉。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年已花甲古稀的老人,竟然有一点点亲切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是古巴人有情怀,喜欢玩老爷车吗?真实的原因是他们情非所以,不得不开老爷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若要解古巴老爷车之其中味,还要从发生在上世纪的古巴“7.26”革命,以及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历史说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曾被西班牙殖民,后又被美国“半殖民”,其面积只有十万平方公里多一点,人种以白人为最多,黑白混血及纯黑人居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巴隔海距美国最近处只有217公里,“7.26”革命前堪称美国的“后花园”。(摄于哈瓦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所谓“7.26”革命,是指1953年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众攻打圣地亚哥德卡达兵营之举。但此次行动失败了,卡斯特罗被捕入狱。(摄于古巴特立尼达古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赦出狱后,卡斯特罗等人进入墨西哥积蓄力量,并于1956年11月率82名革命者,乘游艇返回古巴,在马埃斯特腊山区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摄于古巴特立尼达古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9年1月,临时革命政府在圣地亚哥成立,卡斯特罗任武装部队司令。(摄于古巴特立尼达古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月,菲德尔·卡斯特罗担任革命政府总理,率军攻陷哈瓦那,推翻巴蒂斯塔政权。(摄于哈瓦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0年,古巴宣布将美国公民在古巴的产业收归国有,之后美国宣布对古巴实行制裁,并持续至今。(古巴小镇风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1年,美国雇佣军入侵古巴,史称“猪湾事件”。(何塞.马蒂公园一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入侵失败后,美国和古巴断绝了外交关系。(何塞.马蒂公园一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后,古巴开始与苏联靠近,最终导致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所谓的史前壁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96年,美国制定法律,对所有同古巴有贸易往来的外国公司实施严厉制裁,进一步加强了对古巴的封锁,使古巴经济逐渐陷入困境。(哈瓦那老城风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联解体前,古巴有“老大哥”的接济,日子还能过得去,也建了不少工厂,盖了一些楼房。一旦失去了这个经济来源,古巴的经济便开始停滞不前。(哈瓦那议会大厦昏暗的夜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年岁的人应该都还记得,中国当年为了帮助古巴,也进口了不少“古巴蔗糖”,也应该记得有一首“美丽的哈瓦那”的歌曲。(古巴农民,基本还处于牛耕时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入本世纪后,奥巴马执政期间有一些政策放宽的迹象,但美国整体的制裁状态并未改变。2015年7月,美古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古巴农民,基本还处于牛耕时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美国对古巴的封锁遭到了全世界的谴责。今年的联合国大会,只有以色列还在支持美国(乌克兰弃权),但美国的霸权依然使古巴无法得到外界的帮助。(车拍古巴农村,这样的画面沿途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古巴,苏联援建的工厂基本荒废,也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工业制造能力,所需的日常用品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整体经济状况如同我们改开之前。(这是我在古巴看到的穿着最时髦的年轻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能源危机,导致了人们即便拥有老爷车,即便柴油价格便宜到了极致(网上有说一升不到两毛钱),但居民只有很少的配给,加油站也只在晚上也开放供应。(古巴街头的老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说古巴有一些免费的社会福利,可没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免费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不想抹黑古巴,但今天的古巴仿佛有一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哈瓦那街头的一家三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巴的老爷车是可以上高速公路的,但古巴的高速路甚至不如国内的县、乡道,既不封闭,路面也不平整,行驶的车辆也很少,休息站简陋的只有几间板房。(高速公路服务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巴也有华人街,却是世界上唯一一条没有华人的华人街。因为那里没有商机,看不到未来,他们的社会主义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场景。(哈瓦那老城,背景为五分钱酒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美国的制裁封锁下,今天的古巴很穷,很落后,入夜后的城乡,更是一片漆黑。除了农业,旅游几乎是国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去古巴旅行的游客,以加拿大人居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导游介绍,古巴所有的家族都有“海外关系”,而这种“海外关系”也是维系着古巴人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哈瓦那老城壁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巴的历史和现状让我想起了那句话: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也让人思考,一个小国应该如何在大国竞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车拍古巴农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相信,美国的制裁封锁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古巴终会迎来改变的时刻,古巴的老爷车景观也会有消失的一天。那就让我在郁闷的行程中,尽情地享受一把穿越的快乐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视频:不坐老爷车,枉到哈瓦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