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若水在依山傍水的村子里买了几间破屋。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院子整理得干干净净。台阶上,院落里都有花木。有的是种在瓷盆里,有的植于地上。台阶上对着书窗的位置摆着四个盆栽,分别栽着海棠、茉莉、木槿和腊梅。盆雅花娇,四季都有清香。伏案小憩也会有芬芳袅袅入梦。台阶下,几杆翠竹中间有一桌一凳。桌凳都是石质的,形状古朴,色调淡雅。桌上时常放着几本书,一杯茶。</p><p class="ql-block"> 李若水的房屋在村庄的边上,离栖霞山和泄玉溪都只有几十步的距离。山上有大片的枫林,秋至似火;溪边是婀娜的绿柳,春来如烟。李若水在山林里见到一只被捕兽夹夹住了前腿的狗。狗的叫声十分凄惨。它泪眼汪汪的,像是在哀求李若水伸出援手。李若水把狗救了,并带回家里为它疗伤。</p><p class="ql-block"> 那只狗很懂得感恩,它依依不舍离开李若水后,第二天竟然噙着一只野兔回来。李若水大喜过望,同时也深受感动。他之所以从县城搬迁到这个偏僻的村庄中居住正是饱尝了世态炎凉,厌倦了人情冷暖。在他怅然若失之时,这只狗给他带来的温情与喜悦是文字很难描述得详尽的。</p><p class="ql-block"> 李若水孑然一身,而且饭量很小,但他每天都做足够两个人吃的饭菜。每次饭罢他都把剩下的拿给狗。这只流浪狗有了安身之地,也找到了一个值得信赖的主人。李若水看书时,狗就静静卧在旁边。李若水出去散步时,狗则自己把绳索从树上解开,跑在前边,不疾不徐。经过溪桥时,狗喜欢下水游泳;走在山林里,狗时常追逐被风吹远的落叶。李若水站在旁边,顾而乐之。</p><p class="ql-block"> 李若水的门前有几株果树。他没有杜甫“南村群童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的苦恼。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这个别致的院落还是被梁上君子打破了宁静。到访者以为李若水自城中来,多少会有些钱财。谁知钱财没找到,反而被忠于职责的狗追得狼狈不堪。明智的小偷是不会单纯为了一只狗而动脑筋的,他放弃了这个没有价值的客户。</p><p class="ql-block"> 李若水在夜里听到狗的狂吠,推窗一看,见地上一片狼藉,有人越墙而走。李若水知道自己被贼惠顾而得到了狗的护卫。众所周知,狗的可靠度是经得起检验的。不像那些贪官,宣誓时大义凛然,落网后原形毕露。贪官的痛哭流涕不过是鳄鱼的眼泪,而狗的兢兢业业才是真情流露。狗坚守职责始终如一。</p><p class="ql-block"> 狗成了李若水的忠诚卫士后,从瘦骨嶙峋可怜兮兮变成了身材魁梧神采奕奕。它双眼大而有神,两耳短却耸挺。它的眸子是白色的,润泽如水晶。脸部和四肢也是白色的,头部与背部却是棕褐色,仿佛穿着连帽皮袍的雅士。最可爱的是狗的尾巴,蓬蓬松松的,又粗又长,见者无不想伸出手去摸一摸。狗的尾巴既不是夹着的,也并非直竖,而是微微翘起,拖在身后。它的脑袋不是耷拉着,如电影里溃败之攻城兵,也非高昂着,似小说中欺民之征税吏。狗不亢不卑,恰似自命清高的寒士。它高傲得像是一只的狼,但狼没有它的可爱、温驯与诚挚。</p><p class="ql-block"> 无忧饥寒后,狗的体重与日俱增。有狗相伴后,李若水生不逢时的怅叹少了。他曾自伤落魄的自己不如被富贵人家豢养的狗。的确,意态俱雅的白鹭餐风饮露,甜言蜜语的鹦鹉却能金笼为家。有些才华横溢的人找不到工作,不学无术的人却占着编制。这些事情,上哪里说理去!狗也许知道李若水失落,常用舌头舔他的手,好像是在给予安慰。</p><p class="ql-block"> 李若水的狗与他如影随形。狗是李若水的快乐,李若水是狗的依靠。但有一段时间,狗失踪了。过了许多天,它才又出现在李若水的面前。李若水欣喜之余发现,狗不是形单影孤,还有几只狗崽络绎在后。这次,狗是拖家带口前来投靠。李若水又喜又忧。喜的是快乐倍增,忧的是自己三餐尚且没有保证,如何能保证这几只狗的饮食?倘若把狗拒之门外,又显得冷漠无情。但残羹剩饭也难以供应,岂是待客之道?</p><p class="ql-block"> 狗崽最萌。李若水宁愿自己少吃一口,也要多给狗留点。狗崽吃得脑满肠肥,圆溜溜的身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看上去虎头虎脑,更显得可爱。狗崽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耍打闹。它们把落叶、树枝都当做玩具,还会玩捕风捉影的游戏。它们相互打斗,动作机械僵硬,举止滑稽可笑,就像是人类的婴儿一般。</p><p class="ql-block"> 如何安置这些日益长大的狗,成了李若水的当务之急。狗窝好说,用树枝搭个棚子再安上木板就可以遮风挡雨。最让李若水犯难的是怎样才能满足几只狗的口腹之欲。金子埋在泥土里是发不出光的,人也如此。李若水想找份工作,他愿意不辞劳苦。但没有老板赏识他。提供的薪资待遇少得可怜,宛若洗过后大幅缩水的衣服,是在太不匹配。</p><p class="ql-block"> 不要追问那些狗后来怎么样了。栖霞山、泄玉溪与李若水都是虚构的。那只知恩图报的狗自然也是我想象出来的。艺术来源于生活,通常又高于生活。由此可见有操守人的生活是何等的艰难。虽然上文叙述都是杜撰,不过在郏县二虎桥的狗市上确实有形形色色的狗,多到让人目不暇接。在写那只狗的时候,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最多是移花接木,把我自己养狗的故事借用过来。我的家人不在身边,只得在养狗的过程中聊取慰藉。我想李若水大概也是这样的情形吧。有过养狗经验的人都知道,狗带给人的快乐言之不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