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

周郎顾曲

<h3>  2024年年11月24日这个周末日,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忙里偷闲的周末之旅。<br>  我们老同学一行三人,沿龙张路驱车前行.一路“追寻”。“追寻”,沿途不断闪现“追寻”的导向牌,“追寻”让原本平常的户外旅行,多了几许期待,几许浪漫,几许遐想。仿佛是走向天涯,走向海角,走向芙蓉国,走向伊甸园。其实最美的风景就在眼前,就在我们自己心中。路不远,景优又美,诗在家乡,何必远方。</h3> <h3>  第一个打卡地是久闻其名的玄天上帝阁,这是一座古代官道,建于雍正十二年仲夏,距今已有285年的历史。整座建筑整体现存完好,除屋顶和里面的雕梁画柱及墙壁是维修更新外,整座建筑都保留了原貌。经历近三百年的风雨沧桑,这座古老的楼阁能保留到现有的模样,已经很难能可贵了。站在这座古老的建筑面前,如同穿越时空,很有沧桑感和年代感。一种莫名其妙的情感油然而生。站在这里,仿佛是在听一位历史老人讲述那些被封存的故事,仿佛呈现了远古社会……,悲怆,苦难,战乱,灾难,庆幸……。无论如何,什么都没能阻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历史毫不顾忌的走到了今天。</h3> <h3>  我们的第二个目的地是马车岭村。村东头有一篇玄武岩卧牛石蔚为壮观。走近看去非常震撼。人们大都喜爱原始地貌,而这一片石林完好无损的保留至今,实在是一件幸事。<br>  人们形象的称谓这种石林为卧牛石,很是形象。这一块块经过风化,表层光滑的石头,的确很像戴月耕耘,任劳任怨,力尽疲惫的卧牛。这是大自然的馈赠,这是大自然永久的美丽画作。</h3> <h3>  怀着对青牛的敬仰,带着对青牛的怜悯,我继续向下一个目的地—南黄家庄进发。南黄家庄我们来过,这次是故地重游。我们之所以再次来南黄家庄,是因为这里靠近山东省第三大水库的母亲湖,南黄家庄就是水库移民新村。近几年,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南黄家庄开发旅游,成为集休闲娱乐,垂钓,露营,划船等,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h3> <h3>  我们的下一个打卡地—泉沟村。泉沟村因一清泉而得其名。在村北侧的一座崖壁上有一个山洞,山洞里有一眼清泉,泉水清澈见底,从不干涸,这眼山泉如同母亲的乳汁,养育着这里人们,滋润着这里的绿植。</h3> <h3> 登盆山,是我们久有的意愿。游罢美丽乡村南黄家庄,观赏了泉沟洞泉,返途中,我们在盆山脚下驻足,经过反复探寻,找到最佳登山路线。<br> 盆山海拔376米,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800米。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盆山同其它山一样,也有着许多封尘的感人故事和传说。<br>  盆山顶山顶凸起的地方称为玉皇顶,玉皇顶下,曾有一座寺庙——洪福寺。隋末唐初,佛教盛行,少林寺高僧昌弘、昌仁、师兄弟两个,遵师命传佛施教,他们一路东行来到沂水境内,就被柴山一带的灵山圣水陶醉,也被此处纯朴厚善的民风吸引,于是在此立地安身,落居修行。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后来,师兄昌弘在柴山西北的拉山东麓创立了上岩寺。而师弟昌仁就在柴山东南的盆山顶上掘泉植树,化缘集资,建起了洪福寺。在此招徒纳众,诵经习武,传佛施教。<br><br>  据上岩寺中晚僧延池存藏的史料记载,“上岩、洪福寺者,沂郡名胜也,居族百户,生齿千口。”可见,盆山顶上的洪福寺,曾于上岩寺齐名。在柴山境内一东一西,山巅相望。洪福寺内有出名的两处建筑,一曰玉皇殿,二为碧霞元君殿。同立于高山之巅,一左一右,互为依托,相映成圣,碧丽恢宏。当时,盆山顶上的洪福寺,天天钟磬之声不绝,香火缭绕弥漫,香客来来往往,四季热闹非凡。洪福寺始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清,毁于晚清战火,已有1500多年历史。<br><br>  盆山顶还有个名字叫太平山。清末时期,朝野昏庸,社会动乱不宁,土匪盗贼蜂起,乡间民不聊生。每当遇到土匪骚扰侵袭,盆山顶下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就纷纷携儿带女,奔上盆山顶躲反。洪福寺的僧侣们,就和躲到山上的乡亲们一起,在能上山的缓坡处,修起了围墙,还在西南角最容易上山的地方,修起了一座碉堡。僧俗同心,众志成城!齐心合力抗击来犯之匪。可喜可幸的是,多少年来,土匪盗贼,从来没有踏上盆山顶半步。于是,周围村子乡亲们就给盆山顶起了第二个名字——太平山。<br><br>  如今,盆山顶上的一道道围墙尚存,碉堡墙上的瞭望哨口依然可见。可是,昔日辉煌于世的洪福寺,只剩下了一个 遗址,那几块仅存于世的石碑,孤独的站立在盆山顶上的荒坡上,孤零零,旧迹斑斑,仿佛在向后人诉说着逝去的荣耀和沧桑。<br>  山南坡种植大面积的果树,山顶南边多为柏树曲树等,东部满山顶主要是黄草,令人欣慰是,这里几乎没有人为干预的痕迹,是一块少见的处女地,漫山的黄草,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有其独特的魅力。东边是盆山悬崖峭壁,怪石林立,雄奇险峻。从山下望去,其貌不扬。但登上山顶,却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知,盆山如此多娇!<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