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赶月,我来了

不忘初心

<p class="ql-block">  听闻于洁老师要来岳西讲课,心有窃喜。</p><p class="ql-block"> 但因名额有限,我未曾主动请求前往,因为作为天命之年的我,自然不能与年轻老师们抢学习机会。学习人员定下来后,其中没有我的名字,但我已坚定了坐过道,也要奔赴一场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来了,会场黑压压的,挤挤挨挨,确实坐不下去,于是工作人员在过道摆上了凳子。</p><p class="ql-block"> 讲座开始了,于老师手持话筒,走到过道上,来回穿梭。她身着一袭黑色长裙,随搭一条明黄色围巾,显出天命之年女性的知性优雅。飘然至近,细看,面部轮廓清晰,不事雕琢,一如邻座同事姐姐。</p><p class="ql-block"> 于老师的讲座没有高深的大道理,没有华丽的辞藻,讲着讲着,一个个教育故事,一个个人物主角,总是让人感觉似曾相识,就是教育致远路上的你我他。于老师让我感受到了她精神的富足、内心的纯粹、状态的从容,看到了她的大爱、坚持、与平和。</p> 大 爱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看到了于洁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从教34年,先后在7所学校做了33年的班主任;带领学生以书信、日记的形式留下40万字成长;曾21次半路接手“最差班级”;坚持12年每周三晚开设“于洁沙龙”;著有8本教育专著,为国培班、省培班学员进行400多场讲座……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数字,承载着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谱写着温暖教育的赞歌。</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爱白天鹅,更要爱丑小鸭,于老师做到了。不管是小胖、王同学还是那个身患阿斯伯格病的问题孩子,在于老师爱的感召下,在于老师想方设法各种引领下,孩子从问题孩子走向正常,甚至走成功。于老师说:“面对问题孩子,要有柔软心,鼓励孩子,不要定势,要开发,不要抱怨,要思考解决方法,更要真正去怜惜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幼无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赢得孩子的尊重与信任。</p><p class="ql-block"> 我也一直在修炼这种大爱,我会开展留守孩子爱心中餐活动,用爱滋润他们干涸的内心;我会带留守孩子共同生活,将他送进重点中学;我会带问题孩子生活,进行学习指导,将其送进重点高中;我会关爱别班单亲家庭孩子,给他捐款买衣鞋;我会协助别班班主任引导问题孩子,跟踪一个多月,写一万多字的跟踪日记……</p><p class="ql-block">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老师只有修炼了这种能力,面对问题孩子才能以一种接纳的心态面对,而不是恨不能将其驱逐出班级。</p><p class="ql-block"> 修炼这种人间至真至情至爱,我一直在路上。</p> 坚 持 <p class="ql-block">  坚持,是心灵的火焰,燃烧着对梦想的渴望,让生命因追求而熠熠生辉。 </p><p class="ql-block"> 从教34年来,她坚持每天写“于老师日记”,且每天批阅学生的“每日一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工作至今已写下大约38万字的书信和日记。仅疫情期间,她就与学生共同写下近千本日记,毕业时她将这些日记本如数归还,并精选内容做成了《弘毅少年》成长纪念册,作为毕业礼物赠送学生。她说:“我很有幸参与了你们的青春,现在我要退出来了,去参与另一群学生的青春。我把你们的青春打包还给你们!珍重!”</p><p class="ql-block"> “鸿雁传书”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有的学生在参加高考时,书包里还放着于洁写给他的书信来增添勇气和信心。她将与学生相处的点滴编成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年似锦》《光影札记》等10本成长册,被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朱永新教授称为“傅雷家书”式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听于老师的报告,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有一种她与我的叠加与转换之感,恍惚间,她是我们,我们亦是她。但细细想来,确乎是少了一些她那样的坚持,也就少了那份深耕细作后的五彩缤纷。</p><p class="ql-block"> 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 终会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奋力向阳,光芒自会绽放,世界也为你鼓掌。</p> 平 和 <p class="ql-block">  平和不仅是一种性格特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波澜不惊的心湖,才能映照出最美的风景。于老师用平和的心态、热气腾腾的灵魂,精心炖出一锅名叫幸福的教育鸡汤。</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常常会感到身心俱疲、紧张焦虑,而于教育而言,功利化不可避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于老师应该是感同身受,带着慰藉而来,带领老师们感受她如何化解一个又一个的艰难。两串数据(52%遗传+48%可塑造)(二八定律:20%的优秀+80%一般)的解读让人豁然开朗,我们不可能将所有孩子都教育好,那些遗传的堡垒我们无法攻破,我们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就OK。</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只有平和下来,才有温暖他人的能力,一个行色匆匆、风风火火的人,自带杀气和冷漠,自然创造不出浅蓝与明黄的色彩。于老师的步子是慢的,节奏是和缓的,她如一个雕塑家,小心翼翼地雕刻着他手中的一个又一个艺术品。人品与学品、知识与能力、智商与情商的培养,都是她的教育目标。她用智慧与平和,熬出了教育的360计,炼出了教育的从容不迫。</p><p class="ql-block"> 于老师就这样用平和治愈了学生,治愈了老师,治愈着听课的人。</p><p class="ql-block">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大爱、坚持与平和是教育的不二法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