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一的三才论知课

小小的生活记录

梁一的三才论知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br><br>本体论追求一个实际上不存在但又假设的绝对存在物。它通 过概念的抽象,虚构出高高在上的、脱离现实世界的本体,不仅导 致现实存在与本体存在的二元分裂,<div><br></div><div>梁一的三才论知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br></div><div>有 课 分 享,➕ 徵 信:<br>1103074581<br></div><div><br></div><div><br></div><div>还认为现实存在的一切都是绝对实体派生的,以它为基础的,受它的支配。这种思路遗忘了现 实生活和现实生活着的人,却对超现实的东西进行冥思苦想;现实 世界不能以自己为根据,而必须以一个外在于自己的子虚乌有为 根据。<br><br>本体论追求一种实际上不存在但又必须假设的绝对真理和对 万有的绝对解释。在本体论那里,哲学认识论有一个终极目标,那 就是再现存在最普遍的本质;绝对真理是宇宙普遍规律的再现,与 人文价值、与主体的认识的建构活动无关。在描述世界时无须人 的在场,无须人的感性活动,人成了这个世界之外绝对的旁观者。<br><br>哲学需要扬弃本体论、超越形而上学,用全新的方式理解 存在。<br><br>把存在归结为经验事实,让存在论的视野回到现实世界,这在 西方哲学和全部文化史上的确是伟大的转折。但把存在局限在感 性经验范围内,我们就无法对存在进行通观总揽,无法对存在做超 越性的把握。因此这一思路也存在问题。<br><br>存在主义等哲学从另一条道路探寻存在问题,那就是通过人 本身介入世界的活动来显现存在。这个意思是:不能离开人的存 在、离开人介入世界的活动来“说”存在本身,存在就是具体境况中 人们的现实生活,就是由人的生存活动显现出来的开放的过程。 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因为我们存在,我们才通过我们自身的 存在把外部存在凸显出来。<br><br>对旧的存在论的否定,是否意味着哲学就不需要思考存在问 题?哲学还需要从普遍性层面思考存在问题吗?需要思考存在之 为存在的奥秘吗?需要思考存在中的主客体关系吗?答案是肯定 的,事实也是如此。20世纪中后期的许多哲学家从新的角度思考 存在,比如美国哲学家蒯因提出了“本体论承诺”的问题;德国哲学 家海德格尔以人的存在(Dasein) 为切入点,提出了“基础存在论” (Fundamentalontologie)①。由于这是些比较困难的专门性问题, 在此不展开讨论了。<br><br>与本体论相比,现代哲学的存在论有什么不同呢?<br><br>现代存在论不承认超越具体事物之上的抽象存在,不承认感 性世界之外的超验世界。存在只能是现实生活、现实事物本身的存在。现代存在论消除了现实生活与抽象世界分离的局面,消除 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离,把存在从概念世界召回到现实生 活,从天国、彼岸召回到人间和此岸。<br><br>现代哲学不是直观地理解存在,不是“纯客体”式地理解存在, 而是通过人和人的能动活动理解存在——哲学界把这种思维方式 称做“场内观”。我们在世界中,我们是以我们“在世”的方式来描 述世界,包括描述世界的客观性,描述世界相对于我们的先在性 的;人是以自己的存在来使世界作为对象存在的。存在主义哲学 认为,所有的存在物中,人的存在(Dasein) 具有优先性,世界因为 Dasein 才被“去蔽”,敞亮起来,显现出来;解释学声称,客观存在 必须经由主体的诠释、叙述。这样,叙述者因素(他的价值观、思维 模式等)就不可避免地介入到叙述中,文本的意义也是文本解读者 自身的再创造。<br><br><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