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游(一)武汉(上)2024、10、8 ——10、28

潇洒自如

<p class="ql-block">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渊源,奇山美景层出不穷。用余生去游览、探索、感受、了解其中的奥秘,故事是我的渴望。这次来到湖北开启又一省份的旅游征程。</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有“大”称谓的城市,除了上海外就是武汉了。因其庞大的地域面积和人口规模被称之为大武汉。我湖北游的第一站当属大武汉。</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尽管是1985 年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的,但来武汉的游客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涌入这里,一睹它的庄重与典雅:巍峨耸立的主楼高51 .4 米 ,琉璃瓦顶,明五层暗九层,72 根大柱拔地而起,60 个翘角飞檐如黄鹤展翅……“获得了首届“建筑工程鲁班奖”和建国60 周年“建筑创作大奖”。</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始建于公元223 年,1800 多年来,优美的神话传说、中国历代诗人吟诗涌赞使其平漆了诗情与浪漫,成为蜚声中外的历史文化名楼。现在的匾额黄鹤楼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所写。</p> <p class="ql-block">《黄鹤归来》铜雕,位于正面台阶前的岩石之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物组成,龟驮着蛇,蛇缠绕龟身,两只鹤踏在龟蛇之上俯瞰人间。</p><p class="ql-block">铜雕融合了神话传说和祝福之意。相传古时大禹治水,感动玉帝,派龟蛇二将协助治水,龟、蛇隔江对峙变为两座大山,形成“龟、蛇锁大江”之势,从此水患平息,人民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胜像宝塔,俗称白塔。景区中最古老的建筑了。修建于1343 年,外观有座、瓶、相轮、伞盖、宝顶五部分。用于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是武汉市现存的唯一一座喇嘛式白塔。它的外形轮廓酷似灯笼。</p> <p class="ql-block">乘电梯登顶黄鹤楼,极目楚天的第一眼,便是这“江山入画”的四字牌扁。是对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诗意纪念。表现了黄鹤楼所处的自然环境之美,象征着这里的山水景色如同画卷般美丽。</p> <p class="ql-block">远眺,武汉之大气尽收眼底:长江和汉江交汇,龟山和蛇山对望,长江大桥、电视塔,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p> <p class="ql-block">在此观看武汉长江大桥是真清楚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桥。于1957 年10 月15 日通车运营。是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重要过江通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的仿制模型。</p><p class="ql-block">古代的黄鹤楼,从城墙中分离出来,建在城垛之上,形成群楼形制,楼与城之间有台阶相连。</p> <p class="ql-block">清代黄鹤楼模形。为三层八面攒尖顶塔楼形制,,楼基以回廊环抱,应合“八卦五行”之数,体现我国古代建筑中四象八卦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三楼大厅《人文荟萃、风流千古》陶瓷壁画,由三幅相连的画构成。描绘了唐宋时期13 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的潇洒风姿,并选录了他们吟诵黄鹤楼的诗词名句,题写在画像旁边。</p><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依次是:杜牧、白居易、刘禹锡。</p> <p class="ql-block">王维、崔颢、李白、孟浩然、贾岛、顾况、宋之问。</p><p class="ql-block">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p><p class="ql-block">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架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p><p class="ql-block">有人评在洋洋近五万首的《全唐诗》排行榜中,始终高居榜首的就是崔颢的《黄鹤楼》</p> <p class="ql-block">岳飞、陆游、范成大。</p> <p class="ql-block">二楼墙面正中镶嵌的巜黄鹤楼记》石刻,由唐朝的阎伯理所撰写,记录了楼的地理位置、形制,因仙得名的传说及人们相聚黄鹤楼“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活动盛况。</p> <p class="ql-block">五楼上面的“楚天极目”取自于毛主席的诗词“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p> <p class="ql-block">无意走到这里,白云阁。仅比黄鹤主楼低约10 米。游客极少,再次登顶,竟是观赏黄鹤楼、对面龟山、长江的极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曾有仙人驾鹤经此,遂此得名;另一种是说曾有道士在辛氏酒楼墙上画了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生意因此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称黄鹤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诗碑廊。碑墙上嵌有石碑124 方,由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还存有23 方古碑,汇集了历代名人诗词、题字等书法真迹碑刻。</p> <p class="ql-block">千禧钟又名千年吉祥钟,位于黄鹤楼以东。钟的表面铸有千字铭文和武汉三千年历史的图案,顶部则展现了楚风楚韵。设计灵感源于湖北随州古编钟钟架,此钟重21 吨。</p> <p class="ql-block">岳飞广场中的岳飞铜雕像,高8米、重16 吨,塑像耗铜14 吨多。 表现的是岳飞扶鞍勒马、举首北望破碎山河的忧愤神态。岳飞身旁的战马前蹄刨地、俯首挺颈,仿佛在嘶啸着、不甘闲立之态。</p> <p class="ql-block">铜雕旁边矗立着岳飞手迹“还我河山”石刻。</p> <p class="ql-block">岳武穆遗像亭,六个字为孔庆熙所题。存有一通刻有岳飞半身遗像的明代石碑。亭石柱楹联为:“撼山抑何易,撼军抑何难,愿忠魂常镇荆湖,护持江汉雄风,大业先从三户起;文官不爱钱 ,武官不怕死,奉谠论复兴家国,留得乾坤正气,新猷端自四维张。”</p> <p class="ql-block">一座长达25 米多的青石岳家军征战浮雕。再现了岳飞率领岳家军驰骋征战的场面。岳飞屯兵镇守鄂州(今武昌)长达7年之久,期间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以如神之笔、凌云之气写下了千古名篇《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浮雕中镌刻着岳飞《满江红》手迹。</p> <p class="ql-block">岳飞生平及《满江红》原文。(在黄鹤楼三楼拍的)</p><p class="ql-block">“武穆”是岳飞的谥号。仅次于“武忠、武勇”。“武”表示他克定祸乱、威強睿德的军事才能,而“穆”则表示他布德执义、中情见貌的品德。</p> <p class="ql-block">东门石牌坊群。第五座为岳飞功德坊。</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公园南门进门处的江南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形似弯月的石桥。将池分为两瓣,水面较大的南部为鹅池,水面较小的北部曰白龙池。</p> <p class="ql-block">鹅池:一处人工湖泊,水清景美。</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毕,从黄鹤楼东门出来。</p> <p class="ql-block">红墙红瓦,典雅庄重,具有西欧古典建筑风格的二层楼,武汉人亲切的称呼它为“红楼”。位于武昌的首义路南端。</p> <p class="ql-block">红楼大门前广场中央耸立着1931 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仗,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p> <p class="ql-block">这面旗帜是中华民国军政府的“九角星旗”。</p> <p class="ql-block">红楼是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即湖北军政府旧址。原来是淸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建于1910 年。于1961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 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历时70 天进行了修缮,于10 月1 日以全新的面貌对外开放,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两排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遗存有:军务部、民政部、外交部、都督会客室、会议室……这里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而千古流芳。</p> <p class="ql-block">走进红楼当年历史景象重现。令人回味的是,这座原本用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民意机关”建成才一年,就变成了推翻中国专制制度的战斗司令部。</p> <p class="ql-block">屋内设施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p><p class="ql-block">1949 年武汉解放后,第一届湖北省委曾在此办公。</p> <p class="ql-block">会议厅</p> <p class="ql-block">军政府大礼堂~当年武昌起义军在这里集结。</p> <p class="ql-block">这座楼是合围式的建筑,四周的楼连在一起中间是院落。</p><p class="ql-block">听工作人员介绍,国庆节前三天的统计数据约有10 万人来这里参观。我们是节后来的,时间掌握的刚刚好,游客稀少,尽情参观。</p> <p class="ql-block">民军佈防图。</p> <p class="ql-block">在风云际会的年代,武昌红楼留下了许多辛亥名流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通过保存完好的遗址遗迹和内容丰富的陈列展览,了解惊心动魄的辛亥革命,致敬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p> <p class="ql-block">从这图中你会感受到巜古德寺》和传统的中国佛寺有着不一样的建筑形制,没有雕梁画柱,重檐斗拱。它看起来更象是一座欧洲风格的教堂。这里是武汉著名的宗教胜地和五A旅游景点之一。以风格廻异、造型奇绝,,极具特色的建筑著称。建于1877 年。1914 年由国民政府副总统黎元洪亲自题名书写匾额。</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各处的装饰不同。混合了欧亚宗教建筑的特色,融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为汉传佛教唯一、世界仅存两座此类风格的佛教建筑之一。(另一座在西藏)</p> <p class="ql-block">该寺主要建筑有圆通宝殿、四面佛以及天王殿等。</p> <p class="ql-block">圆通宝殿平面四周为正方形单层外廊式殿堂,加入了罗马式天主教堂、哥特式基督教、伊斯兰清真寺、中国式道教、希腊神庙等几大宗教派系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寺院。这种巧妙的结合使寺院有了很特别、无法模仿超越的构造形态。</p> <p class="ql-block">内外墙之间回形步廊、方柱、立面墙上的圆窗、长窗。</p> <p class="ql-block">肃穆的廊柱、精美的雕窗、玲珑的塔饰,处处都折射出作为一座宗教建筑特有的那份庄重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明明是中国的佛教,却有着东西方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精美绝伦的的寺庙建筑,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和回忆。</p> <p class="ql-block">“宝通禅寺”历史悠久,有1600 多年历史。始建于南北朝刘宋年间(420~479 )初名东山寺。公元1485 年明宪宗將重建后的寺庙更名为宝通禅寺,一直沿用至今。是武汉现存最古老、最具典范的皇家寺院。</p><p class="ql-block">门上“宝通禅寺”四个流金大字为赵朴初题写。</p> <p class="ql-block">十足的皇家寺院,刚入内就欣赏到这位“小皇帝”,还挺有皇帝范。</p> <p class="ql-block">历世淸净佛刹。</p> <p class="ql-block">该寺占地11 万平方米,是中南地区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寺院。我国近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创办的武昌佛学院1994 年在宝通禅寺复办,是近现代最重要的僧伽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每一座宝塔都有不同寻常的历史和故事。当我们驻足欣赏建筑之美时也是一次追溯历史的过程。这座元代的建筑瑰宝~洪山宝塔坐落在寺内最后的山上。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在宝通禅寺,最不能错过的就是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洪山宝塔。 始建于1280 年(元年)历时十一年才竣工。相传是为纪念开山祖师吴济慈忍大师所建。</p><p class="ql-block">塔为七级八方,每一层各有窗口,窗外一圈围有铁护栏。高45 .6 米,为砖石所筑,仿木结构,塔顶系6 .5 吨紫铜铸就。此塔设计之精妙,工程之浩大,为荆楚之最。</p> <p class="ql-block">据志书记载:原建宝塔时每层外围均有木质飞檐和护栏,塔下周围为砖木结构的围廊,每层八角坠有风铃。后来在各个时代都得到皇家的维护和保养。淸朝同治十年(1871 年)又进行了大修,为了长久保留宝塔,将原木质飞檐改为石据、木栏易为铁栏……。1953 年政府对宝塔也 进行了全面修复,使其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塔七层每一层都有一个名字:(1 )一柱擎天(2)二仪天下(3)三山半落(4)四顾茫茫(5)多处(6)六合淸朗(7)七级浮屠。</p><p class="ql-block">内供奉着佛祖,四周有盛开的花朵和香炉。</p> <p class="ql-block">寺内藏有众多珍贵文物。除有洪山宝塔外还有唐铸铁佛、宋朝的“万斤钟”等。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明朝留下的石狮,共有一对。</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年代很久远的碑。龟驮着大碑,字迹模糊。</p> <p class="ql-block">寺内有宋代和淸代大铁钟各一口。这个钟是清咸丰年间铸造。</p> <p class="ql-block">华严亭</p> <p class="ql-block">弥勒殿,又称天王殿或接引殿。主尊为弥勒佛,背后为守护神韦陀。</p> <p class="ql-block">百年古树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宝通禅寺是武汉市四大佛教丛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香古色的寺庙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p> <p class="ql-block">飞檐凌空,彩绘殿宇。</p> <p class="ql-block">寺內殿宇楼阁随山势而起伏,层叠有致,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法界宫,为寺内前住持持松(1894 一1972 现代名僧)于1923 年从日本留学归来,为恢复中国密宗,依唐密金刚部“五曼荼罗”形式建造。现屋面覆以黄琉璃瓦,并以五亭结顶,借以表示东西南北中五佛方位。各亭均为镂空大屋脊,飞檐蟠爪。殿前廊柱刻有法轮十字羯摩杵⋯⋯1997 年改为海岛罗汉宫。内有五百罗汉,喜怒哀乐,各具形态。</p> <p class="ql-block">圣僧桥,原为木桥。相传无念祖师云游到此改为石桥。</p> <p class="ql-block">在宝通禅寺聆听悠扬的钟声,感受禅意与美景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