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磐安“小武功山”

北風

<p class="ql-block">  11月24日,一行10人前往金华磐安活动。磐安的小武功山风靡已久,我们迟来打卡了。</p> <p class="ql-block">  前往小武功山途中,路过乌阴潭瀑布,位于仁川镇马岭村下游。这里三面悬崖,崖底凹陷如洞穴,潭水清澈,因水深而成蓝青色,瀑布形如白带,水流倾泻而下,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最后形成了蒙蒙水雾,微风一吹,一阵阵透心的凉气迎面扑来,难怪这里成了夏日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  磐安西产村,坐落在海拔约700多米的山坳上,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我们从村口开始徒步,沿着刚建的小长城石级而上。</p> <p class="ql-block">  经过半个多小时攀爬,到了小武功山的空中草原。独具的空中草原,连绵起伏的群山仿佛披上了碧绿的草毯,一条条山路勾画出优美的线条,不是武功山,胜似武功山,不是草原,胜似草原。</p> <p class="ql-block">  在顶上有一个超大的观景台,由于位置最高,可以俯瞰景区所有景点,眺望远处,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波浪一般的绿色草甸酷似江西武功山。</p> <p class="ql-block">  我们爬上烽火台,站在上面,视野开阔,而且还搭建了一个白色月亮的雕塑。坐在白色雕塑月亮上,从底下往上拍,感觉蓝天白云触手可得,如同天上人间,真是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  新修建的“长城”如一条黄色巨龙飞腾而上,直冲云顶,随着山峦起伏,那“龙头”的“烽火台”,矗立在山巅,犹如守望者,守护着这一片绿色仙境。</p> <p class="ql-block">  一架架“白色风车”屹立在更高的山巅,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放眼望去,这些随着山风缓缓转动的“风车”,仿佛在谱写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乐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山顶上正在修建多个三角小房子,它们既是观景台,也是客栈。走出屋外,可以俯瞰整个空中草原,一副辽阔的绿油油的草原扑面而来,还有远处的山峰,连绵不绝,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让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这里规划开发油茶基地,可惜小武功山也只能昙花一现,目前大片山体植皮破坏,正在栽种油茶,惜日小武功山美景也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往前走,忽然前面出现了一条瀑布,这条瀑布就是云顶瀑布,是云顶景区唯一的一条瀑布。水多的时候,瀑布飞流直下,非常的壮观,如今是冬季,看不到壮美景象,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云顶湖,此湖就建在云顶瀑布上面。湖坝上建有古建筑长廊亭,湖的一边是民宿山庄。干净碧绿的湖面,就像一面镜子,周围白色民宿和青山以及蓝天白云倒影在湖面上,真是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在西产村农家乐吃上了丰盛午餐。由于时间尚早,一路返回打卡仙居埠头古村和桐江书院。</p> 埠头古村 <p class="ql-block">  埠头古村落位于仙居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因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埠头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属于清风乡。清代时,埠头村属于十都。民国时期,埠头属于榆溪乡。解放初,埠头村成为埠头乡的所在地,1997年撤乡建镇,成为埠头镇的政府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埠头村位于永安溪畔,地处水陆交通的交汇点。北依白冠山,南有永安溪,西南有万竹子王港,西有黄榆溪、四鸟坑、九郎溪,东有大陈坑流经村旁汇入大溪,形成了一个“六水交汇”之地,水运交通便利。陆路方面,埠头村有苍岭古道、仙杭古道,可通达缙云、东阳等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通衢所在‌。</p> <p class="ql-block">  埠头村的古建筑风格独特,以三透九门堂为代表。这种建筑形式前后左右相连,四面合围,走廊迂回,四侧有厢,气势非凡。房屋檐口、瓦当、斗拱等均有精美雕饰,正门大梁多为镂空浮雕,内容丰富多样。代表性的建筑如清代中晚期时王氏族人留下的三透九门堂,雕梁画栋、瓦房石墙,门楣石刻清晰可见,透露出屋主人的人文情怀‌。</p> <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埠头村成为仙居西乡的商业重镇,水陆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王氏族人利用便利的交通从事货物运输和销售行业,逐渐积累了资金,开设了盐埠店、南北货店等,村子的名声大振,商贸往来日益繁盛‌1。清咸丰年间,埠头开始设商品交易的集市,以农历的初一、四、七为集日,俗称“埠头王市”‌。</p> <p class="ql-block">  埠头村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还因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作为浙江省第六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埠头村的古建筑群体量大且保存较为完好,多为清末明初的三透九明堂结构。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p> 桐江书院 <p class="ql-block">  桐江书院~南宋乾道(1165-1172)方斫建,因其祖先方干先生是桐庐人,取名桐江,位于仙居县皤滩乡山下村。桐江书院占地总面积100多亩,前有鼎山叠翠,后有溪水萦回,东有鉴湖烟柳,西可登临道源山,是环境清幽的钟灵毓秀之地。</p> <p class="ql-block">  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四代800余年,是江南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书院,被誉为“江南第一书院”。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曾在此讲学, 朱熹与桐江书院交集颇深。</p> <p class="ql-block">  他在台州任职过两次: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在台州担任祠禄官;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同时兼主管台州崇道观。在任期间,朱熹的足迹遍布台州各地的书院,尤其对桐江书院情有独钟。</p> <p class="ql-block">  他多次来桐江书院讲学,传播他的理学思想。置身于书院的清幽之境,看见道渊山、眠山、赤山三座小山鼎足而立时,他挥笔写下了“鼎山堂”三字赠给方斫。刻有“鼎山堂”三字的匾额数百年来几经辗转,现挂在重建的桐江书院的前殿檐下。朱熹甚至把儿子送到这里来读书。</p> <p class="ql-block">  在《板桥方氏宗谱》的记载中,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十朋也与桐江书院颇有渊源。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人。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王十朋以宋高宗赵构御笔亲批“经学淹通,议论醇正,可作第一人”,登榜状元。王十朋与方斫相识时,桐江书院还只是方氏义塾,王十朋便在此讲学。王、方二人相知相惜,感情渐厚,在得知方斫建成桐江书院后,王十朋便亲笔写下“东南道学世家”“理学名宗”两块匾额,送至书院。在方斫的主持下,朱熹、王十朋、吴芾、陈庸等知名大儒汇聚一堂,书院名声鹊起,成为了台州的文化高地。</p> <p class="ql-block">  书院内布置有仙居儒学发展史和仙居御史文化两个展陈,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八百多年过去了,桐江书院现在虽然已经不再承载原来的功能,但仍以全新方式继续教化人们。</p> <p class="ql-block">  人生四季,各有各的风景,同时各有各的美丽。什么样的年龄,就要过好什么样的生活。就如同这四季的变化,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心有所向,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