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两用中,师法自然

一芥如沫

<p class="ql-block">  午后,星星点点地下着小雨,草木愈发葱茏。在敔山湾实验学校操场旁,我看到了这朵蒲公英,从容自如地长着,很舒服。这让我想起早晨在八年级(3)班听孟亚娟老师的语文课,那个脱口而出二郎神化作“多毛长足泥蜂”的男孩子。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个物种本来是没有的。孟老师让同学们在学习完《小圣施威降大圣》之后,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模拟二圣斗法进行现场创作。指定大圣是变身大象的,交流分享时有的同学让小圣变成老鼠,有的让变成花豹,老师不经意间叫起他,他一下子叫出这么个东西。大家笑了,老师也笑了,又追问了一遍才笑着说,这是你自创的品种啊?他点了点头,继续读下去:</p><p class="ql-block"> 大圣道:“既然变成小物无果,不妨变个大象,看他如何应对?”急在水边变作一头大象。真君赶到,见一头大象在河边饮水,道:“这中原大地怎会有象?定是那泼猴变的!”二郎即施法术,变作一只多毛长足泥蜂,扑入象鼻中。大圣只觉着鼻子痒得难受,料是小圣变化,急忙现了原身,且战且退。</p><p class="ql-block"> 这是多么好的文字!这语气语调,这心理描写,这文白参半,这“无果”“即施法术”“定是那泼猴”“扑入”“现了原身,且战且退”……即使放入原著中也没有违和感啊!老师的情境设置、文本解读、课堂生成,生成了学生绝妙的生成!就像是蒲公英,舒展开来,于自然中焕发勃然生机。特别是这“多毛长足泥蜂”,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虽然没有一字描摹,可只是这名取的就似乎这蜂立于眼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2版《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情境教学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明确要求,而这节课反馈呈现的无疑是课堂中真实发生了的深度学习。从核心素养层面,无论是语言运用还是思维能力、审美创造都体现出“吾文山水”对敔山湾实验学校师生素养的文化润泽。敔山湾的课堂是朴素的,没有新颖别致的课件,也没有妙语连珠的讲解,但凸显的是面向“学生成长”“教师提升”发展方向的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凸显课堂教学转型中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获得感。缪静波、梁烨敏老师“《水浒》人物之鲁智深”教会学生从朋友不同时期不同态度去认识鲁智深;郝瑜老师“《水浒》人物之杨志”教给学生按人物名字的深意去勾连人生经历,如“杨志难扬志”;刘天华老师“《水浒》人物之宋江”教给学生以人物为中心找到章节回目,然后以思维导图形式梳理主要事件,继而立体全面地认识宋江。他们都是在教授学生学习策略方法,让学生在团体中学习、交流和解决问题,实现以学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学习中心地位。这样的课堂或许不够“热闹”“华丽”,但比起被课件绑架了的课堂,毫无疑问却是最见功力的。</p> <p class="ql-block">  课间有幸旁听语文组评课,老师们和上课时的“少言”截然相反。站在楼道里,几位老师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从结构框架到情境设置,聚焦目标、问题、路径三要素,突出“目标导航,问题导学,路径导引”,朴素而真实地展开教研。旁边穿梭而过的是刚才听课的学生,他们见怪不怪;到另一个班级,依然意犹未尽,聚在讲台前磨课,规避上节课的缺陷,优化本节课的设计。同样,教室里的学生似乎也习以为常,大家都自然而然。</p> <p class="ql-block">  我想起刚进校门看到敔山湾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师法自然,合群乐思,知行合一。自然是最本真的状态,学校教师遵循学生自然成长规律教书育人,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自由成长,就像操场边那朵蒲公英,自然是它最好的样子。正如敔山湾实验学校校训“执两用中”,摘录之以自励:在与人处事上、教育教学上,要戒其“过”,勉其“不及”,追求“能根据客观规律而做到适当的程度,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我相信,路虽远,行则将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