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淑德 兰心蕙质——我与好友宛蕊华

碧云天

<p class="ql-block">  最近,坏消息总是一个个的接踵而至,让人措手不及。先是杨某某同学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再是孙某同学因突发心梗抢救无效去世 ,更让我不能接受的是我的闺蜜宛蕊华9月20日因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噩耗传来,我内心悲伤不已,几个晚上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不由人泪流满面。</p> <p class="ql-block">  明天和意外真不知道那个先来。蕊华是去年五月刚刚退休,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自由自在的退休生活,上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还没养老送终,下有儿子还尚在读书,人生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就这样撒手人寰了,想来真是遗憾呀!可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是扼腕叹息,叹息生命的脆弱和人生无常,埋怨命运的不公。天不假年,让我的好友英年早逝。蕊华,你不是和我约定一起走出国门,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吗?你怎么就食言了呢?</p> <p class="ql-block">  一、闺蜜情深</p><p class="ql-block"> 蕊华跟我是老乡,初中就在一个学校就读,虽没在一个班,但我们都认识。那时一考完期中、期末试,学校教导处就把各年级的成绩张榜公布在比较显眼的墙面上,因为我们都是全年级前十名内的学生,所以彼此都比较熟悉。</p><p class="ql-block"> 1983年中考结束后,我们老家初中有三名同学被当时的省级首批重点中学之一的临潼华清中学录取,我和蕊华位列之中。正巧我们被分在一个班,这样一来我俩高中三年都在一个班,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坐绿皮火车回家、一起周末的时候在华清池洗澡。可以说是形影不离,至此结下了四十多年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  我们那时候高考在每年的7月7、8、9号三天。大概在“五一”节前有一个预考,预考会淘汰好多学生,有许多人念了三年高中,被预考筛选掉了,连进高考考场的机会都没有。所幸,我和蕊华都通过了预考,一同参加了当年的高考。经过漫长而焦虑的等待,终于高考成绩揭晓了。蕊华考了492分,踩着线上了一个高中专——湖南邮电学校。而我名落孙山。邮电学校学制只有两年,很快(1988年)蕊华就走上了工作岗位,被分配到位于西安张家堡的邮电部第二工程公司。蕊华可能是我们同学当中最早参加工作的。而我呢,也重新走进中学开始复读。复读的生活是枯燥而压力山大的,没有坚强的毅力和恒心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期间,蕊华经常给我来信,鼓励我战胜困难、重拾信心。1988年高考,我考了498分。由于志愿没有填好,与大学本科失之交臂,仅上了个师范学校,虽然不理想,总算跳出了农门。90年2月我被分配到相桥中学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p><p class="ql-block"> 虽然不在一个地方、也不在一个系统工作,可我们俩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边工作边学习,分别都取得了大专、本科学历。</p><p class="ql-block"> 每到寒、暑假,我都在西安教育学院学习。有时候我住在西安大姑家里,有时候住蕊华的单身宿舍里,那时候可没少麻烦蕊华。蕊华单位福利很好,夏天给职工发西瓜,我们俩一人端半个西瓜,拿着勺子挖着吃。有时候还发生牛肉,我们就把牛肉切成小块,在电炉子上炖熟。然后一人下一碗挂面,做牛肉拌面吃。这些事想起来至今是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蕊华先是在邮电二公司工作,后又调到西工大邮局,最后从西安市电信公司退休。难能可贵的是,完成本科教育后,她工作之余还继续坚持进修,取得了在职研究生学历,晋升了高级工程师。</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我在三尺讲台上挥洒了六年汗水之后,96年11月底,被选调到临潼法院工作,先后任书记员、法官助理、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主任(正科)、四级调研员,2023年2月以四级调研员身份(副处级)正式退休。</p><p class="ql-block"> 有了快乐,一同分享;有了忧虑,一起分担。</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蕊华说让我跟她一起去国外走走,可如今却阴阳两隔,从此相见只能在梦里。</p> <p class="ql-block"> 二、贤妻良母</p><p class="ql-block"> 蕊华性格内敛、不事张扬,贤良淑德、兰心蕙质,相夫教子、恪守妇道,东方女性的传统美德在她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作为妻子,蕊华是贤惠的。 她与茹先生的爱情虽称不上惊世骇俗,却也是不同凡响。她曾亲口告诉我是她主动追求的茹,这更让我对她刮目相看。起码,她是自己选择的终身伴侣,她嫁给了爱情。当时茹先生家也是很不宽裕,母亲去世的早,家里姊妹兄弟多,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两人结婚证一领,铺盖卷合在一起就算结婚了。蕊华的父母也是很开明的,他们尊重了女儿的选择。只要儿女们过得幸福,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关于蕊华与茹的结合,我曾私下对她说:“在个人问题上,你还是很勇敢的!你们也挺洒脱的,不做俗人之举!不讲究世俗的那些形式!而我就比较俗套,要有仪式感。”</p><p class="ql-block"> 在蕊华的心里,茹占着第一重要的位置,她是非常崇拜茹的。她常常给我讲茹是如何如何的爱学习;每当茹在陕西卫视作为特邀嘉宾做节目的时候,她就提前告诉我节目啥时间开始,以便让我准时收看;每当茹在寓言创作方面取得成绩的时候,她第一时间分享给我。她还把茹的作品《谝闲传》、《谝干传》送给我拜读。</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茹腾出更多的时间写作,她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如果说茹先生如今在杂文、寓言写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那么这里面也离不开蕊华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就在蕊华去世后的9月26号,我从有关媒体获悉茹先生荣获“优秀作家”荣誉称号,全国获此殊荣的有四十位作家,茹先生是我省唯一获此荣誉的作家。想必蕊华地下有知,一定是非常欣慰的。</p><p class="ql-block"> 作为母亲,蕊华是合格的。一直以来,蕊华的心里除了丈夫,就是儿子。她常常是“两点一线”:单位—家里。由于蕊华与茹两人都要上班,儿子小的时候一直是蕊华的母亲帮他们带孩子。亮亮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他还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作文在西安晚报副刊“小荷才露尖尖角”栏目发表。记得有一次蕊华带着亮亮来我家,我和蕊华在客厅聊天,亮亮就在我儿子的小房间看书。非常懂事、非常有礼貌。这与蕊华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亮亮很幸运,从小享受的就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西工大幼儿园、西工大附小、西工大附中(初中、高中),中学毕业后考上了985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听蕊华说亮亮在大学里如鱼得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考上了西安交大的研究生。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蕊华的教育和培养,当然更是茹先生悉心栽培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丈夫优秀事业有成,自己本身也不差,儿子也即将走上社会,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家庭呀,可是蕊华却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蕊华,你怎么忍心让你的老母亲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p><p class="ql-block"> 蕊华,你怎么舍得让你的茹先生承受中年丧妻的不幸;</p><p class="ql-block"> 蕊华,你儿子还没成家立业,你怎么能撒手不管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堂里没有疾病和痛苦,愿你在那边永远笑靥如花!</p><p class="ql-block"> 别了,我的老友!</p><p class="ql-block"> 安息吧!我的好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安息吧!我的好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