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友赴城乡,互动增情谊

泉水叮咚

<p class="ql-block">  节逢小雪孟冬临,</p><p class="ql-block"> 访友同行赴武宁。</p><p class="ql-block"> 操劳数月尽已责,</p><p class="ql-block"> 如释重负一身轻。</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二十三日,虽时逢小雪,但冬阳高照,温暖如春!修水同学一行五人早上八点出发,顺高速坦途,一路畅行,九点多就抵达武宁县城!</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来走朋访友,二来呈送“修师毕业四十周年同学聚会纪念册”和u盘。</p><p class="ql-block"> 武宁同学甚为热情,老班长黄修茂提前交待,让我们早点过去,要带我们去玩玩。</p><p class="ql-block"> 一踏进武宁县城,武宁学友就在武宁宾馆与我们会合。因为时间短,玩地远,我们马不停蹄,驱车前往!</p><p class="ql-block"> 约莫走了近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一处群山环绕,绿树成荫的小山村,武宁学友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这里就是当年温家宝总理来过的地方!我们不禁惊叹,当年的武宁县领导真够有胆识,竟把一个堂堂的大国总理引到这个大山深处来!也可见温总理确实蛮接地气!</p><p class="ql-block"> 当然,当领导的人自有他们的见识,此地也确实是个与众不同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这是罗湖镇长水村,从武宁县城进来,两边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间是一条比较平坦的公路,路两边树丛林立,车在林中穿行,长达上百里。进到宽敞处,是一幢幢砖木结构的仿古建筑,围绕着屋的是一排古老,硕大的名贵树林一一千年红豆杉!不知是哪朝哪代的祖先栽种的,真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立在当代,利在千秋!</p><p class="ql-block"> 红豆杉本就名贵,大多是长在深山老林,可这里的红豆杉它竟生长在房前屋后,而且历千年之久还如此的枝繁叶茂,林荫蔽日,庞大挺拔,真的是天造地设,独特异常!</p><p class="ql-block"> 这里崇山峻嶺之巅,树木竟然荣茂繁盛,如同山的屏嶂,正因为有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有这样鬼斧神工的树林,所以,温总理特感兴趣,长水村也就成了中国林改第一村!于是“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先进理念就此诞生了!</p> 相聚在武宁宾馆 <p class="ql-block">  红豆树群壮山窝,</p><p class="ql-block"> 粒粒果子寓康多。</p><p class="ql-block"> 同观胜景心有感,</p><p class="ql-block"> 古诗唱出情爱歌!</p><p class="ql-block"> 望着那城墙般的红豆杉林,看到那饱满鲜圆的红豆籽,让人情不自襟地想起唐代王维的一首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由此,联想到学友情深,那场难忘的相聚,真挚的情谊真的让人怀想相思!</p> <p class="ql-block">  总理驾临耀小村,</p><p class="ql-block"> 林改号召福万民。</p><p class="ql-block"> 游客纷沓观奇景,</p><p class="ql-block"> 长水从此世闻名。</p><p class="ql-block">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村,因为有名贵树群,有伟人光临而名杨于世!我们在这里坐上了温总理坐过的木板凳,留下了珍贵的友谊照!</p> <p class="ql-block">  武宁不愧是温总理赞赏的“山水武宁”,我们顺着长水村一路挺进,穿林而入,山深树茂,放眼便是层林。我们来到了“悦山居”,此名甚佳!确实,远红尘喧嚣,悦静山幽居。当人倦厌于红尘世俗时,来到这如同鸟笼般的别墅,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闻鸟语花香,真会有超尘脱俗之感!</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步进“七里溪”景区时,看到农耕文化的史物,那些反映一个时代生产工具,我们这代人睹物怀旧,不襟想起青少年的生活情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七律 题长水农耕文化园</p><p class="ql-block">文/余从斌</p><p class="ql-block">楚鉴吴书入凤俦,犁耙油榨说春秋。</p><p class="ql-block">簑衣佐証风和雨,竹篓兼程冈与丘。</p><p class="ql-block">解读先人文化梦,陶甄后裔鲁班谋。</p><p class="ql-block">时兴丕作高科技,万事须知皆有由。</p> <p class="ql-block">  这处景区保留着时代不远的建筑,但它可是三国时期吴主孙权后裔的遗迹,虽无人居住,但保存完好!此屋后有大山依托,前有茂林做屏障,中间宽敞,地土肥沃!彰显出古人风水渊学!</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返回到长水村部,在温总理用膳过的客厅,武宁同学盛情地款待了我们,吃的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佳肴,喝的是红豆釀成的养生酒!非常感谢武宁学友一天殷勤的陪同和盛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 后来,武宁同学一路相送到我们黄坳,在港湾大酒店,大家放声高歌,觥筹交错,直尽兴到八点多才归!</p> <p class="ql-block"> 十一月二十四日,天公不作美,当我们一行往本县西边区访友送册之际,冬雨带着寒风来考验我们了。为了将聚会纪念物品早日呈送到学友手中,我们争时抢日,先通知县城近边的同学来领,虽然回音微弱,但大多同学还是来领取了!</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我们顶风冒雨,经马坳,上大桥,返渣津,拜访居乡的学友,受到他们的礼遇和热情款待!在大桥,樊学友还慷慨地为我们传授民间特技。真的是至诚至恳!</p><p class="ql-block"> 来到徐学友家,渣津凡参加聚会的学友都冒雨赶来,礼遇有嘉。学兄力农夫妇年过古稀,还亲手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餐,让我们倍受感动,我们边畅谈,边看聚会的u盘,大家心照不宣,深感聚会意义重大,友情珍贵!</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已退休的老同学,虽不少客居城里,但也有不少仍坚守乡村,而且住的都是别墅式新房,甚至还有一亩三分地。他们大多清闲自在,倘若学友们加强联系,相互走动,租个小车,一日一地,随菜便饭,观观乡景,叙叙友情,步古文人后尘,吹拉谈唱,琴棋书画,题诗作对,岂不美哉!</p> <p class="ql-block">  聚会后的后续工作仍然较为繁重,学友柯焱煊,陈春香热心为纪念册、u盘制作选照片,编排程序,尽了不少力。由于商家失约,组稿、编辑又成了一大难题,好在小女懂行,她为我们编辑,组稿,再联系商家编排,打印,才使纪念册得以完成。可以说,我们的纪念册是一般聚会少有的:内容丰富(诗、词、书、画伴图相而列;照片齐全,基本涵盖了活动的方方面面;做到了物美价廉。当然,定会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学友们抱着理解,包容的胸怀,尽赐褒奖,称赞之辞,让我们为事者深感欣慰和感激!</p> <p class="ql-block">  两位学兄,学姐的文章,也是对这次聚会的最好总结。他们尽呈他人之绩,不言本己之功,高风亮节,德行可嘉,在我们内心深处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特别是柯姐那句“每次路过修江半岛,心中总会涌出一种亲切温馨留恋的感觉……”那种爱屋及鸟的感受,是一种多么珍重这次聚会的情怀!情感之深沉确实令人感动不已!就让它们作本美篇的尾声吧!</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学友们:我的群设在东莞老伴的手机上,有重要的信息他会转发我。我至今还在外面游荡,还没回到东莞。但重要的信息还是知道一二。我知道学友们对我的鼓励、关爱,那五彩缤纷的亲切的话语常让我泪眼迷糊!这次又收到龚著泉等筹委的成员寄来的纪念册与尤盘,我首次见到,更是令我欣喜激动!而且惭愧:纪念册编者不应偏爱我,发了一个那么长的页面。我也没做什么,只是最开始与春香弄了一点纪念册的框架标题,枯燥无味,而像册做得如此的丰富多彩。我在此向筹委暨学友们表示祝贺与感谢!</p><p class="ql-block"> 自打聚会后,每次路过修江半岛大酒店,我心中总会涌出一种亲切温馨留恋的感觉……惟愿学友们好好珍惜健康,期待再相逢。</p><p class="ql-block"> 一一柯焱煊</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4日</p> <p class="ql-block">特别鸣谢</p><p class="ql-block">82(3)班全体学友:</p><p class="ql-block">大家好!</p><p class="ql-block">毕业四十周年庆典活动,以二十三,二十四两曰分赴武宁,大桥,渣津及县城区域呈送纪念册和U盘為标志,圆满顺利落下帷幕。</p><p class="ql-block">值此之际,原筹委会特表致谢!</p><p class="ql-block">一,感谢大家的主动参与,积极支持,热情鼓励,无私理解。谢谢大家友情為重,胸怀全局,默默奉献,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二,感谢龚华燕女士夫妇(著全大千金,县六小书记)免费提供会议场地、设备、果点、茶烟服务。感谢龚文娟小姐(著全小千金)為纪念册组稿、编辑、提早完工操劳费心。她俩姐妹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不求名利、不计得失、敬老爱老、助力老人、无私奉献的良好家风。可钦可嘉!</p><p class="ql-block">三,感谢不愿公示姓名的美女学友,无私奉献,毅然决然预先许诺,付诸行动,全数解决资金缺额。实為佛心所念,佛行所為。祝好人一生平安健康幸福快乐!</p><p class="ql-block">四,感谢黄修茂、余从斌、胡友华、夏水英学友和樊石生、卢洪才学友及徐力农、樊玉昆、周先国诸位学友,在我们分送纪念册过程中,真心诚意,热枕接待。令人心慰,甚為致谢!</p><p class="ql-block">学友们,四十年一次的同学欢聚虽已圆满结束,但令人难以忘怀,令人回味。愿同学之谊万古長青!</p><p class="ql-block">期待下一次欢聚早日成行,成功!</p><p class="ql-block">祝各位家庭幸福,健康長寿!</p><p class="ql-block"> 原筹委会谨呈</p><p class="ql-block"> 二O二四,十一,二十五</p> <p class="ql-block"> 感谢:余从斌同学提供照片</p><p class="ql-block"> 编辑制作:龚著泉</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