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美丽蝶变:用心用情守护神农架</font></b></h1><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建设现代林业闻思录</font><b><font color="#b06fbb"><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魏家锋 艾前进</font></h5> <h5> <font color="#167efb">情重如许,誓言若山。从 1964年到 2024年,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从组建时专业经营木材的省属森工局,到湖北省直辖的县级行政区。几代林业人薪火相传,忠诚担当,把神农架建成了“世界物种基因库、华中水塔、华中绿肺、华中空调”,用奋斗提炼出了“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建设方针,用心血和汗水守住了神农架的绿水青山和蓝天白云。<br> 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直接命名的行政区,它是地球中纬度地区保护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因林而建,因林而兴,因林而美,从而成为全国唯一同时获得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际重要湿地、国际示范自然保护地等世界级品牌,同时也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 5A级景区。神农架为什么取得了众多国家级、世界级的名片?是因林而名的生态保护取得的巨大成效!神农架林区开发建设 60多年来,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湖北模式、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范例。<br>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发展工作。“神农架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瑰宝,保护好神农架自然生态是湖北的历史使命。”省委书记王蒙徽如是说,而且还亲自主持《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与统筹发展规划》的编制研讨会,要求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扛牢生态大省政治责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更好统筹保护与发展,加快把神农架林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长王忠林在神农架调研,要求神农架林区人民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不搞破坏性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br> 神农架拥有林地 461.7万亩,森林覆盖率 91.16%,森林蓄积量 3300.55万立方米,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 8类 18个,现有各类动物 729种、植物 3450多种、昆虫 5288种,古树名木 637263株。自然生态价值具有世界性、典型性、代表性和稀缺性。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政府区长周军带领全区人民群众,锚定建设国家公园和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坚定保护第一、绿色发展、改善民生,旨在把神农架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和示范。在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党委率领全区务林人推深做实林长制,将林业资源当作“命根子”一样保护;聚焦林业自身改革、深化集体林改、探索国有林场改革,蓬勃的发展活力有效地维护了林业人的“脸面子”;有序发展林业产业,不断夯实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助力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守护增值了林区人民的“钱袋子”。2023年以来,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争取资金 5.89亿元,全面实施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提升了森林质量,全面实施了森林防火应急道路、森林防火生物阻隔带等重大防火基础设施项目。截止到 2024年 5月 31日,神农架实现连续 44年无较大森林火灾、无较大森林病虫害、无较大林业违法案件的良好成绩。今年 7月,湖北省副省长、省级副总林长徐文海在神农架巡林,对神农架林区生态保护、森林防火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林长制改革创新予以高度评价。</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湖北省林业局局长王昌友调研神农架林区林业工作</font></h5> <h5></h5><h3><font color="#b06fbb"><b>上篇 保护第一 推深做实林长制</b></font></h3> <h5> <font color="#167efb"> 夏日清晨,站立神农顶四望,千峰万壑,云腾雾绕,宛若仙境。驻守在神农顶的神农架民兵哨所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以“民的本分、兵的责任”赤诚接力,和全区人民一道悉心守护绿水青山,守护“华中屋脊”,是湖北省最早实施“林长制”的原型地。林长制在湖北推行时,神农架林区迅速行动,率先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和林长制工作制度体系,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创造出了叫响全省的“护、增、用、特”新经验。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神农架林区聚焦《神农架自然资源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的引领和实施,以上率下靶向施治林长制,齐心协力云端管理抓落实,创新守护机制确保森林资源安全。</font><br><br><font color="#b06fbb"><b>靶向施治提升林长履职效能</b></font><br> <font color="#167efb">“强林必先强基,强林务必固本。国家和湖北省非常重视神农架林区森林资源管护,神农架林区必须推深走实林长制,以此做好基层治理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赋能。”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领导介绍,神农架生态地位特殊,基层类型多样、人员多元、任务多重,既有制约森林资源管护的难点堵点,又处在四省七县的交叉地带,影响森林防火防灾的敏感点、风险点,林长制深化必须靶向施治。<br> 神农架林区的发展历史实质就是林业的发展历史,牢记林业发展历史,主动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2020年底,林管局党委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回忆早期开发时的苦难岁月,重温血汗凝成的“神农精神”,履行兴林富民的职能使命。林业人不敢忘记开发神农架 60年来经历的峥嵘岁月。<br> 1960年— 1985年为开发建设阶段,随着省委、省政府一声令下,7000名筑路大军从兴山县和房县南北并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仅用 5年时间便打通了神农架通向宜昌、襄阳的道路,向世人敞开原始洪荒神农架的山门,使茫茫林海中的粗壮木材走向全国各地,每年采伐 10万多立方米商品木材,从开发到 2000年 3月,神农架林区累计向国家提供所需建设用材 1554.36万立方米,成为那个物资匮乏时代国家木材和湖北经济的有力支撑。随着大径材的减少,神农架的国宝金丝猴等珍贵动植物也随之锐减,1981年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到了 63%,国外媒体断言,若继续采伐下去,“再过 5年,神农架就会从地球消失”。<br> 1985年 7月进入探索保护阶段,神农架林区果断转型,决心“把神农架保护好、开发好、建设好”。截至 2000年,神农架林区争取到联合国开发署、世界银行资助的“中国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点”建设项目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创建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探索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这一阶段,全区累计造林 60多万亩,封山育林 4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积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br> 2000年至 2012年是神农架林区的发展转型阶段。神农架林区采取断腕之举,关闭大大小小的森工、磷矿企业 110多家,林业职工大量下岗转岗,2012年国家测算全区绿色生态GDP价值超过千亿元,神农架的山青了,水绿了,天蓝了。<br> 2012年以后,神农架林区进入绿色崛起的新阶段。全区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绿色就是财富、文明就是优势”理念,走在“生态立区、旅游强区、文化建区、人才兴区、开放活区”的最前列。历经 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森林覆盖率年年增长,实现了“资源增量、林业增效、林农增收”,铆定全域景区、花园城镇、美丽乡村的目标阔步前进。<br> 回顾林业的创业史,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创新业。今天建设林长制,是要推深走实基层治理之路。林业系统围绕基层林业“治理什么”“怎么治理”等现实问题,由领导带头领题调研,通过面对面倾听基层心声、深入一线了解基层实情,先后分析梳理出基层林场组织功能不强、巡林护林统筹不力、自主抓建动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找准了提升基层实施林长制的效能着力点,统筹推进,狠抓落实。<br> 思想上的革命,首要的是把正根本方向。神农架林区在深化林长制的过程中,发现林区“林电隐患”问题突出,2021年在全国率先与国网神农架供电公司推行“林长+线路长”“电力廊道+防火通道”的“双长、双通道”建设,加大标准化廊道建设,探索种植电力廊道阻燃植物,治理“树线”火灾隐患,两年建成电力廊道生物隔离带 100多公里,排查整治各类隐患 1200余处,从源头上解决“树线矛盾”带来的森林火灾隐患。<br> 思想破冰,使林业工作打破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随着林长制建设的深入推进,他们不断加快改革步伐,创新实施了“林长+检察长”“林长+景长”“林长+校长”“林长+警长”和“青年志愿林长”“巾帼林长”等多长协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共保联治、跨域融合的神农架林长制建设新路子。<br> 靶向施治的工作模式,神农架林区全面建立“区、局、乡(镇)场(处)、村(站、中心)四级四类林长+生态护林员”的组织体系,共设立林长 172名,形成“权责明确、保护有力、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森林保护和发展体制机制,目标责任体系更加完善,森林资源总量保持稳定,林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森林质量稳步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更加优化,林业综合效益更加凸显,林业多元化投入机制基本形成,林业增加产值逐年增长,林业助推绿化发展能力全面增强,广大林长充分发挥本责任区的引领作用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林长巡查制度,持续在保护修复生态资源上统筹用力,在谋划争取林业项目上精准发力,在做大做强林业产业上不遗余力,推动了林业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font><br><br><font color="#b06fbb"><b>云端管理发挥智慧平台作用</b></font><br> <font color="#167efb">为使森林精确化管护,神农架林区把信息化、智能化与网格化贯通。神农架林区是最早与省林业局联通林业信息网的单位,护林员在 2014年就装备了GPS定位系统,创立了生态保护有规划、有范围、有机制、有标准、有责任的“神农架模式”。<br> 森林资源网格化给管护带来精度和速度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管护态势变化的加快。推深做实林长制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颠覆性技术效能,通过将资源网格化与智慧化管理进行数据交互,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预测、云计算等优势,提升了网格化、智能化的协同效率。<br> 合理调配资源管护,畅通联合指挥链路,完善林长制改革创新。神农架林区紧紧围绕“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建设方针,在全区推行“林长制+多长”的运行模式,建成信息指挥中心、视频监控、北斗定位、无人机巡航四大系统开展远程监测,构筑了“空中有飞机、山头有监控、路口有探头、林内有巡护、应急有队伍”的五位一体的立体管护网络。实现了全区森林资源管护一张图、一张网、一套数的网格化监控体系,探索了森林防火九大机制,实现了全区连续 44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同时从空、天、地、物、人五个角度对资源管理进行立体感知,实现重点区域、重要物种、重点对象、重要时段保护管理全覆盖,推动构建林业生态网络感知体系,压实林业管护网格化管理责任,形成高效协同的管理效能;创新过程管理“一平台”,整合防火和森林资源网格化信息化三期项目,推广林长制智慧管理系统应用,进一步丰富管护手段,提升管护能力,通过分析各种数据为全区的科学发展、生态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全区生态资源进行监测和保护。启动林长通App+信息中心网络监控平台,实时监测巡林轨迹,推动森林资源从“脚步丈量”走向“云端管理”。<br> 林长居其位,管好责任区。三级四类林长在“一张图”“一张网”“一平台”的帮助和监管下,落实“四保一提”修复要求,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确保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确保林地(湿地)面积稳定、确保科学绿化落地见效,依托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着力抓好高速高铁“两高”及重要通道景观廊道建设,全面提升森林景观质量,努力形成科学高效的综合防控体系,做到责有人担、山有人管、林有人护。按照有案必立、立案必查、违法必究的原则,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捕乱猎等林业“四乱”行为,全面加强生态资源监管执法,确保每块林地、每个山头都有林长管理。</font><br><br><b><font color="#b06fbb">九大机制使林区 44年无火灾</font></b><br> <font color="#167efb">神农架,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是三峡库区和丹江口水库水源涵养地,对长江、汉江生态安全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生态安全使命刻在骨子里的神农架人民,一面做好造林绿化“增”的文章,一面下足森林防火“护”的功夫,防范化解森林火灾风险隐患,实现连续 44年无较大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人为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三无”目标,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担当林业新使命、实现林业新作为。<br> 把护林防火当作神农架“天大的事”一点也不为过。开发神农架之初的 1964年到 1980年,神农架共发生了 126起森林火灾,烧毁森林和野生动物不计其数,损失成为巨大。当下,森林覆盖率已超过 91%的神农架林区,始终严守生物多样性、森林防火、生态安全“三条底线”,他们是如何做到连续 44年无较大森林火灾的呢?神农架林区历来重视森林防火,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扎实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持续巩固深化森林防火机制,出台《神农架林区森林违法违规野外用火举报奖励实施办法》,重点防火期发布《护林防火戒严令》,实施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任务,推动华中航空护林站落地神农架,建成 50人准军事化森林消防特战队伍,创新推行“532”森林火灾快速处置模式典型做法,打通火灾防控“最后一公里”。通过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严防死守、细抓严管,确保森林防火安全。<br> 森林防火,关键在防,只有防患于未“燃”,才能真正保护青山常在。神农架林区广泛发动全区上下力量,长效建立科学有效森林防火“九大机制”,全面构筑立体化的森林防火体系。“九大机制”就是:以督导考核为抓手,严格“一查到底的惩戒机制”;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落实“两山季时的转换机制”;以关键部位为重点,坚持“三头六必的管理机制”;以联控为保障,打造四省六县的协作机制;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构筑五位一体的预防机制;以重点人群为切口,保障“六亲都认的关照机制”;以纵横结合为体系,履行“七长五包的责任机制”;以全民参与为目标,做实八月持续不断的重防机制;以抓铁有痕的韧性,练就“久久为功的坚守机制”。<br> 神农架是建设国家公园的试点区,大山和城镇相接、城镇和山林相融,加强全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严防家火上山、山火入城是摆在全区的突出工作。全区人民忠实履行生态保护的首位之责,着力在生物多样性安全方面,完善“天空地一体”监测设施和平台建设;在森林防火安全方面,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森林防火预警监控和通信指挥系统建设、“以水灭火”工程设施建设、防火道路与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建设等“六大建设任务”;在生态安全方面实施分级分类分区保护,为确保林业生态主要指标达标进位,神农架林区确定了苛刻的奋斗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数不小于 81.18,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 0.3‰以内,火灾扑灭率达到 100%,24小时火灾处置率达到 100%,重点区域预警监测覆盖率达到 95%以上,重点区域火场通信覆盖率达到 100%,森林航空消防覆盖率达到 100%,森林防火知晓率达 100%。</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神农架风光</font></h5> <h5></h5><h3><font color="#b06fbb"><b>中篇 绿色发展 三大改革增活力</b></font></h3><br><h5> <font color="#167efb">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是未来经济的方向、人民群众的期盼。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的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导向,加快培育绿色发展动能,敢于善于“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做强”,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活力,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特色区。保持高颜值生态,着力高质量发展的神农架,主动打破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随着林长制改革建设的深入推进,针对林业建设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林业自身改革激发建设活力,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引导务林人和林区人民在绿色发展中勇闯新路,在比学赶超中勇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font><br><br></h5><h5><b><font color="#b06fbb">激发林业自身改革活力</font></b><br> <font color="#167efb">担当不避事,奋斗能成事。神农架林区引导干部职工巩固深化林业改革工作,打好提升内生动力的后备战。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深化林业“放管服”改革,围绕林地手续办理,推进林业审批事项“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当好林业金牌“店小二”,创造了良好的林业营商环境。森林公安转隶后,林业部门不再承担林业行政执法职能,为应对现实需要,加快深化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组建林业执法队伍,履行林业行政执法职能,给林业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地法制保障。林业系统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在林业管理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保持了林业工作创新的稳定性。近几年来,注重以林业自身改革培塑新时代奋斗观,自觉补齐三大基础短板,加强林区保护基础,当好新时代的奋斗者。<br> 迈开步子补短板,改革探索创新干。激发林业自身改革,活力显现在森林防火基础能力不足的短板加长了,2023年以来,林业部门抢抓国家发行国债支持防火能力建设的机遇,实施森林防火国债项目。全局集中力量攻关,立项争取到 688公里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和 277公里生物隔离带建设,今年春天两个项目同时开工,保持了工程建设的高质量;航空护林站建空白也是神农架林业的一块短板,过去完全靠人力应对神农架的山高坡陡和险要地势难度太大,通过积极争取,中央投资的华中航空护林站建设项目落地神农架林区。为提高专业防火,筹措资金完成森林消防队伍驻防,形成稳定的保障机制,逐步构建林业资源监管“空天地人”立体监测系统,提升了防灾减灾能力。推动森林资源监管科技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变林业工作过去靠“人海战术”逐步过渡到“以机代人”。<br> 不做推诿逃避的局外人,争做开路破局的实干家。神农架林业人不等不靠,精心谋划林业改革发展项目,2022年成功争取中央投资 2.81亿元的生态修复项目,2023年成功争取到中央投资 3.065亿元的防火基础设施项目,2024年成功争取到中央国土绿化示范项目 1.9亿元。神农架是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已知兽类物种数占全国兽类的 14.3%。神农架林业在全省率先实施林业系列保险,成功推行了森林保险、野生动物致害农作物保险、古树名木保险,最大限度发挥保险的抗风险作用,不断化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让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解决林农生存之忧。</font><br><br><b><font color="#b06fbb">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font></b><br> <font color="#167efb">让山林得绿,助林农得利。神农架林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得民心合民意,改出了满目青山,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近几年来,全区着力兴林富民,使林业服务社会大局的作用充分展现。及时精准落实生态惠民资金,每年兑现集体林地资源管护补助资金 1580万元、林业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81万元,退耕还林补助 1650万元,生态护林员补偿资金 912万元,解决了林区 10274户林农基本保障和 6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大力通过林业项目实施林农家门口就业,每年选聘 2300多名生态护林员及 72名农民护林员就地就近参与林业资源管护,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为农村提供就业岗位 1万多个,稳定获得涉林收入。实施林业科技惠民服务“三年行动”,推进林业产业基础研究和实用技术研究,2023年推进林业基础科研课题 8个,技术推广和林业工程项目 9个,打造示范村 3个,有效提高核桃、板栗、五倍子等经济林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特色产业培育、脱贫群众就业增收、对监测户精准监测帮扶等重点任务,支持打造温水“香约渔村”,发展“神农香菊”“华山松嫁接”等项目,帮扶成效得到持续巩固。<br> 分布在镇村的零散集体林地,是神农架林区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增收致富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神农架林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深化集体林权改革中探索创新,探索组建林权收储机构,吸纳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发展壮大集体林地产业,开展森林经营试点工作,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探索集体林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全区完善配套措施,加强信息沟通,妥善化解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保障好林企、林农合法权益,初步形成了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2024年春天,神农架林区聚焦资源盘活,采取集体林权收储、流转或租赁等方式,推行“企业+林农”“林内+林外”的规模化、市场化经营模式,试点盘活 4个村的集体林地资源,打造集体林场,使集体林权“动”起来、林业经济“转”起来。</font><br><br><b><font color="#b06fbb">深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font></b><br> <font color="#167efb">神农架林区管理 7个国有林场,国有林地面积 1276平方公里,国有林面积全省最大、占比最高。在 2016年国有林场改革中,全部定性为公益Ⅱ类事业单位,得到省政府的关爱,使林场职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森林资源管护中去。近几年来,林业系统不断深化林场改革,公开招录、内部遴选事业性人员,解决了林场性质和人员身份问题,解决了机关与基层、企业与事业的收入差距问题;通过实施基层所站建设和林业棚户区工程,完成 6个林场、8个林站、6个检查站、40个护林站标准化建设任务,基本解决了基层所站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入学难、住房条件改善难和通讯难等问题。<br> 改革后的国有林场干部职工不再为过去的“饭碗”发愁了,怎么让庞大的森林资源变成有形的资产,神农架林区引导各国有林场按照湖北省林业局“富美国有林场”创建标准,扎实推进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林下经济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水平,改善林场民生,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果。全区以组织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为契机,选择国有林场重点生态空间、区内汉江源头和长江支流等重点河湖流域,投资 35341万元,建设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生态综合治理重大项目建设。自2022年开始,用 3年时间,组织对全区 29.7万元退化林进行改造,对 132万亩中幼龄林进行封山育林,通过采取补植补造、综合修复等具体措施,人工促进森林修复,提升森林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等生态功能,这一项目的全面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富美林场建设。<br> 加强资源管护,工作质效齐升。全区最年轻的新华林场,在加大矿山生态修复的同时,持续加大各种项目的申报和落实,2022年在一体化治理试点项目中,清理虫害木,补植银杏、七叶树等苗木 5508株。2023年争取到 1167亩国储林建设项目,建设极小种群庙台槭野外驯化回归项目 20亩。2024年申报小微湿地项目 3个,主导建设吉祥谷金丝楠木生态湿地、郑家河水源、观音河水库三个保护湿地,后进林场逐步融入全区齐头发展的阵容。全区最大的红花朵林场,瞄准全国“十佳林场”创建目标,三年累计植树 18万余株,打造了全区首个极小种群繁育基地和珍稀植物繁育苗圃地,成功人工繁育庙台槭、洪平杏、珙桐等珍稀濒危植物幼苗 190余万株。2023年 9月 14日,在新疆伊犁召开的全国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红花朵林场荣获全国“十佳林场”称号,林场党委书记、场长陈功友在大会介绍了林场深化改革的经验做法。</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神农架上杉树王</font></h5> <h5></h5><h3><font color="#b06fbb"><b>下篇 改善民生 价值转换产业兴</b></font></h3> <h5> <font color="#167efb">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业特色新质生产力,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才能促进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神农架林区聚焦《神农架自然资源保护和统筹规划》,落实“三类五档”分区管控要求,优化农林产业发展布局,深度融合产业要素,依托绿色纯天然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林药、林蜜、林果、林菌、林菜、林饮等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确定世界级自然保护地管控分区内外林下经济差异化的生产模式。新组建的林投集团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康养产业和涉林企业扶持力度,鼓励通过林地流转、参股、出租等方式,推广市场连结,完善生产、加工、配送和销售全产业链条,培育出一批优质林下产业示范基地,开发出了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林业生态产品,打造出了一批省级和国家知名生态产品品牌,进一步壮大了林区的林业产业发展,提升林业产业在全区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率。拓宽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让神农架林区林农同其他地区一同踏上了共同富裕之路。</font><br><br><font color="#b06fbb"><b>做大林投集团 </b></font><br> <font color="#167efb">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神农架林区注重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要素融入现代经济体系,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在林业经济建设中,既保障所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参与者的贡献得到回报,健全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等,又努力防止生态资产过度资本化。2022年,神农架林区注册资本金 50000万元,成立神农架林区林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林业管理局管理。<br> 走向市场争取项目,切实履行国企担当。2022年,林业管理局挑选擎旗人,从林业系统中抽调干部职工相继组建了兴林、林康、规划设计、神林宾馆、繁晟矿业 5家实业公司,投入市场运营,当年启动了国家储备林建设和中国珍稀菌(神农架)产业园建设两个大项目,实施了雨雪冰冻灾害木清理恢复、“双长”“双通道”建设、湿地恢复三个工程,林区党委书记冯伟、政府区长刘启俊赞誉集团是神农架林区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先行军,要求在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绿色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br> 培育产业龙头,做强林业经济。林业管理局党委不负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的厚望,对林投集团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局主要领导精心而局,亲自谋划、亲自推动把林投集团做成生态价值转换的重要平台、重要载体。公司在林业管理局的支持下,积极做好林业工程、林下经济、生物工程、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产业“五业融合”;努力盘活资源、储备资本、管好资产、用对资金、提升资质“五资并用”;做到编好本子、定好尺子、系好扣子、备好库子、照好镜子“五子登科”;保持算好政治账、算好经济账、算好前途账、算好亲情账、算好感情账“五账清白”。<br> 踔厉奋进新征程,助推林区新跃升。2023年,神农架林区支持林投集团林地资产包装,推动集体林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将资产经营权和收益权划转林投集团,林业管理局还将市值3亿多元的经营资产和闲置资产土地变性无偿注入,壮大了集团资产和投资实力。市场能力增强的集团带动林农发展林下产业,拓展人工菌棒天麻、珍稀食用菌、中华小蜜蜂等重点产业的种养和深加工,申报蜂蜜、天麻、珍稀菌等系列国家森标产品,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集团将中华小蜜蜂公用品牌授权开发,整合全区中蜂养殖和经营企业整体包装,统一品牌,统一营销,逐步包装上市。参与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林地抵押担保拓展农民融资渠道,为乡村振兴贡献林业力量。集团全力推进珍稀菌产业园区运营、国家储备林实施、徐家庄森林康养小镇建设。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使集团晋升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font><br><br><b><font color="#b06fbb">做强康养产业</font></b><br> <font color="#167efb">依托气候优势,建设森林康养。神农架林区在确立的旅游、农林、康养三大产业目标中,森林康养产业是林区资源所在、群众所盼、市场所需、未来所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 2018年在神农架林区成立森林康养专业委员会,举办森林康养论坛扩大了神农架的森林康养影响。神农架林区定位建设湖北省森林康养示范区,每年举办一次国际森林康养论坛,建设全国森林康养基地。<br> 神农架林区全年的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 96%以上,是国内负氧离子高浓度地之一,享有“华中之肺”“中国天然氧吧”等众多美誉,是名副其实的康养胜地。为了把独特的森林资源优势转化成生态康养产业发展胜势,神农架林区早在 2016年便成立了神农架康养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林业管理局,相继制定出台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健康产品研发、专业人才培养、服务配套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趟出了一条成功的实践路径。2018年,徐家庄林场顺利通过国家林草局和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验收,成为林区第一个授牌的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2020年,神农架林区、荣盛龙降坪阿尔卡迪亚森林酒店、南溪民宿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评为2020年第六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2021年,大九湖镇、神宇集团、巴桃园、四季小镇、松月拾光民宿成功申报“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2023年,神农药王谷森林康养基地申报成功,为林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br> 用活森林生态资源,打造华中康养胜地。2023年 10月21日,神农架林区举办了一场“生态文明建设—森林康养”主题论坛,来自广西、湖南、四川、湖北等地的全国百余名专家学者、名企名医分享经验、碰撞智慧,共谋森林生态康养发展之道。森林康养产业的建设,带动了林区的森林旅游业,有近 2000人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康养服务,全区旅游康养直接从业人员 100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 3万多人,占本地就业总人数的 30%。2023年,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 438万人次,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较 2019年增长 28%、24%,神农顶景区首次接待游客过百万。<br> 有序推进康养产业品牌建设,布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神农架林区每年印发康养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对全区康养产业产品涵盖森林康养、中医药、养老养生、康养旅游,顺应各个年龄段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神农架林区正以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性思维谋划布局,深挖神农架生态资源优势和文化潜能,全力推动康养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致力将神农架打造成世界闻名、国内著名、区域一流的康养产业高地。</font><br><br><font color="#b06fbb"><b>做优林下经济</b></font><br> <font color="#167efb">“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国家要求在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的前提下,让老百姓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拓宽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让山区、林区的林农同其他地区一同踏上共同富裕之路。神农架林区一直都把林下经济列为林业经济“五大板块”的第二位,并赋予林投集团打造林下经济样板地,引导林区林农发展天麻、淫羊藿、五倍子、中药材等林下经济。<br> 做优林下经济,形成“六种模式”。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神农架林区科学利用 200万亩林下空间,鼓励林农建设林药、林蜂、林果、林菌、林菜、林饮等林下经济,经验得到《中国绿色时报》的宣传推广。<br> 做强“药箱子”。神农架林区被誉为“天然大药园”“中草药王国”。通过优选品种,重点打造神农架“一叶一花一果二参”的“神五味”。优建基地,通过 3至 5年时间,使木本药材种植面积达到 8万至 10万亩,草本药材种植面积达到 3万至 5万亩。做好“中药材+”文章,以“森”养为统筹、“食”养为推动、“药”养为抓手,培育康养、康疗、康体等产业链。做大“蜜罐子”,神农架林区是华中中蜂国家保护区,蜜源植物多达 566种,百花蜜药用价值高,林区利用气候、蜜源等优势,努力推动形成 7万群 600吨的百花蜜产能;做实“果盘子”,依托具有一定规模的核桃、板栗、猕猴桃等存量基地,实施干鲜果提升三年行动,通过品种改良、精深加工、高端营销等举措,打造 10亿级产业;做特“菌篓子”,林区发现野生菌类 730多种,采取林中挂袋、林下埋袋、树干绑袋等方式,大力推行菌类仿野生种植,依托丰富的珍稀菌资源,与医药、餐饮企业合作,开发菌类衍生产品和即食产品;做优“菜篮子”,林区拥有 20多种草本野菜和10多种木本野菜,充分利用山野菜资源,开发野菜水饺、包子、饼干等食品;做亮“饮瓶子”,研发生产的猕猴桃、桦树汁植物饮料受到市场欢迎,新开发的娑椤果酒、猕猴桃果醋、杜仲茶、海棠茶等饮料类产品同样受到市场青睐。<br> 林下经济“六种模式”的总结推广,培育了一批林业龙头企业,壮大了神农架的林产品销售市场,树立了“神农药膳”“神农药材”“神农百花蜜”“神农蜜谷”“神农药谷”等知名神农系列林产品品牌,带动全区林农参与百花蜜、山野菜、中药材、珍稀菌等特色林下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林下产业示范基地,带动老百姓在生态保护、产业联动中致富增收。2023年,近 5000户林农通过在“自留山”租用参与林下产业发展,带动 4万多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促进群众增收。<br> 60年山林耕耘,60年艰苦奋斗。锚定国家公园、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目标,建设美丽富裕的神农架林区,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开启“二次创业”的新甲子,他们践行新理念,抢抓新机遇,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笃定前行,必将创造各方协同、共建共赢的绚烂未来。</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本文刊载于《时代报告》杂志2024年11月上</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