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我在赤峰师范毕业并留校,分到图书馆工作, 正赶上赤峰电大师专班招生,我便有幸参加了图书专业的学习。<div> 赤峰电大全称是內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赤峰分校,1982年4月筹建,6月招生,校址是园林路西市教育局的侧楼,校长马宏树。图书专业共两个班,师专班以招收学校图书馆(窒)人员为主,有党校的,财校的,卫校的,还有几名社会人员,共计18人 ,学制2年,学习形式是半脱产。</div> 把“文革十年”耽误的时间补回来,面对广大青年对知识的渴望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979年成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形式有业余、半脱产、脱产三种形式。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专业。当时赤峰电大在平庄矿务局办了煤矿机械班,赤峰二毛办了毛纺织、毛染整班,建委办了土木建筑工程班,司法局办了法律班,人事局办了党政干部专修班,商业局、财政局、物资局也都办了相应的会计、财政、金融、物资管理等各类型的学习班。九十年代,电大文凭是世界各认可的五所院校之一。 我上课地点是师专东校教学楼一楼,课程分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古代汉语》授课老师是张先声,他是北师大毕业援内的,古文功底深厚。《写作文鉴》讲课老师是焦集群,是赤峰四中老师,常常用自已的作品来剖析写作目的,写作思路,写作技法,深入浅出,深受学员喜爱 。《中国革命史》讲课老师是东北师大刚毕业的李焕青,青瘦的脸颧骨有点突,长着长条粗而重的眉毛,冬季穿着不够长的羽绒服,绒毛都从衣缝中钻了出来,上课从不带书或讲义,直接问上堂课讲到哪了,接着便在课桌的过道上滔滔不绝的讲起来,没过十分钟便抽起了烟,一节课下来,教室内便缭绕起烟味和沙哑的声音。有一次上完课,我问李老师走不走,李老师说“今天上了八节课,我得再抽棵烟,歇一歇,现在实在走不了”,从此我和李老师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糸。 专业课老师由东北师大毕业米海燕老师和北师大毕业的陈晓华老师担任,我最欢的课程是《图书分类学》和《中文工具书使用法》。当时师专、师范两校分家,师范图书馆只剩下三个老太太,缺一个搬搬扛扛的劳动力,我是学体育的,体育成绩很差,但爱看书,就阴差阳错的留校了。半脱产学习是上午上课,下午工作,图书馆也在一楼,这边上完课,就到那边工作实践,所以业务水平提高很快。那时图书不标注大类,想把图书放置在书架上,首先要分类,分类就得看内容提要,标注分类号,从大类归划到二级类目、三级类目甚至四级类目,最难分的是文学类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作者出生在1919后,既有1949年前的作品,也有1949年后的作品,所以不好归类是现代的,还是当代的。<div> </div> 工具书是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释疑解难时查考之用的图书。解答疑问如 :字词、 成语、典故、人名、地名、诗词、法规、条约、纪年、典章制度等。 在图书工作不但要知道有啥书,还要会查相关材料,提供推荐材料。我会查公元阴历阳转换法后,第一次知道自己生日是公历2月9号。<br> 两年中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在师范的三万册图书整理中,完成了登计、分类、典藏目录、借阅、参考咨询等工作,还顺利完成了电大学业,回忆往事,感到最充实、最长知识的就是电大学习这两年。 1986年,一个宿舍一同留校的许勇调到电大,我和电大的情缘更深了。许勇为人赤诚,仗义疏财,善结缘,通过他结识了陈江、董松涛、韩彬、李爱东等新老师哥儿们。当时很羡慕电大直属班学生,他们可以业余时间利用电视传播来上课。更羡慕电大老师拥有广阔的学生资源,各行各业都有电大学生,到哪里办事都好使。佩服电大开拓进取的精神,不压制个人的创业能力和才华,成立了第一个电大新技术市场,创建了第一所中信外国语学校, 组建了海达电器商业集团和电脑公司,培养了柴春泽时代人物和一大批技术革能手,逢盛世,沧海横流,方显电大英雄本色! 2003年,赤峰学院成立,赤峰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由成教部、远教部和继教部三个单位组成,犹如一个屋顶下的三个柱子。赤峰电大更名为赤峰学院远程教育部,同时挂赤峰电大牌子,校址由红山区教育局迁到商校北院,成教部、继教部也迁到了商校北院,三个单位同楼办公,无形中又混到一起。2015年,成人教育部更名为成人教育学院,远程教育部亦更名为远程教育学院,继教部迁出,楼内成了两个独立单位。2017年赤峰电大和成教院合并,更名为赤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倒应了《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从1985年到现在,业己四十年光景,印象最深的赤峰电大,象校歌写的一样:“我们的校园无限宽广,南疆北国处处桃李芬芳。我们的知识来自空中的课堂,电波飞渡,汇成心中的黄河、长江。<br> 自强不息,播种理想,在知识的海洋里再造辉煌。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我们要做现代化的栋梁”。<div> 钟飞辰校长在学院征文中写到“世界上高山有许多,我唯爱赤峰电大这一座”。<br></div> 四十年的光阴渐去,许多同事己经退体,路过办公室,忽有故人心头过,依然难以忘怀的电大领导,同事,朋友。 这些人给予了知识浇灌,生活中的帮助,在推杯换盏 、欢乐笑语中凝聚了坦诚、无私、亲兄热弟般的友情。 2024年11月25日于办公室<div> 感谢抖音中瓷韵图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