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戴庄之旅

黄海昇

<p class="ql-block">  近期,在《邳州文化网》上看到到一篇文章《从战士到记者再到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张可春“季子挂剑台”喜结题》。内容是由邳州市文化名人张可春老师牵头考证历史文化典故《季子挂剑台》项目理论: 江苏邳州市戴庄镇境内的“九女墩四号墩”才是真正的“季子挂剑台遗址”。在2022年8月被官方认可。张老师做这件事儿,非常的不简单,令人钦佩。由此,让我不由得想起两年前的一段难忘的戴庄之旅。</p><p class="ql-block"> 我和张可春老师有一面之缘,对他印象深刻: 谦虚,儒雅,随和。</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6日上午,应张可春老师之邀,我参与了由今古传奇书画院院长、邳州市知名作家黄兴洲老师组织的戴庄历史文化采风活动。</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十几个人,邳州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大运河文化研究》季刊主编杨光正;邳州文化网主编、作家刘波涛;官湖镇“周峰书画院”院长、作家周峰;画蝉名家、画家石荣光;中医大夫、诗人李斌;网红书法家杨秉飞;青年作家胡敏等。</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尽地主之谊,也是发挥他媒体人能说会道强项,主动热情地当起向导和解说员,</p><p class="ql-block"> 那天上午九点半左右,我们三部汽车分别在戴庄镇滕湖村部小广场汇合。</p><p class="ql-block"> 我开的车提前到达,向北不足百米就是解慕唐烈士纪念园,纪念园大门面朝正东,门口路上有位外貌酷似退休老师的人,老远就热情招呼黄兴洲老师,他就是张可春老师。走进端详,张老师,中等个头,魁梧身材,腰板笔直。尚且保留年轻时军人气质,干练利落,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解慕唐烈士纪念园和戴庄镇历史文化长廊。这里,最近几年重新设计,改建升级,比原先扩大了好多倍。早先是全封闭,面积小。现在规范化,对外开放瞻仰。</p><p class="ql-block"> 解慕唐纪念园内高大松柏矗立高空,庄严肃立。正中是解慕唐烈士雕像,墓碑上刻着“解慕唐烈士之墓”。解慕唐,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徐州地区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为早期红色革命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院内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题词。</p><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是九女墩遗址。那天多云转晴,尚刮着寒风。我记得我们驱车到山窝村西北的山里,山虽不高,属丘陵地带。山路窄,石碴路,蜿蜒起伏,略微陡坡。把车停路边,由张可春老师引路,步行到九女墩四号墩遗址,是一处凸起来的小高岗,茅草丛生,陡峭险峻。张老师同我们手拉手登上最顶头,极目远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脚下就是尘封久远的历史之地。</p><p class="ql-block"> 一部邳州史,半部在戴庄。不到戴庄,不知邳州历史文化之悠久和厚重。</p><p class="ql-block"> 戴庄,处邳州市西北方向,隐藏着令人惊叹的历史文化底蕴。出土了25万年前亚洲最大的纳玛象牙化石;以及距今6000年的刘林遗址(处在大汶口文化早期,也是江苏唯一出土的彩陶遗址);约3000年梁王城遗址(新石器至战国时代遗址);依宿山是西周时期古徐国仁义治国国君徐偃王起兵联盟抗击周穆王遗址,是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遗址不仅展示了邳州地区的早期人类活动,还反映了东夷文化的繁荣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近现代史上戴庄同样谱写了一段英雄壮歌。禹王山抗日阻击战遗址纪念园,是徐州市唯一的国家级纪念遗址,也是苏北遗存最完整抗日战争遗址。</p><p class="ql-block"> 接着,张老师带领我们来到第三站,一处高坡上,大约面积六七十平方,据说是梁王城遗址的一部分,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徐国国都。高处不胜寒,冷风刮起,哗啦哗啦地吹于耳际。张老师详细地介绍那段远古历史,我们仿佛看到那风云变幻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第四站,山窝村地处丘陵地带,村西有两棵紧挨千年古槐,一大一小,叫“姊妹”古槐。经历战火纷飞年代,曾遭一场意外大火焚烧,整个树干朽坏枯萎,失去往日风光。世上的事,有时难以置信,令人费解。本来是朽木一桩的两棵槐树,竟有一年突然冒出新芽,而且满树新枝,后来,重新焕发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第五站,鹅鸭城遗址,在一处低洼地带,只有一小段土墙,这就是原五原城遗址,曾经也是繁华国都,如今几乎看不出是一座城池。不仅令人唏嘘不已,繁华落尽,辉煌不再。国家兴衰尚且如此,人生起落沉浮还有什么难以接受呢!</p><p class="ql-block"> 张可春老师,文史学者、资深新闻媒体人、邳州文化研究会顾问、《胜利日报》社副社长、邳州市戴庄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p><p class="ql-block"> 考证工作繁琐枯燥,没有一定的耐心和韧劲是完成不了的,也是常人无法胜任和完成的。我有时就想,张可春老师研究历史文化,这是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翻阅多少文献资料,参考多少学术论文啊! </p><p class="ql-block"> 张可春老师秉着对历史的尊重,还原考证真实的论点,有一股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干劲儿!选择了就要面对挑战,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必须弄出个所以然来,搞出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 一上午和午后时间,共有四个小时,张老师带我们去了五个地方,分别是解慕唐烈士纪念园、九女墩四号墩遗址、梁王城遗址部分、鹅鸭城遗址(武原古城)、千年姊妹古槐。</p><p class="ql-block"> 过中午,大概下午一点半左右,安排就餐地在禹王山后麓风景宜人的网红打卡地-月牙桥生态园,老板是爱好文艺热情好客的网红美女杨艳梅女士,至今她和她的姐妹能歌善舞视频段子仍活跃在一些大的自媒体平台。</p><p class="ql-block"> 就餐期间,张可春老师坐我对面,我才真正的端详一下他: 国字脸,宽额头,高鼻梁,浓眉大眼;声音洪亮,精气神十足。</p><p class="ql-block"> 由张可春老师提议,要求四位作家黄兴洲、刘波涛、周峰、李斌,在现场随机赋诗赠杨艳梅老板的生态园;杨光正老师赠《大运河文化研究》季刊给杨艳梅女士;石荣光老师赠画作品《蝉,一鸣惊人》;杨秉飞老师现场挥毫赠送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 很荣幸结识张可春老师,虽然只一面之缘,时间不长,但对他的印象颇深。头脑活络,知识面宽泛,口才忒好,穿著朴素,为人宽厚,热情似火。古稀之年,仍然精气神十足,宣讲红色故事,弘扬正能量;挖掘研究整理戴庄历史文化,不辞劳苦,废寝忘我精神状态,钻研学问的精神可敬可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