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天下看山西 探寻古刹2——双林寺

老井

<p class="ql-block">  彩塑作为华夏传统雕塑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手法塑造人物、动物等形象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随着儒、释、道文化的广泛传播,在寺院、庙宇、道观造像中大量出现,在艺术上展现出了独特魅力,也成为人们认知和瞻仰欣赏神、仙、佛形象的重要载体,山西省平遥双林寺就是以彩塑而闻名于世的佛教寺院。</p><p class="ql-block"> 该寺院于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与镇国寺、平遥古城一起,以“一城两寺”的形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双林寺位于平遥县中都乡桥头村北,据寺内北宋石碑记载,双林寺在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重修,据此推断其创建年代肯定要早于这个时间,即使从北齐算起,距今也已1450多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中都寺当时为一方胜景,庙貌雄伟,香火隆盛,游人不绝,曾建有“七重楼阁,高可望省”,惜毁于火灾。宋代时为纪念佛陀双林涅槃,即“双林入灭”,取意在入灭中重生,更名为“双林寺”。</p><p class="ql-block"> 寺院现遗存建筑均为明清时代,与山西众多古寺庙相比,双林寺的建筑略逊一筹,亮点是寺院内的明代彩塑作品和高超的工艺。双林寺内现遗存彩塑2052尊,其中完好的1566尊,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寺院院落三进、殿堂十座,每个殿內都有大量彩塑,这些塑像大者丈余,小者尺许,造形精准,神形俱备,圆雕、浮雕、透雕、悬塑等工艺精湛,艺术价值极高,逐殿看去,总能给予人们惊喜、惊叹、赞美,尽享眼福。</p> <p class="ql-block">  以这种外观作为寺院入口我还是首次看到,据说明代人们于寺庙外围以红土夯实筑保卫墙一周,上置箭垛,下建拱券式入口,从寺外看像一座小城堡,别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  从城堡式拱券形山门进入寺院,入眼的第一座建筑为天王殿,殿檐下置“天竺胜景”竖匾一块,廊柱上对联一副:“护国安邦风调雨顺,居天说法水净云慈”;喻示人们前面即將进入佛界净土,心理导向和氛围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廊檐下并列的四大金刚,以写实手法造就,每尊高达3米,高大威猛,均为一腿曲盘,一腿下垂前伸,肌肉劲健隆起,手持金刚伏魔杵,怒目圆睁炯炯有神,目光仿佛聚焦于进入寺院的人们,洞察一切邪魔歪道,维护佛界秩序。在佛教里金刚象征威猛,震慑邪恶,故有金刚怒目,降伏四魔之说,这是对邪恶而言,其实金刚是具足慈悲心的护法神。我曾多次探視这些塑像目光,丝毫感觉不到畏惧心理,反而很是可爱,很有人性化。</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内,一般寺庙是大肚弥勒佛,背后是韦陀菩萨。双林寺天王殿的配制是头戴天冠的弥勒菩萨于北墙结跏居中而坐,帝释、梵天胁侍左右,两侧为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也与众位菩萨同在一殿倒坐南墙,各持法器,表风调雨顺。殿内塑像尤其是四大天王造型生动,极具夸张,目光传神。</p> <p class="ql-block">  释迦殿,是寺院的主殿之一,殿门上方正中置“灵鹫遗风”匾额一块,殿内正中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殿内四壁运用圆雕和浮雕手法,以连环画形式用84幅画幅描述了释迦牟尼佛投胎降生、悟道成佛、传经弘法、普渡众生、涅槃的一生,二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神态各异,活动于建筑、山石之间,构图严谨,颇有引人入胜的吸引力。殿内光线比较暗,还有铁栏隔离,所以瞻仰前最好了解一下佛教基本常识,对释迦牟尼佛一生有一个大概了解,然后慢慢欣赏。</p> <p class="ql-block">  释迦殿两厢排列罗汉、武圣、闫罗、土地四个小殿。</p> <p class="ql-block">  罗汉殿内的十八尊罗汉塑像,是双林寺内最接地气最具人间烟火气息的艺术珍品,他们与真人基本等身,雕塑艺师们对人物形体造型的把握,心理剖析,眼神的捕捉准确纯熟传神,仔细观察,达到了呼之欲出,若闻其声的艺术境界。</p> <p class="ql-block">  罗汉殿主像观音菩萨居中而坐,十八罗汉分列两侧。在佛教文化里,罗汉是跳出轮回,除去烦恼,受到众生供养的意思。他们的形象和我们常见的出家人几乎一样,只是身着僧衣剃须落发而已。双林寺的罗汉塑像以写实、夸张、简炼的手法,工匠们撷取了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某个截面,融入了自己丰富想象力,把自己的认知表现出完全世俗化、人性化、个性化。</p><p class="ql-block"> 罗汉塑像中尤其吸引眼球的,比如瘦罗汉、胖罗汉、矮罗汉、病罗汉、醉罗汉、哑巴罗汉、怀抱宠物的罗汉等,他们虽已证得罗汉果位,但凡夫肉胎气息并未蜕尽,实际上就是社会各类人物的真实写照,仔细端详,不禁心有灵犀会心一笑,不禁为工匠大师们的创意大大点赞。罗汉殿的作品可以称得上“珍品”。</p> <p class="ql-block">  武圣殿正中关老爷坐像为清代所塑,塑功还真是不错,神韵丰沛!关羽为华夏本土神祗,妇孺皆知,由人到神到帝及圣,人们赋予他的神职越来越多,各取所需,无所不能。殿内四壁悬塑所描述的是关羽生前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等英武事迹。双林寺关帝塑像有其独到之处可以观赏。</p> <p class="ql-block">  闫罗殿内供有地藏菩萨,左右为十殿阎罗和判官,各尊塑像正襟危坐,氛围森然,佛教中地藏菩萨发下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此殿主管处置生前作恶死后坠入十八层地狱的魂灵,显得阴森。</p> <p class="ql-block">  土地殿供奉管理天下山川郊舍之神,华夏属农耕民族,人们乞求土地之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塑像塑造的是阅历丰富、慈祥忠厚的长者,是一尊很接地气的神祗。</p> <p class="ql-block">  菩萨殷主供千手千眼观音塑像结跏居中而坐,仪容丰满端庄,神态温柔隽逸,二十六只手纤巧而富有弹力,如扇面形排列,有的手中有眼,观世间万物,有的手持法器,透露着威严。四壁以悬塑和壁塑工艺塑造五百余尊菩萨,重心前倾,动感极为清晰,各位菩萨脚登彩云,以不同形态神态、生动的造型、仿佛满壁生风与千手千眼菩萨遥相呼应,工艺水平高超,构成了一座古代雕塑艺殿堂。</p><p class="ql-block"> 与国内其他寺院同类塑像相比,双林寺的千手千眼观音在比例、细节处理、视觉效果以及个性表达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其独特之处,堪称中国悬臂雕塑艺术的精华之作。</p> <p class="ql-block">  千佛殿内共有大小塑像500余尊,而且墙壁下部还塑有殿门,意喻除了进殿的佛和菩萨外,还有很多菩萨有待通过此门进入佛殿,神级别的想象力!</p><p class="ql-block"> 千佛殿內除了主像自在菩萨是一大看点外,双林寺的镇寺之宝被称为明代彩塑之冠的“韦陀菩萨”塑像更是值得欣赏。</p><p class="ql-block"> 国内寺庙的观音菩萨塑像大多是站立的,即使坐姿一般也是正襟危坐。当年塑造双林寺佛像的雕塑工匠们突破佛教艺术的常规陈式和人们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让观音菩萨坐下来,坐姿也大胆创新,高跷右腿,露臂赤是,衣襟半遮,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活脱脱一副纯真自然的人间少女形象。</p><p class="ql-block"> 对于“韦陀菩萨”塑像的雕塑水平的定位,双林寺彩塑艺术博物馆馆长李纯的解说比我等要准确的多,<b style="font-size:15px;">“这尊塑像是全国同类题材作品中的精品,刚中有柔,武中蕴文,威而不悍,身如强弓。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双重性格的深入刻画,夸张变形的身躯表现力度,面部表情的高度传神。这些因素赋予了这尊塑像以生命力”。</b>“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韦陀菩萨塑像的观察和解读,有待人们更多更全面更深刻的挖掘。</p> <p class="ql-block">  双林寺寺院部分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