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揭晓(一)

我的摄影我的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font></h3><div>第十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开幕式暨第十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典礼,正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大剧院举行。刚刚揭晓的是,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摄影)。<font color="#ff8a00">祝贺老摄影家徐永辉、何世尧获奖!</font></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永辉</h3> 徐永辉,男,汉族,1930年3月出生,上海人,中共党员。曾任浙江日报高级记者,浙江省政协第五、第六届委员,享受国务院津贴,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浙江省新闻摄影学会会长,浙江省文联委员,杭州大学兼职教授。 <h5>递交“传家宝”(1962年) 徐永辉 摄</h5> 徐永辉从事新闻摄影70余年,擅长将新闻摄影与长篇通讯结合起来,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的巨大变迁。他用相机记录普通农民家庭的生活变化,跟踪拍摄上万张照片,自20世纪50年代末相继采写了《一户人家十年间》《陪嫁的“传家宝”》《一曲难忘三十年》《一户人家五十年》等长篇图文报道。1994年,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特别贡献奖,作品《全家福》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陈列品。2000年,摄影通讯《中国农家半世纪》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1年,画册《一户人家五十年》获“五个一工程”奖。2019年,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他的作品以70多年的时间跨度再现了党领导下的农民翻身史,热情歌颂了我们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所拍摄记录的珍贵影像,成为国家记忆,点亮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颁奖词</font></h1><div>他曾是上海照相馆的学徒,拿着战利品拍照,开始了摄影记者的职业生涯。70余年来,他用一份古朴的赤诚,为新中国的农民立传,他和他镜头中叶根土一家的形象和故事,曾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展现给全国观众;他数十年跟拍10户人家的专题,先后以《一户人家十年间》《一曲难忘三十年》《一户人家五十年》等不同主题的图文报道,书写了一部党领导下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过上美好生活的影像长卷;他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因沉淀积累,他的作品历久弥新,因对事业的热爱坚守,他的艺术走向永恒。<br><br>摄影家徐永辉,不懈记录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和变迁,凝聚为时光相册、影像文献、国家记忆,以见微知著的风格,抒写着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font color="#ff8a00"></font></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世尧</h5> 何世尧,男,汉族,1935年11月出生,浙江永康人,九三学社社员,主任记者。1952年入人民画报社,从事报道摄影工作。曾任中国画报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等。<br><br>何世尧是中国风光摄影家、新中国第一代摄影记者。1963年,代表作品《巍巍长城》首次发表,后被制作成巨幅壁毯作为中国政府国礼赠送给联合国,该作品被誉为中国长城的影像代表作,成为中国形象、民族精神、中国旅游的图片符号。1979年,参与编辑出版《中国风光》画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全部以祖国锦绣河山为内容的大型画册。1982年,作品《春雨绵绵》获第十二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银牌奖。1988年,合作编辑出版《燕京长城》画册。先后采写了120多组专题摄影报道见诸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人民画报》。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为他录制播出了《风景摄影》《山水吟——记风光摄影家何世尧》等教学片,介绍摄影理念和经验。他的《中国风光》画册首次让九寨沟为世人所知,之后继续在西湖、黄龙、张家界等地创作,掀起了“风光摄影热”。他一生为新中国的摄影事业、对外传播事业倾情奉献,成就斐然。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巍巍长城(北京,八达岭,1962年) 何世尧 摄</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颁奖词</font></h1><div>他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摄影记者,17岁即被选中,走上《人民画报》的专业岗位;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了大量反映国家建设和群众生活的专题,为历史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气质;他参与编辑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以祖国锦绣河山为内容的画册《中国风光》,首次让九寨沟等风景名胜为世界所知;他拍摄的《巍巍长城》被制成巨幅壁毯,作为国礼悬挂在联合国总部60余年,传扬着中国精神;他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记录下中华大地的壮美山河,更记录下共和国的奋进脚步。<br><br>摄影家何世尧,坚持“艺术的纪实,纪实的艺术”理念,统筹“现场构思”和“形象储存”,坚持以博大的气魄和精微的灵秀,用镜头记录时代,用图片讴歌祖国,为时代画像,为人民抒怀。<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纪实摄影类</font></h1><div>第十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开幕式暨第十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典礼,正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大剧院举行。刚刚揭晓的是,纪实摄影类奖项。祝贺杨勇、李好、姚大伟、刘阳、谷永威、余红春、徐渊明、支江、诺敏·何获奖!<font color="#ff8a00"></font></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勇</h5> 1976年生,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多次在全国摄影展览及福建省摄影展览入选、获奖。曾荣获福建省百花文艺奖、福建摄影金像奖,连续三年获得“福建省杰出摄影家”称号。出版个人著作《一个人的闽江》《倒立的虚影》等。 <h5>百年船政 向海图强(之一)<br>2011年,漆工正在为驾驶室构件上漆。</h5> ◆ 获奖感言:站在新的起点,我满怀感激之情,向中国摄影家协会和第十五届摄影金像奖所有评委表达最深的谢意。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创作历程的认可,也是对无数支持信任我的人们最好的回报。我深知,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无数双手的托举;每一项成绩,都离不开时代的滋养和社会的关爱。这尊奖杯不仅是肯定,更意味着责任与使命。我将秉持初心,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记录平凡中的不凡,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自己的力量。<br><br>◆ 评委点评:为人类制造视觉文物,为时代留存影像史料,是新时代摄影家的使命和担当。杨勇的镜头展示了横跨3个世纪的马尾船厂在新时代的新面貌,以一幅幅深刻、沉雄、健拔、刚劲的影像,描绘着百年船政、向海图强的生动画卷。闽水泱泱,隽永成诗。杨勇以12年的坚守,见证着一个城市的时光更迭,书写着人们在变迁中续写传奇的奋斗历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好</h5> 1969年生,广东省茂名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擅长人文纪实摄影。主要作品有《朝拜者》《海风拂面》《海在低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摄影展览,入选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和第五届“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 <h5>海在低处(之一)<br>2013年,伺机下海捕鱼的渔民。</h5> ◆ 获奖感言:十多年来,我的镜头始终聚焦家乡海边,对准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以及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父老乡亲。他们劳作的身影如同跳动的音符,奏响了我生活的乐章。这些摄影作品是我内心的书写,是我对家乡的深情告白。那些看似平凡的生活场景,其中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令我超越寂寞,突破自我。<br><br>◆ 评委点评:李好是大海的儿子。他深入海洋牧场、走进渔民生活,用充满张力的视觉形象呈现着人与自然、人与海洋的共存关系,充分体现出一位摄影家对生活的深切关注,对时代的敏感洞察。他的摄影语言简洁灵动、气韵悠逸,他的作品集中展示着一个不大场域中的情境和情感,勾画出自如而超脱的生活态度。他的质朴作品足以贴地流传、生生不息,激励着更多摄影人为时代画像,为人民写真。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姚大伟</h5> 1968年生,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高级记者。长期在新华社从事中央新闻摄影报道工作。曾常驻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先后前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访,拍摄了一系列重大国际国内事件。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金奖等多种奖项。2020年出版个人作品集《来过》。 <h5 style="text-align: left;">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h5> ◆ 获奖感言:我是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应该说,不是我选择了摄影,而是摄影选择了我。当年我从大学毕业时,新华社摄影部来学校招聘并选中了我,当时我还不太会摄影。就这样开始从事新闻摄影,我很快喜欢上了这份工作。这些年下来,我去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有幸成为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记录者。我有时会真切地感到,自己离历史竟如此之近,甚至可以触摸到它,闻到它的气息。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应该是幸运的。<br><br>◆ 评委点评: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摄影记者,姚大伟的名字和作品始终与国内外重大新闻紧密相连。无论时政活动,还是突发事件,每一幅扎实有力的作品,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他在新闻现场敏锐、深刻、宽阔的影像思考,感受到他用相机记录世间冷暖时细腻、传神的艺术追求,更能领略到他在新闻报道与视觉表现有机结合、自如切换中的不断探索。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阳</h5> 1955年生,人民摄影报社原总编辑。从事图片拍摄、编辑和出版工作40余年,从1995年开始用图片记录中国芭蕾的发展过程。 <h5>学芭蕾的孩子(之一)<br>2018年7月23日,北京晓星芭蕾艺术发展基金会的舞蹈教室,几个刚下课的孩子正通过窗户的缝隙寻找自己的家长。</h5> ◆ 获奖感言:有幸一直从事摄影工作,并得到同事和同行的支持和帮助;有幸结识了摄影界的诸位老师和朋友,使我在前行中得到点拨和鼓励;有幸与芭蕾结缘,并得到芭蕾艺术家和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与提携。有了这三个“有幸”,我才有了这些图片。<br><br>◆ 评委点评:丰厚的影像积累成就了他独特的拍摄视角、精湛的艺术把握以及国际化的表现力。他对芭蕾舞题材的影像观照没有仅仅停留在肢体姿态的瞬间灵动上,而是以知性的广阔、内敛的优雅,讲述着中华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魅力和影响力。他是严谨的中国纪实摄影研究者和传播者,更是谦和、低调的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影像文化交流幕后的奉献者。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谷永威</h5> 1962年生,山东画报社原总编辑、高级记者,山东省摄协名誉主席,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1994年开始致力于专题摄影的研究与实践,尤其是图片故事拍摄。发表作品4000余幅,其中百余幅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奖励。出版专著《你就在我身边——一个摄影记者的目击与独白》。曾获山东省首届十佳摄影记者、山东省十佳外宣工作者等称号。作品《父亲》获首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 <h5>父亲成功捐肾救子(之一)<br>1997年11月4日,马上进手术室了,父子相互鼓励。</h5> ◆ 获奖感言:我们是陌生的,不经意间我走近了他们。其实我本身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与他们有着一样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拍他们,实际是拍自己,拍自己的情感。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成了我情感的代言人。我是真实的,他们同样也是真实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用心、用情、用镜头讲好中国故事。<br><br>◆ 评委点评:谷永威根植齐鲁大地,以饱满的热情和质朴的情怀,以媒体人的敏锐和摄影家的细腻,深情凝视深沉的土地,热烈拥抱好客的人民。他的作品既有自细微处对时代之变和中国之进的观察,又有以故事化对人间真情的倾情讲述和独特解读。他是忠实的记录者,也是真诚的传播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渐进式地将深刻的主题镌刻在读者心中。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余红春</h5> 1976年生,空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编辑、《中国空军》杂志视觉总监、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作品曾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7次在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入选、获奖。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抗灾救灾优秀摄影家”荣誉称号。 <h5>我乘战机拍战机(之一)<br>2022年8月7日,空军航空兵某部开展的对抗空战训练中,歼-11B战斗机长机和僚机协同出击。</h5> ◆ 获奖感言:摄影从最初的爱好变成如今的职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近30年,我上高原、下海岛、 走沙漠、赴戈壁,曾在无人区冒着生命危险拍摄战机发射导弹,曾在5000米高空打开高速飞行的运输机后舱拍摄战机空中训练……努力用相机记录着人民军队的发展变化,用光影抒发着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作为军事摄影的后来者,我想只有坚守初心、与时俱进,才能传承老一代军事摄影工作者的精神,发挥影像的作用,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br><br>◆ 评委点评:余红春以军人的非凡勇毅和高超摄影技能,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军人书写在蓝天之上的壮志豪情。“乘坐战机拍战机”的独家视角,见证中国空军装备的日新月异。他的作品在忠实的记录中呈现出独特的文献价值,在狂野的挥洒中演绎出震撼的力量,展现着中国军人的豪迈与担当,为航空摄影平添一抹绚丽的光彩。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渊明</h5> 1968年生,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秘书长。创意策划并组织创作的全球最大单幅摄影作品《千里赣鄱锦绣图》百米长卷,荣获江西省第三届文学艺术奖第一名。 <h5>十六年聚焦江西“老表”的情感世界(之一)<br>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在江西“老表”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图为一对母女在公园里随乐共舞。</h5> ◆ 获奖感言:从20世纪80年代拿起相机,至今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我从中感悟到,摄影不能只拍“小我”的情调,必须拍出“大我”的情怀。要让镜头走进生活最深处,用影像记录人间烟火气,捕捉社会底色,展现时代质感。沉甸甸的奖杯,既是荣誉,更是动力,将鞭策我在新征途上,不断砥砺前行。<br><br>◆ 评委点评:作为摄影组织工作者,徐渊明的摄影更多体现出题材的“组织力”和画面的鲜活感。他以真挚的情感聚焦“老表”,定格父老乡亲的喜怒哀乐。他多次走出国门,奔赴非洲,记录中国援建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以真实影像见证“一带一路”倡议的丰硕成果。徐渊明以担当与奉献,为精彩演绎江西故事、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勇毅前行。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支江</h5> 1963年生,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浙江省公安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湖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1982年开始从事摄影创作,曾获第四届浙江摄影金像奖。作品被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 <h5>二十年太湖影像蝶变(之一)<br>2023年12月9日,一对新人在太湖边隆重举办婚礼仪式,亲友们前来祝贺。</h5> ◆ 获奖感言:从我拿起相机的那一天开始,就再没有放下。感谢评委的认可,这份荣誉是我摄影艺术生涯 的全新起点。我生在太湖边,长在太湖边,摄影是我观察家乡、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我的思考与热情。感恩摄影之路上给予我教导和帮助的师友们,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不断前行。未来,我将继续用镜头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传递正能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摄影艺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br><br>◆ 评委点评:作为南太湖畔的行走者、观察者与体验者,支江坚持20年如一日,记录这片水域的一草一木,捕捉逐水而居的人们的平日生存状态,见证一座以湖为名城市的发展变迁。他以多年的影像积累、多样的视觉创造,呈现太湖的诗意蝶变,坚守本土、扎根人民成就坚实厚重的影像力量。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诺敏·何</h5> 1959年生,自由职业摄影师。自2005年开始,19年间独自驾机,连续飞行摄影,用镜头记录祖国北疆大地。 <h5>十九年驾机航拍中国北疆大地遗产(之一)<br>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有着1200年的历史。2008年,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h5>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获奖感言:衷心感谢评委认可,感谢朋友们支持。我会大声说:谢谢!这份荣誉属于家乡和祖国。未来, 我将带着荣誉与责任,再次起飞。</div><br>◆ 评委点评:他是一位勇敢无畏的空中行者。他独自驾驶小型飞机,在仅容一人的狭小空间里,举着大画幅相机,以俯瞰的视角进行文化遗存调查,勘测广袤大地,让一处处历经沧桑的废墟和古迹完整呈现,令人惊艳。可以说,诺敏·何独特的摄影方式,让大画幅相机插上翱翔的翅膀,将影像的文化书写推到崭新的高度。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执着,在摄影的天空中书写壮丽的传奇。<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