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璇,字衡玉,瞿秋白的母亲,1875年9月27日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1875一1916)自幼在家接受良好的教育。原住江苏省江阴县西乡大岸村,后随家迁至江阴贤庄。其父金城,字心芗,曾任清候补广东盐大使,视女儿为掌上珠。故结婚时,瞿世玮就乡成礼,满月后,才迁往八桂堂天香楼。金衡玉对瞿秋白早年的成长有很深的影响。精于诗词,擅写小楷,婚后生育八个子女,长大成人的有五子一女。子女众多,丈夫不事产业,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大伯支援,对一位妻子和母亲来说是很痛苦,也很丢面子的。她只能鼓励丈夫外出谋生,为了减轻家中负担,她把婆婆送到杭州大伯家中奉养,婆婆不愿离开故土,在船上大骂金璇不孝。两年后,婆婆在杭州病逝,瞿家人因为这件事对金璇很有意见,不再资助瞿秋白一家。</p><p class="ql-block"> 瞿秋白一家陷入困顿境地,房租付不起,只好搬到瞿家祠堂里居住,靠典当、借债勉强度日。1915年冬,瞿秋白由于交不起学费,只好辍学。瞿秋白从小多才多艺,聪慧过人,对丈夫失望的金璇把希望寄托在长子瞿秋白身上,没想到儿子学都上不起,更谈不上光明未来。一家人旧债压新债,几十年都还不上,金璇彻底绝望了。瞿家人对她的指责也让她心冷,她奉养婆婆十几年,仅仅因为最后两年把婆婆送出去,就成为众矢之的。</p><p class="ql-block"> 1916年,瞿秋白一家过了一个惨淡的春节。金璇暗下决心,用自己的死给孩子换一条生路。过完年,她就找了个借口把瞿秋白支走,晚上,她在昏黄的油灯下,给亲友写了一封又一封信,委托他们照顾她的儿女。她拿出仅有几个铜板,去买了两盒火柴,把火柴头剥下来,和着酒,把火柴头吞了下去,用这种惨烈的方式自杀了。</p><p class="ql-block"> 瞿秋白回到家,看到母亲冰冷的尸体,脸上还带着毒发时的痛苦表情,禁不住伏在母亲身上放声大哭。</p><p class="ql-block"> 母亲死了,这个小家庭也解体了,一家人四分五裂,投亲靠友,受尽人世间的凄凉。</p><p class="ql-block"> 母亲之死,是瞿秋白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让他看清了世态炎凉,加剧了他对旧社会、旧制度、旧家族的憎恨,也让他的生命中始终缠绕着淡淡的哀愁。瞿秋白的性格上、爱好上是父母的合体,他像父亲一样淡泊名利,热爱艺术,又像母亲一样刚强坚韧,富有文学天赋。他虽然以革命者的身份为人们所熟知,从他的本质上来说,他是一位文人。文人的爱好,文人的性格与气质。</p> <p class="ql-block">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本名双,后改瞿爽、瞿霜,字秋白,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p><p class="ql-block"> 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主编中共中央另一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p><p class="ql-block"> 1925年1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局委员。1927年4月至5月任中共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1927年5月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6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p><p class="ql-block">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至1928年7月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席。</p><p class="ql-block"> 1928年7月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央执委会主席团成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1935年2月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从容就义,时年36岁。</p> <p class="ql-block">人物生平</p><p class="ql-block">青年求学</p><p class="ql-block">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青果巷(今82号)八桂堂花园天香楼二楼。</p> <p class="ql-block"> 父亲瞿世玮擅长绘画、剑术、医道,生性淡泊,不治家业,寄居叔父家中,经济上依赖在浙江做知县的瞿世琥的接济。祖上是宜兴望族。</p><p class="ql-block"> 1904年入私塾启蒙读书,1905年转入冠英小学。曾有一篇作文,先生给了满分,拿给校长看,因字写得好,又加了五分。</p><p class="ql-block"> 清宣统元年(1909年)春天,考入常州府中学堂(现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预科30。受校长屠元博革命思想影响。</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后,伯父瞿世琥弃官闲居杭州,停止对瞿世玮一家资助。瞿秋白家陷入经济困境,搬到城西庙沿汀瞿氏宗祠居住,靠典当、借债度日。</p> <p class="ql-block"> 1916年正月初五,母亲金璇服毒自尽,一家人分别投亲靠友,瞿秋白先在杨氏小学教书。</p><p class="ql-block"> 1916年年底,赴汉口,寄居京汉铁路局当翻译的堂兄瞿纯白家中,并进入武昌外国语学校学习英文。</p><p class="ql-block"> 1917年春,随堂兄到北京。原本要报考北京大学,但付不起学膳费。参加普通文官考试,未能录取。</p><p class="ql-block"> 后考入外交部“不要学费又有“出身”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6月3日上街演讲被捕,6月8日获释。8月23日与各地学生代表集聚新华门抗议“马良祸鲁”被警察厅逮捕,8月30日警察厅释放了全部请愿代表。</p><p class="ql-block"> 五四运动后,加入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p> <p class="ql-block"> 俄国生活</p><p class="ql-block"> 1920年8月,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p><p class="ql-block"> 1921年7月6日,在安德莱厅见到革命导师列宁,并在会间进行了简短交谈。1921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四周年,在莫斯科第三电力劳工工厂参加工人纪念集会,又一次见到列宁,并聆听演讲。1921年秋,东方大学开办中国班,作为当时莫斯科仅有的翻译,进入该校任翻译和助教,中国班单独编一班,学生有刘少奇、罗亦农、彭述之、任弼时、柯庆施、王一飞、肖劲光等,瞿秋白讲授俄文、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并担任政治理论课翻译。1921年5月张太雷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转为正式党员。</p><p class="ql-block"> 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22年底,陈独秀代表中国共产党到莫斯科,瞿秋白担任翻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国工作</p><p class="ql-block">1922年12月21日,受陈独秀邀请,离开莫斯科启程回国工作。1923年1月13日到北京。</p> <p class="ql-block"> 1923年2月,部分翻译《论列宁主义基础》,翻译斯大林著作《论列宁主义基础》中的《列宁主义概述》部分,4月22日在《新青年》第1号发表。在此之前,瞿秋白还撰写了介绍列宁、共产国际纲领与策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方面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1923年夏,于右任、邓中夏创办上海大学,瞿秋白到上海大学担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8月撰写发表了《现代中国所当有的“上海大学”》,为上大的发展制定规划,设想把上大办成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并着手制定学校章程、整顿师资队伍、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建立共产党基层组织等项工作。同时,兼管中共宣传工作,担任季刊《新青年》的主编,同时主编中央的另一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p><p class="ql-block"> 1923年底,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的起草。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新三民主义政策。</p><p class="ql-block">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会上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奔波上海与广州之间,负责处理两党合作问题。</p> <p class="ql-block"> 1924年7月,根据孙中山建议,国民党中央设立政治委员会,孙中山任主席,瞿秋白递补为委员。这一时期,瞿秋白同时还以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身份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指导工作。同时还担任上海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的编辑工作。</p><p class="ql-block"> 1925年1月起,在中共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发生,同陈独秀、蔡和森、李立三、恽代英、刘少奇等领导了爱国反帝运动。6月4日,主编出版了共产党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报道上海和全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消息。1926春病重住院,抱病写《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问题》一书。</p><p class="ql-block"> 1927年2月7日,自编《瞿秋白论文集》。2月22日,上海工人发动第二次武装起义,瞿秋白赶到拉斐德路暴动指挥所参与领导起义。当晚,出席中央和区党委联席会议,连夜起草《上海二月二十二日暴动后之政策及工作计划意见书》,提交中央特别委员会。2月25日~3月2日,出席中央特别委员会会议,讨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问题,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3月从上海到汉口,负责第五次代表大会事宜。4月11日,为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序。4月27日~5月9日,中共五大召开,第一天陈独秀做中央报告,第二天瞿秋白便散发《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批评陈独秀以及共产国际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并任政治局常委。</p><p class="ql-block"> 1927年7月12日,共产国际指令改组中共中央的领导,陈独秀被停职,张国焘临时代理主持中央工作。7月13日,和鲍罗廷秘密前往庐山,一是商讨中共中央的领导改组问题,一是计划武装暴动。下旬回到武汉,参加7月25日召开的中央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同意南昌举事的提案。8月1日南昌起义。8月7日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主持召开会议(八七会议),正式将陈独秀(缺席)免职,指定瞿秋白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主持中央工作。成为继陈独秀之后,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最高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 1928年3、4月间的临时常委会上作自我批评,在实践中基本结束了全国范围内的左倾盲动错误。</p><p class="ql-block"> 1928年5月中旬抵达莫斯科,6月在莫斯科郊外的兹维尼果罗德镇主持召开中共六大。之后继续留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两年,实际在国内直接领导中共的是李立三和向忠发。1927年夏,米夫、王明捏造“江浙同学会”事件。1929年夏,王明等人利用联共反右清党运动,掀起中山大学风潮,举行“十天会议”形成“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并最终导致瞿秋白的三弟景白的“失踪”。</p><p class="ql-block"> 1930年春在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支持下,被撤销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代表的职务,携妻子回国,8月26日到上海。9月底召开六届三中全会,批判立三冒险主义路线。由于“没有认出立三路线和国际路线的根本不同”,对立三路线的批判不够彻底。</p> <p class="ql-block"> 1931年1月7日在米夫操纵下,在上海召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开除了李立三的中央委员,瞿秋白也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至此米夫达到了控制中共中央的目的,王明也一步登天,6月向忠发叛变后代理总书记。去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后,由博古(秦邦宪)接任临时中央总负责人。瞿秋白留在上海养病(肺结核),进行文艺创作和翻译,与茅盾、鲁迅来往结下深厚友谊,领导左翼运动。1934年奉命离开上海。</p><p class="ql-block"> 1934年2月5日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红军决定长征后,要求随军长征,但还是被留在即将沦陷的瑞金。</p> <p class="ql-block">被捕就义</p><p class="ql-block"> 红军主力长征时,瞿秋白因患肺病,留在江西瑞金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长。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当地反动武装保安团发现,突围不成被捕。当时化名林祺祥,职业是医生。4月初,国民党第八师俘获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万永成之妻徐氏,供出瞿秋白已在长汀县被俘的情报,国民党根据徐氏提供的情况,从被俘人员中找到了瞿秋白,又让被俘的、曾当过收发员的叛徒郑大鹏在暗处指认,证实“林祺祥”确系瞿秋白。</p> <p class="ql-block"> 1935年5月9日瞿秋白被押解到长汀,在被押期间(5月23日),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其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1935年6月18日晨,写完绝笔诗后,在罗汉岭从容就义,年仅36岁。</p> <p class="ql-block">情感生活</p><p class="ql-block">第一个爱人王剑虹,是著名作家丁玲在上海大学的挚友,一位聪慧的时代女性。1923年瞿秋白与她相识、相爱,不到半年即结合。遗憾的是,结婚仅7个月,王剑虹就因患肺结核去世。</p> <p class="ql-block"> 第二任妻子杨之华,是瞿独伊的母亲,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家道中落的绅士门第小姐。1922年杨之华只身到上海参加妇女运动,认识了向警予、王剑虹等人,并于1923年底被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录取。1924年11月7日与瞿秋白结婚。</p> <p class="ql-block">执教上大</p><p class="ql-block"> 1923年,瞿秋白出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他表示 “要用些精神,负些责任”,努力把上海大学办成“南方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并为学校规划了一幅未来的壮观的蓝图:要设立社会科学院,文艺院。分置社会学系, 经济学系,法律学系,哲学系,史学系,心理学系,教育学系;中国文学系,英国文学系,俄国文学系,法国文学系,德 国文学系;绘画系,音乐系,雕刻系等等。要求学生具有基 础的知识,扎实的功力,熟练掌握语言工具,如第一、第二外语、古文字和考据方法,等等。提倡学生组织社团和研究会,自由发表意见,活跃学术空气,使学术研究与认识社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他强调指出,上海大学应具有时代性、革命性,以担负改造社会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瞿秋白锐意经营社会学系,使之成为上海大学最大的系,成为革命力量最强最活跃的阵地。蔡和森、恽代英、萧楚女等,都曾在此任教。</p><p class="ql-block"> 瞿秋白先后为上海大学及其所组织的夏令讲学会开设了《现代社会哲学》《现代社会学》《现代民族问题》《社会科学概论》、《新经济政策》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他向学生们讲授了几乎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武装了学生的头脑。瞿秋白的 《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概论》《社会哲学概括》以及稍后所写《唯物论的宇宙观概说》,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开创中国无产阶级哲学作出了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主要作品</p><p class="ql-block">《赤都心史》 </p><p class="ql-block">《饿乡纪程》 </p><p class="ql-block">《多余的话》 </p><p class="ql-block">《高尔基创作选集》 </p><p class="ql-block">《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p><p class="ql-block">《江南第一燕》 </p><p class="ql-block">《卜算子·咏梅》 </p><p class="ql-block">《红梅阁》 </p><p class="ql-block">《咏菊》 </p><p class="ql-block">《哭母诗》</p> <p class="ql-block">人物评价</p><p class="ql-block">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重要奠基者之一。22</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毛泽东评)</p> <p class="ql-block"> 人物纪念</p><p class="ql-block"> 瞿秋白烈士纪念馆于2006年10月17日在长汀正式开馆。瞿秋白烈士纪念馆建在长汀县城西罗汉岭下,占地59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90平方米,于2005年开始筹备,建成后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瞿秋白烈士纪念碑联成一体,集中展示了瞿秋白光辉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1980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瞿秋白同志被捕问题的复查报告》。《复查报告》指出:瞿秋白同志被国民党逮捕后,坚持了党的立场,保持了革命节操,显示了视死如归、从容就义的英勇气概。“文化大革命”中把瞿秋白同志诬蔑为“叛徒”,是完全错误的,应当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p><p class="ql-block"> 1985年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江苏常州也建有瞿秋白纪念馆,原系城西瞿氏宗祠(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赓甫于清光绪年间任湖北布政使时捐款建成),面积1025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大院,各有四进,瞿秋白家因贫困所迫,1912年—1916年在祠堂东院居住。馆内有他曾用过的井等,并陈设有生前所用衣物、毛笔以及手稿作品、照片等珍贵物品。</p> <p class="ql-block">影视形象</p><p class="ql-block">2011年电影《建党伟业》:徐海乔饰演瞿秋白;</p><p class="ql-block">2011年电影《秋之白华》:窦骁饰演瞿秋白;</p><p class="ql-block">2014年电影《风云1927》:刘之冰饰演瞿秋白;</p><p class="ql-block">2017年电影《建军大业》:白客饰演瞿秋白。</p> <p class="ql-block">此图为瞿秋白兄弟</p> <p class="ql-block">下图片为三弟瞿景白</p> <p class="ql-block">下图片为弟弟瞿坚白</p> <p class="ql-block">瞿秋白一门三英烈兄弟皆英豪</p><p class="ql-block"> 这兄弟三人便是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党的早期主要领导之一瞿秋白烈士,和他的二个革命烈士的弟弟瞿景白、瞿坚白三兄弟。</p><p class="ql-block"> 瞿秋白是家庭里最早参加革命的,随后,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家人都先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兄弟三人中最早牺牲的是他的三弟瞿景白,当年,在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他,受大哥的影响,也在早期入党,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他勇敢地走在学生示威队伍前列,带头呼喊口号,后被租界区巡捕逮捕,在租界法庭上,慷慨陈词,驳得敌人哑口无言,被迫释放。</p><p class="ql-block"> 后来,受组织派遣,瞿景白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适值六大在莫斯科举行,组织上派他与会担任秘书。会后,他又和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的哥哥瞿秋白一道合编了《中国职工运动材料汇编》一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情况。不久之后,瞿景白在公开反对王明等人的宗派活动时,遭到残酷迫害,1929年屈死于莫斯科,年仅23岁,新中国成立后,得以恢复名誉,追认为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兄弟三人中第二位牺牲的是瞿秋白。(见上文介绍)</p><p class="ql-block"> 瞿秋白牺牲的八年后,1943年5月14日,在河北武安百草坪附近的天井峤,那天正下着大雨,瞿坚白和六位专署教育科的领导人林尔寿、武安县抗日政府王泉礼等人,正在百草坪研究工作。这时,潜伏在村中的汉奸特务薛春安、薛明昭等将驻守在武安阳镇的日军引到这里,并把这团团围住,瞿坚白等人奋起突围,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 瞿坚白牺牲后,安葬在百草坪职代会的车谷村,在墓旁边树立了纪念碑,记述烈士的生平事迹和牺牲经过,129师师长刘伯承为瞿坚白烈士题词:英名不朽!</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瞿独伊</p> <p class="ql-block"> 在建党百年之际,有29名同志获得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其中有位百岁老人,名叫瞿独伊,她就是瞿秋白唯一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 1921年,瞿独伊出生于上海,杨之华之女。她的身世比较坎坷。实际上瞿独伊并非瞿秋白的亲生女儿,但却是唯一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瞿独伊原名叫“晓光”,后来因生父对母亲不好,母亲一气之下便给她改了名,寓意为只给生亲生一个孩子。</p><p class="ql-block"> 杨之华是著名的妇女运动先驱,这样的婚姻当然不能持久。后来,在上海杨之华遇见了瞿秋白。</p> <p class="ql-block"> 瞿秋白与杨之华相恋半年后,于1924年两人在上海举行了婚礼。</p><p class="ql-block"> 而此时,瞿独伊还生活在生父家中,母女分离,直到五岁时她才被外婆从生父家中偷出来。</p><p class="ql-block"> 母女团聚,就是在此时,瞿独伊第一次见到了继父瞿秋白。</p> <p class="ql-block"> 虽说是继父,但瞿秋白对瞿独伊非常好,当时杨之华忙于妇女运动,都是瞿秋白在照顾她,担负起一个父亲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瞿独伊上学都是瞿秋白接送,还教她写字、画画。</p><p class="ql-block"> 因此,瞿独伊也非常喜欢这个父亲,亲切地称他为好爸爸。</p><p class="ql-block"> 1928年,瞿秋白赴苏联筹备中共六大,杨之华作为六大代表,也带着瞿独伊赴苏联。</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杨之华与瞿独伊</p> <p class="ql-block"> 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瞿秋白一直在苏联工作,瞿独伊也在苏联上学读书,父女再次得以朝夕相处。</p><p class="ql-block"> 瞿独伊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时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外的一栋乡间别墅里召开。</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瞿独伊还没有找到可以上学的学校,就跟父母一起。在忙碌的间隙,瞿秋白常常带着她去采集野花。</p><p class="ql-block"> 等瞿独伊上学后,父女俩见面的机会变少了,但在瞿独伊的记忆中,父亲常常抽空去看她,还带了她最爱吃的牛奶渣。</p><p class="ql-block"> 在异国他乡,这份亲情显得更加的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1930年,共产国际派瞿秋白和周恩来回国工作,由于杨之华仍然要留在苏联,瞿独伊同母亲一起,父女就此别过。</p><p class="ql-block"> 但是瞿独伊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别竟是永别。</p> <p class="ql-block"> 瞿秋白就义之时,瞿独伊还远在万里之遥的苏联国际儿童院上学。</p><p class="ql-block"> 一天,瞿独伊发现有几个同学围着一张报纸议论,而当看见她时就躲躲闪闪。</p><p class="ql-block"> 瞿独伊察觉异常,就一把抢过报纸《共青团真理报》,报上赫然印着一张彩色照片,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她日夜思念的“好爸爸”瞿秋白。但消息却是噩耗袭来:瞿秋白牺牲了。</p><p class="ql-block"> 瞿独伊一下子就晕倒休克了,后来虽然醒来了,但不吃、不喝、不睡。</p><p class="ql-block"> 当时,母亲已经回国,小小年纪的瞿独伊在苏联举目无亲,内心的痛苦无人诉说。</p><p class="ql-block"> 由于她影响到了其他孩子,瞿独伊被老师骗到了儿童疯人院。</p><p class="ql-block"> 瞿独伊的这种经历和贺子珍非常的相似,正常人待在疯人院,其痛苦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 有小孩把大便抹在墙上,在那里瞿独伊得不到任何温暖。</p><p class="ql-block"> 但瞿独伊幸运的是,仅一个多月之后,母亲来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她才得以从疯人院脱身。</p><p class="ql-block"> 在母亲的慰籍之下,瞿独伊才渐渐从失去父亲的阴影下走出来。</p> <p class="ql-block"> 1941年9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瞿独伊和母亲才启程回国。</p><p class="ql-block"> 1949年,开国大典,瞿独伊不仅担任了苏联文化代表团的翻译,同时还担任了开国大典上的俄语翻译。</p> <p class="ql-block"> 开国大典上瞿独伊,是,她用俄文向全世界广播了毛主席宣读的人民政府公告。这将永载史册。</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瞿独伊夫妇被派往苏联,筹建新华社莫斯科分社。</p> <p class="ql-block"> 直到1957年,瞿独伊夫妇才回国。回国后,瞿独伊被分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她工作了21年,1978年,瞿独伊又回到新华社工作,一直到1982年退休。</p><p class="ql-block"> 但看似平静的生活,其实瞿独伊的苦难并没有结束。</p><p class="ql-block"> 1962年,44岁的丈夫病逝,瞿独伊伤心欲绝。儿女也很不幸。瞿独伊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小儿子解放前死于战火,大儿子考进了哈军工,却在23岁因癌症离世。而唯一的女儿却长期工作生活在国外。</p> <p class="ql-block"> 历尽艰辛的瞿独伊并没有被苦难压倒,她坚强乐观,晚年独自生活在北京。</p><p class="ql-block"> 直到2021年,跨越百年,瞿独伊走完了她艰难曲折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她虽不是瞿秋白的亲生女儿,但在她的身上却能看出瞿秋白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七一勋章”获得者瞿独伊逝世</p><p class="ql-block"> “七一勋章”获得者、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之女瞿独伊,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1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p><p class="ql-block"> 她1946年8月入党。她是赓续红色基因的革.命先烈后代,1941年被捕入狱,面对敌人威逼利诱,绝.不屈服。</p><p class="ql-block"> 开国大典上,她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主席讲话,作为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赴莫斯科建立新华社记者站,其间多次担任周总.理和中国访苏代表团的翻译。</p><p class="ql-block"> 瞿独伊一生淡泊名利,从不向党伸手,从不搞特殊化,始终保持党员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风范。”</p><p class="ql-block"> 瞿独伊一生坎坷,少年时候独自生活在异国他乡,又曾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入狱4年,晚年也是波折不断,父母、丈夫,儿子,都走在她的前面,但是她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这辈子亲眼见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p> <p class="ql-block">文章资料、图片收集、编写:</p><p class="ql-block">金秋萍</p><p class="ql-block">于2024年10月执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