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有古老树种~水杉,北京紫竹院公园、北海公园、国家植物园水杉树

蔡欣

<p class="ql-block">水杉,是我国现存的珍稀树种,也是我国特有的文物珍贵树种,作为首批珍稀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被称为中国的国宝,植物界的熊猫, 古代植物的活化石。在北京的紫竹院、北海公园和国家植物园都能看到。最后,再介绍一下另一种我国特有的树种~沙地云杉。</p> <p class="ql-block">在北京紫竹院东门附近,有一棵水杉,秋季时枝叶逐渐变红,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成为了紫竹院新一轮的网红树。以下是我家老高在今年秋季拍的这棵水杉树全景。</p> <p class="ql-block">水杉属落叶乔木,树形优美,树干笔直挺拔,可达30~40米。</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在十几年前,在紫竹院拍到的这棵水杉树,那时这棵树还没有被围起来,可以走到树下随意拍照。</p> <p class="ql-block">我发现它的光影真是太美了,尤其是逆光下的感觉,非常的奇妙。</p> <p class="ql-block">比起那些枫树和槭树来,水杉的叶子非常有特色,当时就围着这棵树前后左右拍了好几张,但那时我还不知道这棵树是我国很稀有的一个原产树种。</p> <p class="ql-block">因为年轻时在北京植物园的樱桃沟,曾见过这种树,但植物园的水杉树都很高大,因此我从没就近观察过它的叶子,而紫竹院这棵水杉比较矮小,就近看,没想到竟然会这么漂亮。</p> <p class="ql-block">看这一支,正处于由绿变黄再变红的过程中,竟然每个叶片都具备了绿、黄、红三种颜色,真是太神奇了。</p> <p class="ql-block">水杉的小枝下垂,枝条层层舒展,全树呈塔形。树叶呈条形,在小枝上排成两列呈羽毛状,秋季叶色变黄,与枝一同脱落。</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在网上看到的水杉化石图片,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应该能看到真迹。据介绍,现在已经发现的水杉化石表明,其在白垩纪(距今1.45亿-6600万年前)和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前-现今)就已经广泛分布在地球的北半球了,但在地球经历第四纪冰川期之后,造成了世界其他地区水杉物种的全部灭绝。在我国川、鄂、湘交界地区因其山势起伏多变,地形复杂,造成冰川的影响最小,从而使的水杉有了得以生存的环境,成为了存世罕见的稀世珍宝。1941年,中国植物学家在四川万县,发现了当时在全世界没有记录的且来自于数亿年前的植物活化石。经过数年的反复研究,终于可以确定眼前这些活植物标本是来自于早已灭绝的古水杉后代。</p> <p class="ql-block">2019年秋季,我和我妹到紫竹院筠石苑景区看粉黛草,拍照时发现旁边有两棵色彩非常醒目的水杉树,感觉比粉黛草更加的抢眼。</p> <p class="ql-block">这种色彩被称为铁锈红,或是砖红,不是很艳丽,但很有高级感。</p> <p class="ql-block">之后一年我和我妹又来了这里,粉黛草已经不种植了,坐在听初亭里面拍这两棵水杉树,景色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如油画的般的色调。</p> <p class="ql-block">今年秋季,我来的时间有点晚,这两棵水杉的树叶都开始脱落了。</p> <p class="ql-block">只能远看,不能近瞧啦。</p> <p class="ql-block">看听初亭的对面,翠湖的那一侧,也有几棵水杉树,长势略微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从翠湖回看听初亭,水杉和周边的风景搭配起来,像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妹在北海公园的东岸,拍到的一棵水杉树,也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个黑色的小圆球,就是它的果实吧。</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就在北海公园的东岸,“北海皇家邮驿”的门前,初秋时,我和我妹来北海公园看秋叶,常在这里驻足拍照。</p> <p class="ql-block">初秋季节,我们还曾在这里拍到过绿色的水杉树叶,感觉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如今在国内北起辽宁、北京、延安,南至广东、广西和云贵高原,东至东海和黄海沿岸,以及台湾,西至四川盆地,都可见水杉郁郁葱葱的身影。其他国家也纷纷由中国引进并种植该物种,水杉已经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生根且广泛分布开来。</p> <p class="ql-block">树干上挂有水杉的说明牌。</p> <p class="ql-block">北京比较大片的水杉林,就是北京植物园的樱桃沟了,樱桃沟我们年轻的时候常去,但那时没有数码相机,没有留下水杉的照片。以下是十几年前的冬天,老高去樱桃沟拍摄野鸟,我那时刚刚退休,也跟着去了一趟,拍了几张照片,后来因为樱桃沟走路太多,我之后就再没去过。</p> <p class="ql-block">冬季的水杉林,树叶都掉光了,只留下一片笔直的树干,但并不会感觉萧瑟和悲凉,形似剑林的云杉林,直插蓝天,总让人有点“壮怀激烈”的心境。</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老高在樱桃沟水杉林一带拍的一种野鸟~鹪鹩(念:焦燎),是雀形目旋木雀科鹪鹩亚科的鸟,鹪鹩体型小巧,褐色具横纹及点斑,嘴直,尾部上翘,爪尖利。在我国分布较广。</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闺蜜给我发过来几张北京植物园水杉林的照片,是她在水杉林放雾气时拍的,感觉特别的喜欢,也给大家欣赏欣赏。</p> <p class="ql-block">好梦幻的感觉啊。</p> <p class="ql-block">逆光中的水杉叶,轮廓光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蛛网上的水珠。</p> <p class="ql-block">闺蜜在中山公园也拍到过水杉,可想这种古老的植物已经在北京种植的相当普遍了。</p> <p class="ql-block">以下再顺便说说“云杉”,云杉和水杉名字差不多,但却不是一个品种,云杉也是中国特有的树种,原产于中国陕西、甘肃及四川等地,后引入北美和英国。而“沙地云杉”,是稀有珍贵树种,现全世界仅存十几万亩,全部生长在内蒙古,集中成片的也只有3万多亩,又都集中在内蒙克什克腾旗。云杉常生于海拔2400-3600米地带,适于高海拔和高寒环境。</p> <p class="ql-block">还是在2012年的10月中旬,我随我家老高以及他的几个鸟网的朋友,去内蒙克什克腾旗拍摄大鵟和草原雕等大型猛禽,我们从北京自驾车经达里诺尔到了白音敖包,住在了原白音敖包林场的对面,如今这里已成为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们前后住过两次林场,我曾经溜达进林场的大门进去看过里面的风景,10月中旬树木已经凋谢,里面冷冷清清的,一片萧瑟,几棵小树稀稀拉拉的分布在河对岸,真是没啥可看的。</p> <p class="ql-block">后来在小旅店里,听说林场里有一片白桦树和云杉树的混交林,但那时我只关注白桦林,对云杉的概念并不太清楚。后来在网上查了查,据说克旗的云杉树,是非常稀有的“沙地云杉”,全世界只此一片,最大的云杉树的树龄有600年之久,这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那几年老高每年都会开车去几次内蒙克旗,有时住在达里诺尔,有时住在白音敖包。我在2013年的9月中旬,第三次随老高去了内蒙,住在了白音敖包,9月份天气还不太冷,上午大家开车拍鸟去了,我一个人去了林场,想去看看白桦林,再看看那些稀罕的沙地云杉林是什么样。</p> <p class="ql-block">那天的天气真不错,因为已经过了旅游旺季,大门都没有人把守,里面也看不见游客,我一个人走了一会儿,就发现了一群美术学校的学生正在水边写生。</p> <p class="ql-block">内蒙的白桦林正是盛叶期,美的不像话,我眼睛都看花了。</p> <p class="ql-block">我拍了一会儿白桦树,就问林子里作画的学生,“请问云杉林在哪里?” 他们全都很奇怪地看着我,“什么云杉林?没听说过!”</p> <p class="ql-block">我只好一个人去里面瞎找,不一会儿就转晕了,不见了人烟,手机也没信号,也分不清东南西北,真没想到这片林场有这么大。</p> <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了白桦林和云杉林混交的一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云杉树了,应该是还没长大的小树呢,这一片应该是育苗的场地吧。这些云杉树从外形看,好像和水杉也差不多似的,但没有水杉那么好看。</p> <p class="ql-block">终于找到了一棵老一些云杉树,树干比较粗大。但想想600年树龄的老树,应该非常的粗壮沧桑,看起来,不是这棵。</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里面走,看到的都是小树。</p> <p class="ql-block">看这棵云杉的树叶,与水杉很不一样,秋风吹过,形态也挺漂亮。</p> <p class="ql-block">走了差不多俩小时,也没找到树王,碰见了几个作画的学生,他们说里面大着呢,哪里有600年树王,我们内蒙人都没见过,一会儿你就得迷路,你一个人胆子可够大的,快跟着我们出去吧!</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他们都在一个劲儿地问我,“是北京好,还是我们内蒙的蓝天白云好?” 我只好说,“当然是你们这里好了”。但心里面却想,我十几岁就来内蒙兵团当知青了,在内蒙呆了4年,见过蓝天白云,也见过沙尘暴和白毛风,离开内蒙兵团的那一天,我就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第四次去白音敖包,是2014年的9月下旬,我和老高跟“自然视界摄影网”组团去蛤蟆坝拍照,活动结束后,其他人都回北京了,老高说还想去趟内蒙白音敖包,看看有什么鸟,我是惦记着那棵没拍到的600年“老云杉王”,于是我俩开车继续北上,天黑到达,晚上住在了白音敖包林场。第二天起来一看,下霜了,四周一片白茫茫亮晶晶的。</p> <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霜,兴奋的不行。老高开车,在林场附近转了一圈,我见到好景色就叫停,下车拍照,只是没带棉衣,真是太冷了,冻得我够呛,手都冻僵了。</p> <p class="ql-block">霜冻中的云杉树,太奇妙了!真像是走进了童话世界!只是我的拍照水平太差了,这个景儿拍呲了,实际场景看着比我拍的好看多了。</p> <p class="ql-block">还拍了两张“霜打云杉”。</p> <p class="ql-block">感觉我拍的这张还不错,冰雕一样的云杉树,真是太奇妙了。</p> <p class="ql-block">太阳出来霜就化了,我俩去了林场,在白桦林里各自拍了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老高说天气太冷了,鸟也没看见,什么云杉不云杉的,咱们赶紧开车回家吧,700公里咱们快点开,晚上就到家了。</p> <p class="ql-block">我只好远远地瞄着云杉林的方向拍了一张照片,就上车回北京了。</p> <p class="ql-block">第五次是在2019年的8月初,我和老高以及他的弟弟、弟媳和妹妹,自驾车去了一趟达里诺尔和白音敖包。8月份天气不错,是最温暖的一次内蒙之行。我把他们带到了林场,这次说什么也得找到那棵600年的老云杉王!</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白音敖包已经大变样了,林场里面有了电瓶车,也能时不时地见到几个游人了。电瓶车直接把我们拉到了老云杉王所在地那片林子,我一看周边环境,根本就不是我以前找过的那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云杉林里修建了小路,沿着小路就可以找到云杉王和王后。</p> <p class="ql-block">走进密密的云杉林。真是太兴奋了!这几张照片多是弟妹拍的。</p> <p class="ql-block">这两棵云杉树相互缠绕, 还有个名字叫做“如漆似胶”。</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拍。</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云杉王和王后了,听开电瓶车的小伙子说,以前的老云杉王已经死了,这里是新“登基”的新云杉王和王后。</p> <p class="ql-block">这棵是云杉王,有说明牌,上写着:“新云杉王、王后 承老云杉王夙愿,护佑故土,贤伉俪彼此同心,抗击风沙。”但没有说明具体的树龄是几百年。</p> <p class="ql-block">这棵是王后。两棵树都挂满了彩色的经幡,都看不清老树的真容了。</p> <p class="ql-block">在树下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留住美好一瞬间。</p> <p class="ql-block">我也终于如愿以偿。</p> <p class="ql-block">弟妹给我在云杉林里拍了一张照片留念,后来也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后面有古老的云杉林,前面是无名的小草。之后我把这张照片设为我的微信头像,那一年是2019年的秋天,我69岁,50年前的1969年的秋天,我赴内蒙兵团插队。</p> <p class="ql-block">以上的水杉和云杉就介绍完了,多谢朋友们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