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长子县小张碧云寺在丹朱镇小张村碧云寺的大梁顶端斗拱处发现的真昂,是五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据著名古建专家初步判断,小张村碧云寺的主体建筑建于五代时期,在国内十分罕见。小张村距长子县城西十五里。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川的小村子。碧云寺就矗立于这小村子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前万户汤王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丹朱镇前万户村,占地面积约1045平方米,是元代时期的古建筑遗址。[2]</p><p class="ql-block">前万户汤王庙坐北朝南,现存大殿及朵殿。始建年代不详,大殿为元代遗构,朵殿为清代建筑。中轴线上有大殿,两侧有东、西耳殿,东、西配殿。大殿砖石台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前檐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双杪,重栱计心造,并用斜栱。正殿东山墙内壁剥露出部分元代人物壁画:戴皮帽,着皮靴,扎箭袖,穿赭石色半长袍的元朝人形象。元代寺观壁画在长子县属首次发现。前万户汤王庙大殿保存基本完好,其梁架部分、斗栱等大木作构件基本为原物,带有晋东南地区元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具有较重要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前万户汤王庙大殿砖石台基,高0.8米,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前檐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双杪,重栱计心造,并用斜栱。第二跳栱身作琴面昂状,下刻单瓣华头子,耍头亦为琴面昂状,栌斗为海棠栌斗。补间铺作逐间施一朵,较柱头铺作减去一跳。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乳栿对四椽栿用三柱,叉手抵脊槫两侧,不用丁华抹颏栱。</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长子县大中汉村三嵕庙,又叫羿神庙、护国灵贶王庙。位于长子县常张乡大中汉村。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后羿诞辰,当地人们都会举办祭祀三嵕神后羿的活动。明清时期,它曾与北京妙峰山庙会、河南浚县浮丘山庙会、山东泰山庙会并称华北四大庙会,是影响力和规模极为庞大的庙会之一</p><p class="ql-block">2011 年 11 月至 2012 年 2 月,电影《一九四二》剧组在山西长治进行了长达 50天的拍摄,其中主要的取景地有长子县常张乡大中汉村三嵕庙、潞城市翟店镇老顶山脚下、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长子县仙翁庙等地进行了拍摄。中汉村三嵕庙曾是电影《1942》范伟古庙判案的桥段取景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汉三嵕庙始建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这个依据是庙宇正殿门枕石有题刻“至元二十八年三月中旬”。2013年3月5日被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汉三嵕庙坐北朝南,东西长36.7 米,南北宽 22.2 米,占地面积 814.7 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为戏台、主殿,东西各有旁门、耳殿、配殿,东西廊房各有五间。庙内存有民国25年的石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代的倒坐戏台,是两层单檐悬山顶。戏台下为通道。戏台墙上有戏班演出时,戏班演员随手写的演出题记,这是研究“迎神赛社”与庙会文化的重要的史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殿建于长12.7 米、宽11.5 米、高0.9 米的砖石台基之上。正殿为硬山顶,琉璃修饰殿脊。据说其原来是悬山顶。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明、次间设板门直棂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殿的檐柱为砂石石质柱,廊柱为木质柱子。柱子上施阑阑额、普柏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柱头斗拱为双下昂五铺作重拱。当心间柱头斗拱出45°斜拱。乳栿出头作耍头。正殿没有补间铺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殿殿内梁架结构前乳栿对后四椽栿通檐用三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殿内有三间神像,明间主像为三嵕神后羿、东次间主像 “康惠昭泽王”(传说其神是当地农民成圣)、西次间主像嫦娥仙子(传说中的三嵕神夫人)。主像两侧及神台下有六尊侍者像。梁架斗拱间、梁袱上的清代彩绘内容丰富。</p><p class="ql-block">大殿内壁画为80平米的《护国灵贶王出巡行雨图》、《护国灵贶王回宫图》。壁画旗子上写有“护国灵贶王”。这也是目前国内国内唯一有关后羿神的清代壁画。两幅壁画呈长卷式,铺满了两侧山墙的主体墙面。以画幅中后部端坐于龙辇内的的护国灵贶王后羿为核心,文臣武将,左右亲随前后相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韩坊尧王庙大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大堡头镇韩坊村西路边台地之上,是金代时期的古建筑遗存。</p><p class="ql-block">韩坊尧王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倒座跨门舞楼、大殿。舞楼为清代遗构;韩坊尧王庙大殿为金代建筑,附属建筑均已坍塌,仅存基址。大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梁架形式为厅堂造,四椽栿搭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前檐丁栿平置,上施蜀柱承系头栿;后檐丁栿斜置于四椽栿之上,上施驼峰承系头栿。檐柱、廊柱均为砂石质,柱头斗拱为五铺作重拱双下昂计心造。补间铺作隐刻。殿四周均设斗拱。普拍枋至角柱处出头,阑额不出头。明间施板门、次间施直棂窗。韩坊村尧王庙大殿中现存斗栱、梁架等大木作构件仍为金代遗构,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大殿主要木构形制具有晋东南地区金代中后期建筑典型特征。揭示了本地区宋、金、元时期建筑形制的传承与变迁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流变和技术艺术特色提供了实物资料。[1][3]</p><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5日,韩坊尧王庙大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韩坊尧王庙,据《长子县志》载:该庙于金兴定二年(1218)重修,庙内存碣载: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重修,明、清历代均有重修。[3]</p><p class="ql-block">2013年,重修韩坊尧王庙大殿。.</p><p class="ql-block">韩坊尧王庙大殿</p><p class="ql-block">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韩坊尧王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37.5米,东西宽约25米,占地面积约938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倒座跨门舞楼、大殿。舞楼为清代遗构。</p><p class="ql-block">倒座跨门舞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殿</p><p class="ql-block">韩坊尧王庙大殿为金代建筑,附属建筑均已坍塌,仅存基址。大殿建于长约12米,宽14.8米,高约1米的砖石台基之上,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梁架形式为厅堂造,四椽栿搭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前檐丁栿平置,上施蜀柱承系头栿;后檐丁栿斜置于四椽栿之上,上施驼峰承系头栿。檐柱、廊柱均为砂石质,柱头斗拱为五铺作重拱双下昂计心造,里转第一跳华栱偷心,上承蝉肚实拍栱承乳栿。补间铺作隐刻。殿四周均设斗拱。普拍枋至角柱处出头,阑额不出头。明间施板门、次间施直棂窗。</p><p class="ql-block">后檐和两山柱头铺作</p><p class="ql-block">文物遗存</p><p class="ql-block">韩坊尧王庙大殿东次间窗台石下所存碣载: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殿内残存有明清重修时所绘壁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清重修时的壁画</p><p class="ql-block">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韩坊村尧王庙大殿中现存斗栱、梁架等大木作构件仍为金代遗构,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大殿主要木构形制具有晋东南地区金代中后期建筑典型特征。揭示了本地区宋、金、元时期建筑形制的传承与变迁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流变和技术艺术特色提供了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