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我从冯站长之家平台上得知,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24日15时23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嘉莹先生是北京人。1945年在北京辅仁大学毕业,南下结婚后随夫迁居台湾,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聘为客座教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消息一出,无论是不是古典诗词爱好者,大家都在朋友圈悼念、缅怀这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不仅因为她在学术和教育上的成就,更因为她在一个世纪的人生岁月中展现出来的崇高人格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西城察院胡同一个书香之家,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是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她的前半生,辗转于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执教。改革开放后,她思乡情切,请求回国教书。1979年春,她在南开大学开始了她回国讲学的第一课,至此重踏故土。此后,叶嘉莹在中国各大高校讲授诗词,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太平洋两岸。2007年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后定居南开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数十年来,叶嘉莹始终坚持弘扬中华诗词教育传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曾先后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等数十项奖项和荣誉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感动中国》给她的颁奖词写道:“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更是成为叶嘉莹先生的绝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用这八个字,形容叶嘉莹老师再合适不过。作为中国当今文坛不可错过的珠玉之声,她深耕杏坛,致力于推广中国古典诗词70余年,曾获“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等多项荣誉。她是“中国最后的女先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继王国维之后最重要的诗词大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嘉莹生活极为节俭,但为了自己挚爱的古诗词,为了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她不惜出售自己的房产,罗列自己的稿费,向南开大学捐赠了自己的毕生积蓄,总 计 3568万人民币作为教育基金。她说:我只想将古典诗词埋藏在现世,即便没有人发现它,我还可以期待千年之后或许有人能够与我唱和。”叶嘉莹先生是中国大地上永开不衰的盛世莲花,她在精神层面反哺中国无数文人学士,为中国留下旷古大作。</span></p> <p class="ql-block"> 现录制叶嘉莹的一首:七言律诗</p><p class="ql-block">(一九四四年冬) 押东韵</p><p class="ql-block"> 叶嘉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滚滚长河水自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岁阑动地起悲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冢中热血千年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炉内残灰一夜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寂寞天寒宜酒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徘徊日暮竟途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谁怜冬夜无人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星影摇摇满太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嘉莹先生曾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相比,显得如此渺小;然而,正是这份对生命的感悟,让她在诗歌中找到了永恒的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嘉莹曾说:“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相信没有人不被这样的热忱所感动。“大先生”已逝,但精神遗泽长存。她讲述的诗词、留下的教益,将会被人们长久铭记;她留下的诗心诗意,也终将熨入日常,萦绕人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嘉莹先生曾言:“吾之莲花虽凋,莲子必留。”一生践行此言,播撒诗词种子于世界各地。今虽驾鹤西去,然精神永驻人间,照耀后来者前行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文/编:梅如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图 片:网络(向原创致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音 乐:古风唯美抒情 梦境</span></p> 感谢您的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