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游览正定古城、隆兴寺、广惠寺华塔、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济临寺澄灵塔(美篇第488篇)。

志胜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始建于北周(557—581年),初为石城,规模较小。唐按镇治扩为土城。明砌为砖城,遗存至今。现存主要建筑有隆兴寺、正定四塔、正定城墙等。正定古城内大量的寺庙建筑及其内留存的碑文、器物等为中国北方地区佛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古城正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北大门。</p> <p class="ql-block">正定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自晋代至清末一直是郡、州、路、府治所,曾与保定、北京并称“北方三雄镇”,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正定城墙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时土筑,北周时石砌,唐代扩建为土城,明朝扩建后改为周长24华里的砖城。</p> <p class="ql-block">历经多个朝代的改建与扩建,如今所见主要为明代府级城池的遗存,城垣残存8106米。它不仅是正定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中国古代城墙建筑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城墙城门为三重城门设计,每座城门都根据正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命名,如南门的“三关雄镇”、西门的“秀挹太行”等。</p>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城墙的防御体系也十分完备,设有瓮城和月城,增强了城墙的防御能力。同时,瓮城和月城的城门也都有独特的匾额命名。</p> <p class="ql-block">此外,城墙上的城楼、马面、马道等建筑和设施,也都体现了古代建筑工艺和军事防御的完美结合。这些实物或遗迹为研究正定建城史和明代城墙规划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研究人员了解古代城市防御体系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府城墙外有护城河围绕,历史上的护城河上架有吊桥,桥上车马通行,桥下可以行船,水源来自滤花河水以及城内外泉水。</p>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历史价值”古城内大量的寺庙建筑及其内留存的碑文、器物等为中国北方地区佛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是正定古城现存最重要的文物遗存之一。位于正定古城的东门里街,是古城内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古建筑群,它代表了中国宋代北方寺庙建筑的特色,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和寺庙布局,并且还有隋碑、宋明时期的塑像、明代壁画等珍稀的附属文物,展现出了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被称为“京外第一刹”,其内部丰富的碑刻文字、题记与铭文详细记载了该寺庙各个历史时期的佛教活动和修缮工作等重要事件。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任职,任职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筹集资金用于隆兴寺内文物的修复工作对隆兴寺的方丈院、天王殿、戒坛等建筑及其内部壁画、彩绘进行了修补。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建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最初名为龙藏寺,后在唐代改为龙兴寺。宋初,赵匡胤下令重铸大悲菩萨像,并兴建了大悲阁,此后,隆兴寺沿着南北方向扩建,形成了南北纵深规模宏大的宋代建筑群。元明两代隆兴寺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清朝康熙、乾隆曾敕令两次大规模重修,并在寺院西侧增建帝主行宫(现已不存)。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赐额隆兴寺,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占地面积135亩,寺院建筑依南北中轴线作纵深布置。南端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等21座殿阁,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气势恢宏,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p> <p class="ql-block">正定隆兴寺大觉六师殿(遗址)大觉六师殿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原为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单檐庑殿顶建筑,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金、元、明、清均进行过重修。民国初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据《隆兴寺志》记载,大殿的佛坛上原供有七尊佛像,即释迦牟尼佛及其成佛之前的六位先师: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他们在佛教中合称“过去七佛”,因而大觉六师殿又俗称“七佛殿”。</p> <p class="ql-block">正定隆兴寺“石香炉”此石香炉为宋代雕制,由炉身、炉座两部分摞置而成,通高1.4米。炉身正面浮雕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四周侍立药师十二神将,手持宝杵、宝棒等兵器,给人以威武勇猛、栩翩庙中早期的香炉保存下来的并茶多,此座以佛教题材为雕饰的宋代石香炉保存至今,实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面阔和进深均为七间,重檐歇山顶,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平面布局呈十字形。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柱子用材粗大,有明显卷刹、侧角和升起,与宋《营造法式》相近。为隆兴寺现存古建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座,隆兴寺六最之一。1977年至1980年由国务院拨款进行了落架复原性重修。这个顶视十字形建筑在国内历代古建筑中极为罕见,重叠雄伟,被梁思成誉为中国古建筑孤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摩尼殿内被鲁迅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观音像高3.4米,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柳眉之下,那双智慧深邃的眼睛微微俯视,恰与礼佛者仰视时形成感情上的交流。</span>仿佛是长辈与你侃侃而谈,整个悬塑铺满墙面,迎面而来极富冲击。</p> <p class="ql-block">正定隆兴寺“西方胜景”内槽东扇面墙外壁画框宽9.14米,高7.13米,内绘“西方胜景”。构图宏伟,色彩艳丽,将虚幻的“西方极乐世界”展现出来。画面主题以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菩萨为中心,共绘佛、菩萨、罗汉等400余身。壁画左下角则以暗淡的灰绿色绘出了世俗间生老病死诸苦,与色调明快、气势恢宏的西方极乐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壁画”摩尼殿内各壁满绘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除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图”和“八大菩萨图”为清代补绘外,其余皆为明代遗存。现存面积约422平方米,其中四抱厦绘护法“二十四尊天”。檐墙生动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槃等整个过程,称“释氏源流图”。</p> <p class="ql-block">“牌楼门”牌楼门,面阔一间,庑殿顶,曾被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珍品”。现存建筑为1986年依据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中的文字及照片复建。南面题额“妙庄严域”,即赞美佛门乃绝妙善美之境地。北面题额“通津宝筏”,比喻佛法为普渡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之宝船。</p> <p class="ql-block">“戒坛”戒坛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为一座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建于清康熙年间,石坛为明代遗存,面阔、进深皆为三间。戒坛是寺院用以举行受戒仪式的坛场。</p> <p class="ql-block">“铜铸双面佛像”“此铜铸双面佛像系明弘治六年(1493年)铸造。面南者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双手做禅定印,面北者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左手作禅定印,右手做慈悲印,二者均为民间广为尊崇的佛像。在药师佛像下莲座正中阴刻铭文“大明弘治六年真定县滹沱河南古城村善女吕氏讳旺谨造”。此种形制的造像在汉传佛教寺院中极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慈氏阁”建于北宋,是一座平面近似正方形的二层楼阁。内部梁架结构采用减柱造,简洁明朗,檐墙内立柱为宋《营造法式》所记永定柱的唯一实物例证。元、明、清均有重修。1958年由国务院拨款进行了落架复原性重修。</p> <p class="ql-block">“木雕弥勒菩萨”慈氏是梵语弥勒的意译,故称该建筑为慈氏阁。阁内所供弥勒菩萨像,高7.4米,系北宋时期独木雕制。弥勒头戴天冠,着菩萨装,手作说法印,身后饰高8.8米的火焰纹背光,以示佛光普照,法力无边。1995年采用修残补缺、随旧着色的方法进行了复原性修复。</p> <p class="ql-block">“转轮藏阁”建于北宋,是一座平面近似正方形的二层楼阁。在建筑结构上采用大弯梁和移柱造、叉柱造的做法,被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赞为“木构建筑之杰作”。元、明、清均有重修。1956年由国务院拨款进行了落架复原性重修阁内安放的宋代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设计十分巧妙!</p> <p class="ql-block">“转轮藏”此转轮藏即一座可以转动的木质藏经橱,为宋代遗物。直径7米,由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构成,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转轮藏为南朝梁(497-569年)善慧大士始创。因佛教中有推其旋转一周与诵读佛经同功之说,后世皆有造立,但保存下来的实物较少。此宋代转轮藏则为现存实物中时代最早者,堪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转轮藏,是隆兴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悲阁”大悲阁为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1997年8月至1999年9月依据宋《营造法式》复建。工程投资3285万元,共用木料6800多立方米,是我国继西藏布达拉宫之后最大的单体文物修缮工程。</p> <p class="ql-block">重修后的大悲阁为一座出檐三层、歇山顶楼阁式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总面积1643.5平方米,主殿高35.5米,两侧的御书楼和集庆阁以虹桥相连,三阁并立,气势雄伟。</p> <p class="ql-block">后面的大悲阁应该是隆兴寺的主体了,殿内供奉的宋代铜铸千手观音高21.3米,通体黝黑给人威严震慑的感觉,据说是奉宋太祖赵匡胤命锻造。</p> <p class="ql-block">“石质须弥座”此石质须弥座为北宋原物,高2.25米,由双层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脚组成。须弥座采用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的表现技法,雕刻出力士、飞天、共命鸟、伎乐等形象,造型生动,雕工精良,为不可多得的宋代石雕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集庆阁”集庆阁,亦名西耳阁、舍利阁,始建于北宋,现存建筑为1997年至1999年依据宋《营造法式》重建。此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前带副阶,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面积355平方米,高度21米。阁内上层原供普贤菩萨,下层供地藏菩萨、十八罗汉及五彩鄂国公像。</p> <p class="ql-block">“御书楼”御书楼亦名东耳阁、御书阁,始建于北宋,现存建筑为1997年至1999年依据宋《营造法式》重建。此楼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前带副阶,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面积355平方米,高21米。据《隆兴寺志》载,阁内上层原奉文殊菩萨和御书碑文,下层供观音菩萨和十八罗汉。</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此殿为一座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青瓦覆顶的单檐歇山式建筑。临济宗第二十五代嗣祖沙门梦堂和尚主持修建。梦堂,为隆兴寺明代高僧。</p> <p class="ql-block">“铸铜毗卢殿”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原为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崇因寺的主殿,1959年迁建于此。此殿面阔、进深皆为五间,重檐歇山顶、青瓦覆盖、绿琉璃瓦剪边。檐下悬挂清乾隆皇帝御书“毗卢佛殿”匾额。</p> <p class="ql-block">“龙腾苑”2005年增建的一处集文物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寺庙园林。乾隆皇帝巡幸隆兴寺时,曾留下“龙腾故苑寻霸业,狮吼初地礼法轮”的壮美诗篇,故名龙腾苑。</p> <p class="ql-block">园林占地40亩,有金代广惠大师经幢、北朝石造像、元代壁画墓、明代许家牌坊、明代龙泉井亭及古碑刻等众多文化遗产,另有湖光山色、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奇花异草之美,仿佛一副美丽的历史文化画卷。</p> <p class="ql-block">“袭止湖”袭(yãn),飞龙在天的意思。袭止湖作为园林水体景观是龙腾苑的重要构成要素。湖中泉水喷涌,荷花绽放,鱼儿自在穿梭,极富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许家牌坊”此牌坊刻立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青石质,四柱三间形式,残高6.45米。因其是为明朝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许守谦和他的祖父许瓒、父亲许金所立的功德牌坊,故当地人称作“许家牌坊”。</p> <p class="ql-block">牌坊的石柱、额坊、花版、雀替、抱鼓石上雕刻有官员、童子、佛教故事以及瑞鹤、祥云、花卉、瓜果、麒麟、狮、龙等图案。雕饰题材丰富,画面生动形象,是不可多得的明代建筑遗物。</p> <p class="ql-block">正定龙泉井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明天顺七年(1463年),其亭子建于这一年份,是一座重檐盝顶式的建筑。这些历史和文化背景使得正定龙泉井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一个富含传说和历史意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正定龙泉井的传说和来历‌与宋代的隆兴寺有着密切的关系。据《隆兴寺志》记载,龙泉井是宋代“水漂木、地涌铜”的涌铜之处,因此被称为“龙泉井”或“灵泉井”。传说中,这口井不仅是涌铜之处,还具有神奇的灵力,能够求雨有应。此外,相传修建大佛寺的木料都是从这口井里捞上来的,因此这口井在当地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定探寻古建之美,一眼千年</span>“正定四塔”塔中有佛,佛国无限。正定“四塔”指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和广惠寺华塔。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跟随梁思成先生的脚步,探访“正定四塔”,感受古建的魅力和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广惠寺”为正定古代八大寺院之一,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寺院兴盛时期,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前殿、华塔和地藏殿。几经变迁,现寺内仅存华塔。华塔为罕见的花塔类型,被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海内孤例”。</p> <p class="ql-block">“正定华塔”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5年),塔高33.35米,塔身四层,第一层四隅建有四座小塔,形状均为六角形亭状单层套室;四层为塔之精华所在,塔身呈圆锥体,周身做壁塑,通体沿八角八面的布局交叉塑有力士、海兽、狮、象、佛、菩萨等,形象生动,排列有序,恰似一处五彩缤纷的小型雕塑艺术之宫。</p> <p class="ql-block">主塔底层为正八角形,周围被回廊环绕,四周的正面安装了两扇拱形木板门,侧面有扁六角形的单层套室,被称作四小塔,小塔正面为木质方格窗。</p> <p class="ql-block">华塔第二层和第三层内壁保存着局部壁画,在二层回廊内壁及二层塔梯门券项部处,有三处宋代题刻,分别刻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和熙宁十年(1077年)。</p> <p class="ql-block">“广惠寺华塔”三层塔身坐落在宽大的平座上,塔身南、北两面安装了木质板门,东、西两面做半掩假门,其内部为塔心室,室内供有两尊石质佛像。</p> <p class="ql-block">主次塔檐下都有砖制的仿木斗拱,每面第一条华拱两边都有45°的斜华拱,而且在内转角和两个大补间的斗拱之间还插着三个结构非常简洁的小斗拱,其栌斗底基座位于拱眼壁的中上部。</p> <p class="ql-block">第四层塔身成圆锥体型,周身均做壁塑,是华塔精华所在,通体沿八角八面的布局交叉塑有力士、海兽、狮、象、单层亭状小塔以及佛像、菩萨等艺术品,其上为塔顶。</p> <p class="ql-block">临济寺,又名临济塔院,始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临济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临滹沱河侧,因之遂得临济之名。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驻锡此寺。临济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一派的发祥地,也是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本寺第一重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建筑。是1983年以来,由国家拨款,中日僧众及信士布施、捐赠建造,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额。殿内正中供着樟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像,两旁为其弟子,迦叶和阿难,释迦牟尼背面是观世音菩萨。北墙东边为文殊菩萨,西边普贤菩萨。东南角供地藏菩萨。殿的东西两侧为十八罗汉木雕像。</p> <p class="ql-block">“法乳堂”正中供菩提达摩禅师木雕像;东位为慧能大鉴禅师像;西位为临济义玄禅师像;东墙刻《正法眼藏·禅宗佛祖源流》;西墙刻《中国临济宗源流》。</p> <p class="ql-block">“澄灵塔”是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的舍利塔。唐咸通八年(867年),义玄禅师在大名府圆寂后,他的弟子存奖等人,将他的舍利,分而为二,一分留大名,一分运镇州(今正定),建塔存藏。唐懿宗皇帝钦封为“慧照禅师”,赐塔名曰“澄灵塔”。</p> <p class="ql-block">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世宗胤帧加封义玄为“真常惠照禅师”。寺院奉旨在塔第一层正面圆拱形门楣上端镶嵌篆书“唐临济惠照澄灵塔”石匾。澄灵塔,举高30.47米,为砖仿木结构密檐塔。</p> <p class="ql-block">塔下面为一宽大石砌基座,正中砌八角形石质塔基,之上为砖砌须弥座。须弥座束腰及平座的栏板上雕有奇花异鸟。上部刻三周莲花座。九级塔身端立于仰莲之内,和所有密檐塔一样,塔身第一级基高,四面设有对开式假门,四侧面设假窗,转角做圆形倚柱,雕刻精细,独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以上八级相距较近,层层出檐,塔以跳出的斗拱承托。各斗拱设计精巧,富于变化,重檐密布的塔身之上置塔刹。1985年,在有明禅师主持下,进行了修葺,使玲珑别致的澄灵塔。正定人送一雅号“青塔”。</p> <p class="ql-block">“正定天宁寺”旧名大藏院,和凌霄塔同时建于唐懿宗威通年间(公元860—874中)。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主体建筑是凌霄塔,寺外还有几座亭,相互映衬。进门处有一棵很大的泡桐树,大大的淡紫色的花瓣落了满地。门口有两个表情特别可爱的石狮,象是两个小孩儿在斗气似的。风正刮得大,塔上的风铃玎玲作响,很涤荡心灵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凌霄塔,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现存的四座古塔之一,凌霄塔共九层,为典型的密檐楼阁式,其平面呈八角形,高40.98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凌霄塔外观,好似高层楼阁,每层均设门、窗,塔内逐层设置楼梯,可以登临远眺。由第一层进东、西、南三门可至塔心室。进北门沿阶梯可登临顶层,纵览古城壮丽景色。因其是古时正定的制高点,此处的胜景自然免不了引发文人墨客的诗兴,清代文人谢庭芝就曾有诗曰:“萧寺峻峭百丈楼,佩萸载酒到高头。云擎旭照三关晓,天接沱光一色秋”。凌霄塔是正定四塔中最高大者。因其巍峨挺拔、直插云际,故名凌霄。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当地百姓俗称木塔。</p> <p class="ql-block">凌霄塔始建于唐代,是八角九级的楼阁式塔,三层以下是砖砌,之上则是木构。介绍上说,凌霄塔的下面三层都建有“冰盘式平座”,有利于稳定。另外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它里面的一根“塔心柱”,从塔的底部一直支撑。</p> <p class="ql-block">凌霄塔的最大特点是在塔身第4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做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檐相连,塔刹原本是铁铸,9层相轮呈枣核状。像天宁寺凌霄塔这样的结构在国内现存仅此一例。梁架经探测定,有的柱子距今千年,有的梁柃、斗拱距今八百年,由此可见,此殿在元代重建时,保留了部分宋代木构件。在梁架结构上,大殿也较多地保存了宋代建筑风格和特征。</p> <p class="ql-block">正定天宁寺以凌霄塔闻名,也是整座古寺唯一幸存于世的建筑。天宁寺曾为州城四大寺之首,有一州伟观之誉。虽历经沧桑巨变,但凌霄塔不倒仍伫立云霄。整座塔既外观宏伟,又显得轻盈挺秀,金代建筑风格和独特的结梧桐当木。</p> <p class="ql-block">正定开元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燕赵南大街109号,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院。始建时间: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名净观寺。更名历程: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名解慧寺;唐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改为大云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奉诏改为开元寺,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三门楼位于开元寺寺院最南端,原建于唐如意年间(692年),是出入开元寺必经之路口。原建筑单檐歇山顶,檐柱、中柱均为石质,柱与柱间仅施石质阑额相互连接,整座建筑雄壮豪放,体现了盛唐时期的建筑风格。三门楼石柱为小八角柱,应为四正面,四棱面。每柱均由上下两段摞置,有明显卷杀。柱顶或凿圆卯,或留圆榫。石柱上镌刻有佛经、佛像、供养人像、赞语和题名等。2008年,正定县文物保管所对三门楼残存石柱进行了修复,使其重立于原址。</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主殿在后,钟楼、须弥塔于殿前左右对峙,这种布局是唐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须弥塔”又称雁塔,位于法船殿遗址前西侧,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开元寺须弥塔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它承载着开元寺曾经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钟楼”与开元寺须弥塔相对而立,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顶式二层楼阁建筑。上层被清代改建,下层木构件仍为晚唐遗存。开元寺钟楼下层地面中心偏东北的位置有地宫一座。一层正中有圆井,与二楼悬挂的钟口相对。二楼为木结构,四面各有门与四周木栏环台相通,楼上通风透光。四周有台明环绕,在结构上保持着早期建筑古朴庄重的风格,<span style="font-size:18px;">钟楼上悬挂着一口硕大的唐代古钟,钟高2.9米,口径1.56米,重达11吨。</span>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唐代开元寺钟楼。</p> <p class="ql-block">“赑屃基座”开元寺内还保存着一尊巨大的巅员基座,长8.4米,高2.6米,宽3.2米,重量达到了惊人的107吨。这是国内最大的一只质基座,据传为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纪功碑座,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2000年6月出土于正定县府前街路西,同年8月移至开元寺内。同时出土的还有碑首、碑身残段,均是研究当时政治、军事、历史极其珍责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佛教寺院,其独特的建筑布局、珍贵的文物遗存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我对四塔的印象是华塔造型最奇特,澄灵塔颜色最华丽,须弥塔又称正定雁塔,又古老又财大气粗。凌霄塔是宋金混合建筑,有举世唯一的塔心柱。</p> <p class="ql-block">游览正定古城“小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