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1994年5月第二期的《卧牛城》报里有这样的描述: </p><p class="ql-block"> “乡宁人的'吃'是经历过千百年的文化息养,吸收溶化,精心钻研,交流默契,陶冶而成。他们利用谷物、蔬菜、杂粮、野菜、干鲜、瓜果、肉禽等,做出了一个又一个各俱特色、令人羡慕、动人开胃的各种食品。</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很多名吃技艺已断档,严重失传,可有哪位贤哲、大士深入腹里,摭拾检选付诸笔墨乎?</p><p class="ql-block"> 如今街面上出现的一些所谓'风味吃食'全是托名攫利、欺骗顾客的伪劣商品,他们即不舍得下功夫选料,又全然不懂工艺流程,徒托其名,招摇市场,破坏乡宁名声。</p><p class="ql-block"> 笔者近十年的苦苦追求,采访钩沉,在暮年人口中掏取了一些绝活。……现存的懂行的老艺人已被摧零殆尽,如不继承,永世难面,以至绝响了。</p><p class="ql-block"> 为了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赶快进行抢救吧!”</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次父亲来我家,进门就生气的跺脚,在客厅走来走去,口中愤愤的叨叨着: 王八的,看有一家好的吗!把乡宁人的脸丢尽了!原来他是在说街上的油糕摊子,说油糕又薄又小,不脆,少糖,有的还酸,死面味……与真正的乡宁油糕相之甚远。父亲记忆里的油糕,个儿大,皮薄且均匀,馅肥满饱,即脆又甜香。看着满街每况愈下的传统食品,他心急如焚,他心有不甘,他气愤不已,他焦虑不安,他一次次呐喊: “何日能有'圣人'出现,挽回食品文化颓废,重现百年风采,为乡宁风光呢?”他决心要奋起拼搏,他要重塑乡宁油糕的本来面目,于是他行动了!</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父亲腋下夹着一个包,整天东跑西颠,到处采访乡宁城有一技之长的老人,详细记录乡宁名吃的制作过程,到处打听相互切磋,一点一滴积累、总结。</p><p class="ql-block"> 又有一次父亲进门把包包往茶几上一扔,唉声叹气地说,唉!紧跟慢赶的还是迟了,原来是打听到一位手艺人,提前说好了今天详细给父亲讲述一种乡宁名吃制作过程,父亲满怀期待兴致勃勃按时应邀,可去了……唉!记得父亲是这样说的: “我去了不见✕✕,问他老婆,老婆说走后山去啦!后山?后山咋去啦?人家说后山看麦地去啦!”噢,原来突发疾病过世了,父亲沮丧的呆坐在那里半天没说话。</p><p class="ql-block"> 1995年乡宁“四月八”古会,当年七十岁的父亲,求婆婆拜爷爷,终于在电影院门口求得一个摊位,开始了他抢救乡宁传统食品的第一步——炸油糕!</p><p class="ql-block"> 做乡宁油糕是有许多技巧的,父亲一介书生,不要说摆摊做乡宁名吃,就是普通的家常便饭能拿下几种都不错了,何况要摆摊做“买卖”呢!请有技术的师傅(听说请的是谢银元)找有经验的包糕人,还要有打杂的小工,(现在的“红红油糕”的红红当年也参与其中,而且第二年就干起了卖油糕生意至今),1995年是没有现在的电锅、煤气炉等先进炊具,只有传统蓝碳(焦碳)哨炉子,一次次买焦碳,买回又要安需砸成核桃大的小块,从备齐原料到四下找人开始,再从泥炉灶,到烫面到芡面,从包糕到下锅炸,所有工序和炊具一样不能少,这里的一切一切,对于一个即无资金又无人力资源已进入古稀之年的父亲来说,把这一切准备就绪是何等艰难啊!</p><p class="ql-block"> 此时,好友陈正斌先生闻讯积极相助,帮着置办东西,帮着跑腿找人,在他的帮助下,所需之事一件件落实到位,终于在“四月八”古会之前开了张,这是第一年“四月八”炸油糕,效果如何?能否达到心愿,我不甚了解,单就为抢救乡宁食品文化,父亲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了。</p> 往事如烟 <p class="ql-block"> 为发扬乡宁传统文化,父亲一次次采访有经验有学识有资历的老人。</p> 记忆 痴心不改 <p class="ql-block"> 把老人们请到简陋的住所,交谈,磋商,议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