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足音

于广法

<p class="ql-block">芳华潜随光阴去,风采仍遗当年人。桑榆映霞斜阳晚,青山满目夕照明。(自题)</p> <p class="ql-block">公元1966年11月25日 </p><p class="ql-block">北京市第一房屋修缮公司(学生大串联接待站)</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时针指向凌晨三点整,哨声响了。其实大家早就醒了,各自又作了-次检点,然后走到餐厅,可是谁也吃不下去,今天是我们将受到毛主席第八次接见检阅,情绪激动得非言辞可表!</p><p class="ql-block">“哥儿们,毛主席今天检阅我们,多吃些方有精神头哩。”我提醒着同学哥们儿,“老闵连长说,上午十点检阅开始,我们的待发点距天安门十多里地呢。百万号人哪!待我们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后,就接近下午三点了,哪吃饭去?十多个小时呢!”</p><p class="ql-block">嘴里咀嚼着随手又拿了四个馒头夹上咸菜,塞进了下兜口袋:“此像虽不雅,但它实用。呵呵呵。”</p><p class="ql-block">队伍匆匆出门几番曲折开进了天坛公园集结待命,又传来了通知继续前行,经过了工人体育场己行至朝阳门以南。哎吔,再次接到了指令,“继续前行”,这时天己蒙蒙鱼肚白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红旗招展,歌声震天,沿路的大喇叭-遍遍地播放着马玉涛的新歌《看见你们格外亲》,一路上咱全会唱了。操练我们的教官闵连长低声告诉我,(当时我被推选为本受阅方阵的红卫兵代表协助老闵连长):“规定的待发点到了,大家休息待命,检阅宣布开始后,还要折返走向天安门广场呢。”</p><p class="ql-block">腕上的表正指向七点五十六分!</p><p class="ql-block">半小时过去了,又过去了半小时……</p><p class="ql-block">10时整,广播里传来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陈伯达庄重宣告“大会开始”!一霎时口号声、欢呼声、歌唱声如天崩地坼之势响了起来,面对面说话声都听不清了。</p><p class="ql-block">陈伯达的开幕词一句也没听清楚,等到海啸般的人声静下来后,副统帅林彪已经开始讲话了。明确强调并号召“团结起来摧垮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坚决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热烈的掌声整个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p><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接着讲话,要求全国的红卫兵要“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勇往直前, 取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p><p class="ql-block">歌声, 欢呼声,又-次直冲斗牛、激荡睛空!</p><p class="ql-block">10时30分,大会主持人陈伯达宣布“检阅开始!”</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早己激动得在原地踏步了,有节奏地挥舞手中的《毛主席语录》,迈起了雄壮的步伐,唱起了红卫兵战歌,汇成了雄壮的洪流,至东往西向天安门行进!</p><p class="ql-block">离天安门还远呢,许多人喉咙就嘶哑了,但还在忘情地喊着、唱着、迈进着。老闵让我逐排传达,要求大家保持体力,现在离天安门还有十多里哪。待队伍行进到北京饭店时,大家再把全部力气鼓上来,脚步才会更有力,口号才会更嘹亮,说不准毛主席还真能注意到我们哩!</p><p class="ql-block">队伍前进到建国门路口时,东、北、南三股人群洪流汇集到交叉路口,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抢先通过天安门,早-眼看到毛主席!队伍冲破了解放军设置的几道宽厚的人墙,塞流拥挤的情况发生了。人群被挤得忽而趋向北,忽而又拥向南!-队队的解放军应急部队一波波冲上来,用自己的身躯几度组成人墙制止拥挤踩踏,三个方向汹涌而来的人流,经过部队战士的奋力分流,终于逐次分批走向天安门。</p><p class="ql-block">一场混乱拥挤终被平顺了,一些战士被挤踏受伤,从我们方阵前抬了过去救治。受检阅的红卫兵有无伤亡,肯定会有,不经目睹核定不敢妄言。(每次检阅后被踩掉的鞋子都用几辆卡车拉走)为了不影响检阅的进行,受伤者被抬向建国门东边的医院抢救治疗。他们没能见到毛主席而受到检阅,留下了一生的遗憾,错过了划时代的珍贵的历史机遇!</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方阵行进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北门时,看到天安门城楼很近了,老闵激动地喊了起来:“同学们!边呼口号边扭头看天安门城楼,别让激动的泪水模糊了眼睛。毛主席画像上面的三个人要看清楚了,别的领导人不会站在那儿,中间就是毛主席,右边是林副主席,左边是周总理!”</p><p class="ql-block">-生最幸福的时刻来到了!</p><p class="ql-block">方阵行进到金水桥正中方位时,我把全身的力气全凝聚在两只眼上,紧盯不舍地望着画像上方的毛主席!手挥红宝书,努力地不让热泪迷遮住我的双眼,同时竭力地有节奏地高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p><p class="ql-block">我看到毛主席了!挥动着他扭转乾坤的巨手,向我、向大家,向中国人民指示着革命前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元1966年11月25日下午2时零6分</p><p class="ql-block">北京 天安门城楼下</p><p class="ql-block">一个安徽淮南的红卫兵铭记下了历史永恒的一刻</p><p class="ql-block">检阅结束,我发疯地跑进长安街上的北京电报大楼,排了近三小时的队,向家里发了一封电报。电文仅一句:“今天两点零六分,我见到了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五十八年前的经历风雨如磐,演绎了青春的那场难忘的壮剧;</p><p class="ql-block">五十八年前的壮剧勒铭程碑,记下了曾经的那串永亘的足迹;</p><p class="ql-block">五十八年前的足迹印痕犹深,化作了翔天的那只放飞的风筝;</p><p class="ql-block">五十八年前的风筝如龙飞天,灿烁成了心中永远不逝的彩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八年了,如今韶华不再,白发皓首,年逾古稀,唯耳畔时而响起历史的足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