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更是幼儿身体和心灵成长的内在需求。随着自主游戏的深入探索,要求教师“闭住嘴、管住手、睁大眼、竖起耳”,在教师们做到“闭住嘴、管住手”的前提下,自主游戏中的观察与发现困惑着老师们,观察什么、如何观察、观察之后如何进行专业分析支持幼儿的发展,这一个个的问题都等待解决……</p><p class="ql-block"> 为提升教师观察、记录和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能力,2024年10月22日,人和街道中心幼儿园语言领域以《如何观察、记录与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为主题开展了培训活动。</p> 教师如何观察? <p class="ql-block"> 教研组长从班级教师的分工合作、观察内容、观察方法及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四个方面来介绍教师如何进行观察,并运用大量的案例帮助教师理解。她认为教师观察儿童的自主游戏一定要学会放手,有时间做真观察,强调要“闭住嘴、管住手、睁大眼、竖起耳”。</p> 教师如何记录? <p class="ql-block"> 观察记录是指选取游戏中的典型事件写下来,对幼儿的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教研组长指出,教师撰写观察记录的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有“典型”的人或事,并认真、客观地观察,再加上教育理念、详尽地描写出来。</p> 教师如何解读? <p class="ql-block"> 了解幼儿是教育幼儿的基础,是教师儿童观、教育观建构的基础。认真地观察和分析幼儿,可以帮助教师真实地了解幼儿,了解他们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和行为风格。</p><p class="ql-block"> 那教师应该要如何解读儿童行为和表现呢?对此,老师们总结了两点建议:第一,教师要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指南》等专业理论来支撑;第二,要从大量的观察信息中形成思考和发现,通过幼儿的行为、语言和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准确判断幼儿的动作、语言、认知、情绪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水平。</p> <p class="ql-block">淑慧老师:</p><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在观察幼儿游戏时,要更加专注和耐心,不轻易打断他们的游戏进程。我明白了运用定点观察法,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某个区域内幼儿的互动和发展。在记录方面,我掌握了如何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准确描述幼儿的关键行为和语言。对于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我知道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不能一概而论。</p><p class="ql-block">如意老师:</p><p class="ql-block">这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我学会了追踪观察的方法,能够持续关注特定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变化。在记录上,我懂得了不仅要记录行为,还要记录当时的情境和环境因素,这对全面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很有帮助。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时,我明白了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比如幼儿的情绪状态、解决问题的方式等。</p><p class="ql-block">班老师:</p><p class="ql-block">培训中我学到了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记录,像拍照和录像,这样能更生动地呈现幼儿的游戏过程。在观察时,我知道了要保持中立和客观,不带有个人偏见。对于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我学会了寻找行为背后的原因,思考是什么因素促使幼儿做出这样的反应,从而为后续的教育引导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策略。</p><p class="ql-block">梦颖老师:</p><p class="ql-block">我学会了在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时,要关注细节,哪怕是一个微小的表情变化都可能蕴含重要信息。记录方面,我掌握了分类整理的方法,使记录更有条理。在解读游戏行为时,我明白了要将幼儿的个体差异考虑进去,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p> <p class="ql-block"> 心有所向,方能远行。我园将继续对照各个指标,优化教学行为,认真观察和解读分析儿童行为的过程,走近儿童,发现儿童,将儿童的发展放在首位,采用适时、适宜、适度的教育策略,为孩子的成长搭建支架,支持孩子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编辑:王梦桥</p><p class="ql-block">初审:教务办公室</p><p class="ql-block">终审:园长办公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