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天 玩弄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媛媛

<p class="ql-block">[爱心][爱心]书香四溢,沉浸其中,阅读经典,打开心门,让我们共同阅读,一起进步!</p><p class="ql-block">国学传统文化小课堂 第25期 </p><p class="ql-block">[玫瑰]一起阅读《于丹趣品汉字》第28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说文解字》:“弄,玩也。从廾持玉。”甲骨文字形就像双手捧着玉石把玩。古时候,谁家生男孩子了,恭贺“弄璋之喜”,而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弄”字从甲骨文</p><p class="ql-block"> 到金文、小篆,两边的双手渐渐下移了。上面那串玉,到小篆的时候抽象化了,就写成了很接近今天的样子。很多人认为上面是个“王”字,其实是个“玉”字。因为在小篆里,这两个字都是三横一竖,但有微妙的差别:“玉”的三横之间距离是相等的,“王”字第一第二横比较近,第三横离得远。但是太容易混淆了,于是后来人们在“玉”的右边加了个点,将两个字区别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现在很多人,把作为偏旁的“王”称作王字旁,其实说错了,准确来讲应该叫斜玉旁,就还是按照古文的写法,不加那一点。“玩,弄,璋”还有用于女孩子名字的“玲,环”都是从斜玉旁,不是王字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