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沁县聚焦生态修复和保护,强化森林经营管理,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坚持把森林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坚持生态修复和保护并重,推动森林质量有效提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坚持“三严”标准 提高造林质量</b></p><p class="ql-block"> 严把管理关,实行绿化地块落地上图入库精细化管理。针对沁县自然条件,聘用第三方在林种结构、树种配置、整地方法、栽植时间、栽植技术、管理措施等方面制定出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造林作业设计;严格规范程序,采用符合招标投标法规的电子化招标投标进行公开招标投标;造林施工全过程推行监理制,中期、竣工验收制,按期开展项目监测和绩效评价,重点实行后期管护。</p><p class="ql-block"> 严把苗木关,坚持以适地适树原则选用造林树种。按照造林标准和立地条件,沁县选用优质壮苗,苗木标准容器杯苗土球直径≥21cm,苗高为80-100cm,有效保证造林质量和造林成效。</p><p class="ql-block"> 严把验收关,坚持规范造林技术,严格核查验收,出台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常态化监督考核造林合作社,按照作业设计和技术规程组织施工,并按设计标准严格验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坚持创新理念 提升森林经营水平</b></p><p class="ql-block"> 实施森林提升项目。沁县沿西山6个乡镇的7.1万亩公益林带,实施大规模森林抚育工程,推广森林高效经营模式,对低效林、退化林扎实开展精准扩林、重点补林、科学改林、持续营林、依法护林、创新活林“六大行动”,在立地、交通条件较好的区域全面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主要种植黄芩、黄芪、柴胡、苍术、油用牡丹等。以208国道、霍黎高速及高速连接线、S322省道(包括两高连接线)沿线低效林、荒山荒坡,建设立体经济林带,沿线平缓区1840亩,重点种植梅杏、山楂、油用牡丹、文冠果等经济林和培育绿化大苗。</p><p class="ql-block"> 科学经营高效森林。沁县引导经营主体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表),推行全周期森林经营,通过采伐更新、抚育复壮、择伐补造更新改造低产低效林和成过熟林。放活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实行林木采伐限额5年总额;升级生态产业,培育改造山桃、山杏、文冠果、连翘和油用牡丹,推行经济林经营权价值股份合作机制,实现农民增收致富。</p><p class="ql-block"> 有序拓展高质量森林发展。2025年、2026年沁县规划完成人工造林1.63万亩,森林抚育1.45万亩,退化林修复2.37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1.25万亩,实现全县森林高质量发展基本全覆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坚持后续管护 稳固森林长效发展</b></p><p class="ql-block"> 沁县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建立健全森林生态保护发展管理长效制度体系,全面落实森林资源管护,强化日常监管和检查,推进林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 健全工作机制。沁县不断健全完善林长制考核管理制度,造管并重,防治结合,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林长名单,全面强化沁县绿色发展的领导基础,把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列入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形成人人关注、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全面提升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p><p class="ql-block"> 提升管护质效。沁县坚持绿化与管护并重,认真抓好森林管护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持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建立起一套制度完善、责任明确、管理严格的生态公益林管护体系,制定完善《沁县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对全县161名公益林管护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能力提升培训,严格实行网格化管护,使40.31万亩永久性生态公益林达到有效管理。</p><p class="ql-block"> 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24年新建森林管护瞭望台3座,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终端系统10套,达到森林管护瞭望台15座,远程视频监控终端系统21套,管护道路169.5公里,实现林区监测管护全覆盖。161名生态护林员对重点林区地段进行不间断巡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安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