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们村东两华里处有一大水湾,人们称谓“咸水湾”,因湾中的水象海水一样咸而得名。至于湾的形成众说纷纭,也从无有人去考证过。大至是清咸丰5年(1855年)黄河自河南铜瓦厢(现兰考)决口改道北徙,在山东境内夺大清河入海后,黄河尾闾的地域,<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了典型的“黄泛区”。 身处黄泛区的人们,为了生计,</span>经年累月取土修筑临黄堤。特别是从1942年始,八路军清河军区组织解放区的民工,修筑了自我们村西向北至六合小街村的二十公里堤坝后,村东的广大区域就更是河水泛滥严重了。后来经过几次大水行洪,咸水湾似乎就被“跌成了”大咸水湾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世纪初叶,黄河的河运还是比较发达的,在渤海湾以养船捕鱼为生计的人们,时常被黄河的“龙摆尾”困扰,可谓居无定所。到了冬季封海时,常常会沿黄河逆流而上,将船停泊到“干河”(黄河入海的支脉)里,由于咸水湾和“干河”及黄河是相通的,有的船也停泊到咸水湾中。只是大咸水湾水很深,渔民们说它通海,是“海眼”,不然水不会这么咸,久而久之,人们就想信了海眼的说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咸水湾向东和向东北方向,只要出现新於地,就有渔户住扎。开始时是以打鱼为生,渐渐的也开始农耕,最终形成了村落。干河东岸的小孤岛、东方红、一千二,干河西岸的肖圣庙、渔户等村,都是这样子演化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 肖圣庙村形成村落的过程,就是众多滩区村落形成的典型。</p><p class="ql-block"> 相传清光绪二十二年,黄河漫滩淤积在这一带形成高地,在黄河入海口以渔业为生计的人们就选择这种高地居住,同时也在这里停泊渔船。其中就有陈庄镇庄科的杨氏族人来此以打鱼为生。后来随着河水淤积,陆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人们亦渔亦农,渐渐聚集成了一个小渔村。</p><p class="ql-block"> 因村人杨晋春在这里种植了榆树,遂名叫"榆树坨子"。据说,榆树坨子有不少淡水井,风水好,是块养人的宝地,因此榆树生长茂盛。这里人口也逐步增多,形成了更大的村落。又因为这里地处黄河滩嘴上,所以又称"杨家嘴"(东西8华里),亦称"杨家嘴上扣子"。</p><p class="ql-block"> 据说,有一年从海上漂来了一个木头神像,村人奉为神明,供奉其为"萧圣老爷",并为其建了一间神仙庙(传说人们还到向北二十八华里的“老爷庙”续接了香火),取名叫"萧圣庙"。后又用同音字"肖"代替"萧",演变为"肖圣庙"。 村也因庙而得名,最终称作肖圣庙村。</p><p class="ql-block"> 1935年、1948年,处于难内的“肖圣庙”曾两度遭黄河水淹而毁,村民们也于1950年始,有的迁回原籍,有十几户渔民迁至“咸水湾”西南,黄河坝以西(滩外),称渔户村。而大部分村民则随杨氏一族由老址迁至黄河坝以西,咸水湾西北三华里处,形成了肖圣庙新村至今。</p>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黄河尾闾的人们,为了生计常年与黄河泛滥抗争,沿黄居住的村民经年累月取土修筑临黄堤,以此来暂时性保护村庄,甚至是庄稼地。直到1954年渤海农场自惠民县迁入后,组织大批被关押的劳改劳教人员,修筑了自我们村(四段村)西南角,原去向六合小街的临黄堤始,向东偏北至罗家屋子的二十华里临黄大堤。四段、渔户、薄扣、肖圣庙等,这些黄河滩内村便成了真正的滩外村。而在滩内形成的大片以取土坑塘为主的洼地,经过几年的河水漫滩,也都重新淤平了。而咸水大湾似乎没怎么变化。</p><p class="ql-block"> 随着上世纪50年代华北地区地质普查和石油勘探的进行,胜利油田在黄河尾闾发现并发展起来。1962年9月23日,营2井获日产555吨高产油流,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井,胜利油田早期在当地始称“九二三厂”就是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1964年6月,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成立,1972年8月改称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当时的石油会战主要集中在黄河东岸(大孤岛以东)。当时的黄河入海流路很不稳定,时常泛滥成灾。为了保护油田会战,上级决定在我们村东咸水湾处,炸开大坝行洪。</p><p class="ql-block"> 那时黄河水量大,雨季里每次大水漫滩都在五千至八千流量左右。尤其是冬季“封河”和春季“开河”时黄河都“流冰”,河门常常被冰“插死”,阻碍了行洪,河水更是四处泛滥。这样子,一年四季下来,黄河都不少于三次漫滩,四次五次都有,村民们深受其苦。</p><p class="ql-block"> 最终,迁走了渔户村的近二十户渔民,为黄河行洪方便让了路。至到1975年,又重新截流将大堤修复,咸水湾也成了坝内坝外两个湾。大湾似乎没那么深了,湾里的水似乎也渐渐没有那么咸了。</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随着黄河携沙向渤海湾的不断推进,以每年近二万亩新淤地的生成,黄河入海口已是距大咸水湾一百多公里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国家治黄力度的加大,和治黄能力的不断提升,黄河入海流路被渐渐固定。黄河尾闾那些因渔而生,又亦渔亦农,再纯为农的村庄,也成了几代乡亲们的长年居住地。</p><p class="ql-block"> 如今,被分成滩内和滩外的两个咸水湾也成了“遗迹”,几乎没了踪影。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黄河断流”,使得大多数渔民都歇了业,渔户也大都改行为农户了。继续以渔业为生计的人们也都迁到了距入海口更近的区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