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时会不自觉地自问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十分复杂的问题——书法作品的内容究竟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愚钝如我,几年来头皮都想发麻也未琢磨出相对满意的解释,以至反问它是否存在?否则今之书法界为何没有权威、一致或接近的说法。各种解答,不论视角、分歧、争论、纠结,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两个焦点:书法本体和文字内容。说白了就是:<b>要不要可识性和可读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意见大致有三:不要;要和说不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张不要的认为,作品只要形式美、有意味,能带来审美快感就足够了,至于可识性和可读性,大可不必在意,必要时可以牺牲。有典型事例佐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残碑、残纸,上面的文字基本识得,由于风化腐蚀,或多或少存在缺字、缺笔现象,以至不能顺利阅读,甚至读不通。再比如张旭《古诗四帖》,虽无缺字,由于是狂草,辨识率低自然不可阅读,但一点儿也不影响好书者对它们的喜爱和欣赏,就算价格不菲的高仿,也一样收藏,闲来展卷把玩,其乐无穷。好奇地问:欣赏、把玩的究竟是什么?绝大多数的回答:线条、字形、墨色、节奏、空间以及它们组合成的情绪,就是跟文字内容没什么事。尽管一万个不情愿,但还得承认,形式美至关重要。然形式美也不是大包大揽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认识,那就是作者所强调的技术精湛和强有力的表达。如果在乎的是文字内容,不直接读印刷版本好了! 为什么还要选择毛笔手写的?说明文字内容在书法作品中不是第一位,形式美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构成形式美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当然是书法本体,包括:线条、结字、墨色、空间组合。西方美学是理论根据,诸如(英)史蒂夫•贝尔《艺术》里的“<b>有意味的形式</b>”;(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的符合论美学视角:<b>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创造</b>;(德)阿比·瓦尔堡、(美)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同时也少不了中国古代文献佐证,如唐•张怀瓘开元十四年(726)《文字论》有言:</p><p class="ql-block">“<b>王(翰)谓仆曰:‘文章久虽游心,翰墨近甚留意。若此妙事,古来少有知者,今拟讨论之……不知书之深意,与之若为差别,虽未穷其精微,粗欲知其梗概,公试为薄言之。’仆答曰:‘<i><u>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u></i>。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王曰‘幸为言之</b>。’ ”</p><p class="ql-block"><b>意思明确:<i><u>深识书法的人看作品,眼里只有神韵风彩,而不见字形的存在。</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疑是说,思考书法的可识性、可读性问题,并不只是今人专利,至少在1300年前已有贤达认认真真思考过,且还给出了解释。依张怀瓘之意,<b>深刻理解书法的人,只是注重作品的神采,而不留意字形。顺此逻辑:字形都不见了,哪还有什么可识性、可读性可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氏的言论有自身根据——“<b>文者祖父,字者子孙</b>”,“<b>字之与书,理亦归一。因文为用,相须而成</b>。”可能是借鉴了南朝齐人王僧虔(426~485)《笔意赞》关于“神彩”与“形质”的说法:“<b>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绍于古人</b>。”此“形质”指字形、线形的质感;而“字形”则是字的形状。彼此显然不同。张氏用“字形”取代了“形质”,性质便发生了根本变化,是高论还是过于激进?未见后世评说,可以肯定的是,知道的人不多,意味着被接受程度低。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僧虔语</span>,书法人几乎人人皆知。站在今人角度,张氏之说很先进,很可惜,太过前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欲知第二、三种说法为何,请看《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什么?(二)》</p>